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学论坛(第14卷)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何家弘 编  页数:331  字数:406000  

内容概要

证据学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是在人大法学院物证技术教研室、物证技术鉴定中心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力邀国内中青年才俊加盟,致力于证据学研究的学术机构。其创办宗旨是:以证据理论与实务问题为对象,开展富有特色和成效的证据学(含证据法学、证据调查学、物证技术学)研究,以期办成国内一流以至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和权威的证据学研究机构。    现任所长为何家弘教授,副所长为李学军、刘品新副教授,有专职研究人员16人,兼职研究员12人,并荣幸地聘请到学术前辈徐立根、周惠博、江伟和崔敏教授担任顾问,知名学者龙宗智、卞建林、张卫平、汪建成、王若阳和杨迎泽教授为特聘专家。    为弘扬证据学学术研究,本所目前创办了全国唯一的证据学术专刊《证据学论坛》、系列讲座“德恒证据学论坛”以及专业网站“中国证据法网”、“中国物证技术学网”,开创了一门应用法学新课程“证据调查学”,在研或已完成的国家社科等国家级和境外法学研究项目有十多项。

书籍目录

卷首白话 证据学研究的新视角-何家弘前沿聚焦 焦点一  中国特色证据制度研究  “构建中国特色证据法律制度研讨会”综述  中国特色证据法律制度:含义、内容与构建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事证据法律制度  论中国证据法的基本特色  论民事优势证据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确立和应用  游走在程序法和证据法之间 焦点二  刑讯逼供问题研究  “刑讯逼供犯罪的成因及对策研讨会”综述  关于严禁刑讯逼供的再思考  刑讯逼供行为的养成和矫正——从两起刑讯逼供案谈起  刑讯口供绝对排除主义专论大观  论表见证明制度 论证明对象、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对法官证明评价活动的制约 浅析西方国家刑事诉讼取证制度的历史变迁 从我国的证人证言制度谈人证制度的构建学术沙龙 交叉询问制度的中国问题 证据视野下的“产婴证奸”现象考量 从行政证据到刑事证据:转换的三重思考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论自由心证之“不自由” 试论仲裁证据规则的内容实务研究 对26宗不捕强奸案件证据情况的分析和思考 被告人之证人适格性研究 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诉讼证据价值 从侦查实验到实验证据 关于我国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现状的几点思考——从鉴定人出庭率低说起疑案会诊 法官应当如何对待“假诉讼”中的“真证据”?德恒论坛 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台湾地区的实践——分享个人成长轨迹 笔迹鉴定的奥秘-徐立根——笔迹鉴定的“三性”、“三心” 网络犯罪案件中的取证问题——从香港“艳照门”事件谈起 视频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功能及其发展前景——从伦敦地铁爆炸案谈起 最佳证据规则若干法理探析——原件与复制件的对撞:由案例引出 奥运竞技裁判规则与司法裁判规则的合理性考量——从北京奥运会谈起综述与文摘 证据的审查与认定原理研究综述——国内著作部分 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证据学论文精品摘要卷末絮语 当代中国应当如何防范和减少冤错案?——“刑事错案的预防研讨会”综述 征稿启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证据学论坛(第14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