中国志愿服务立法的新探索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莫于川 编  页数:470  

前言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人民也秉承着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优良传统。20世纪50年代,我初到北京的时候,就充分感受了北京市民的质朴与热情。那时,我喜欢走大街穿小巷地游览名胜古迹,但由于交通不便,很多时候需要步行前往,因此少不了问路。所问的人,无论老少,均热情指引,更有热心者直接陪同我到目的地。1959年,我参加了农村调研,回京后身体不太好,经常头晕。有一次坐公共汽车,我在车上晕倒了,乘客非常热心地给我让座,一位素昧平生的乘客一直护送我到北大校园。这种来自陌生人的关心与帮助让我至今都感到温暖倍至。1963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自此全国上下“学雷锋、做好事”蔚然成风。雷锋精神的发扬,彰显了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气遭到了破坏,人际关系日渐趋于淡漠。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可喜的成就,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化,“金钱关系”侵蚀着质朴的社会风气。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随着依法治国方针的落实,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加强,公民的道德素质的提升,我国社会风气呈现了健康发展的态势。正是在此基础上,许多地方和领域兴起了社会志愿服务者的活动。特别是,从2008年夏季奥运会、残奥会到5·12汶川大地震,从自发的便民服务到有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大量的志愿者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志愿者的奉献精神、服务精神深深感动中国,震惊世界。

内容概要

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共青团北京市委等单位组织专家编写的这本书,是一本有利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好书,是一本志愿服务立法的参考书,很值得阅读。首先,它在大量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志愿服务立法的理论基础和制度框架。比较了中外志愿服务立法的做法,总结了我国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分析了志愿服务立法必须解决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风险防范机制、权利保障机制等疑难问题,这些研究成果为全国性的志愿服务立法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其次,本书的显著特点是,以颇具代表性的北京市志愿服务工作现状作为重点样本,专题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风险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对《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立法特点的分析报告也非常切合实际,蒋于国家志愿服务立法文本的引介使得本书的内容更为丰富。最后,本书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突出实证研究特别是对策研究的方法,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导论  志愿服务精神与志愿者权益保障  一、志愿服务立法成为世界潮流  二、志愿者牵手结缘北京奥运会  三、本书的体系结构和内容安排第一章 志愿服务立法的理论基础  一、志愿服务的基本概念  二、志愿服务的演进发展  三、志愿服务的基本原则  四、志愿服务的法律保障第二章 志愿服务立法的制度框架  一、志愿服务立法的基本原则  二、志愿服务立法的基本类型  三、志愿服务立法的基本内容第三章 域外的志愿服务立法  一、美国的志愿服务立法  二、加拿大的志愿服务立法  三、德国的志愿服务立法  四、法国的志愿服务立法  五、西班牙的志愿服务立法  六、日本的志愿服务立法  七、域外志愿服务立法的特点第四章 我国的志愿服务立法  一、我国志愿服务活动概况  二、各地(省、区、市)志愿服务立法现状考察  三、北京市志愿服务发展及立法概况第五章 志愿服务立法的若干疑难问题分析  一、关于志愿服务管理体制  二、关于志愿服务运行机制  三、关于志愿服务风险防范机制  四、关于志愿者权益保障机制  五、关于志愿服务立法成本与效益附录1:北京市志愿服务现状调研报告附录2:北京奥运志愿服务走访调查报告附录3:北京市志愿服务立法调研报告附录4:北京市志愿服务风险调查问卷分析报告附录5:北京市志愿服务风险研究报告附录6:《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的立法特点分析报告附录7:若干国家的志愿服务立法文本结语  我国志愿服务法制发展任重道远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志愿服务立法的理论基础  一、志愿服务的基本概念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彼此信任,相互依赖”,这是一种促进社会繁荣与人类福祉,实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送人鲜花,手留余香”的志愿服务正是将理想化为现实,在人人喜欢的同时还能亲身感受到的一朵香花。志愿服务是现代民主社会极其普遍的社会服务活动,已经形成一种世界性的社会潮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志愿服务活动水平是人民素质、人民自觉程度、社会发展、社会组织程度的具体表现之一。1985年,联合国大会宣布把每年的12月5日确定为“国际志愿者日”(IVD)。如今已有100多个国家在这一天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国际志愿者日作为国际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标志已经深入人心。1997年11月20日,第52届联合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23个国家提交的52/17号提案,决定把2001年确定为国际志愿者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Volunteers),以推动地球村的全人类共同关怀各国人民福祉与社会安全保障,增进志愿服务的水平。可见,志愿服务是一个特殊的事物和光荣的事业。这里先对与志愿服务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做一些说明。  (一)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voluntary service)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基于利他动机,自愿、无偿地贡献知识、体能、劳力、经验、技能及时间等,以增进他人福利、提升个人价值、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服务活动。它源自于慈善,但提供的主要是非金钱的帮助。我国台湾地区的“志愿服务法”对志愿服务作出如下解释:“民众出于自由意志,非基于个人义务或法律责任,秉诚心以知识、体能、劳力、经验、技术、时间等贡献社会,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以提高公共事务效能及增进社会公益所为之各项辅助性服务。”

编辑推荐

  《中国志愿服务立法的新探索》的显著特点是,以颇具代表性的北京市志愿服务工作现状作为重点样本。专题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风险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握出了解决对策,对《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立法特点的分析报告也非常切台实际,若干国家志愿服务立法文本的引介使得《中国志愿服务立法的新探索》的内容更为丰富。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志愿服务立法的新探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正好用得上,很不错,编的很细致,如果想深入了解志愿服务方面的内容,可以学习一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