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俄罗斯法学思潮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张俊杰、 吕世伦 法律出版社 (2008-06出版)  作者:张俊杰 著  页数:252  

前言

源远流长的西方法学,是人类文明史的一颗璀璨明珠。从古希腊、古罗马开始,它迄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而愈盛,成为西方社会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一充满理性思辨的领域,贤杰辈出,学派纵横,卷帙浩繁,闪烁着耀眼的智慧光芒;亦如大江之涛,前赴后继,滚滚推进,不断地扩展和深化。当然,与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有光明就有黑暗,有进取就有曲折。西方法学发展的历程,也间或泛起些许糟屑和污秽,但总体上顺应了社会发展与人类思想演进之规律。西方法学的积淀与变迁,提供了诸多有益于民主与法治建设的知识成果,是人类应当汲取的财富;而那些喧嚣一时、昙花偶现的沉渣,亦不失其反思和警戒之意义。正是鉴于这些反复的考虑与权衡,我们才决定编辑这样一套《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丛书,力求使其尽可能较广泛和全面地体现西方法律思想发展的多样性特征。

内容概要

  《当代俄罗斯法学思潮》主要内容:当代俄罗斯法学思潮是当代俄罗斯在法学方法论、法学理论乃至对国家未来法制发展等方面的主张。当代俄罗斯法学思潮纷呈,学术活动活跃,呈现非意识形态化。马克思主义法学不再是主流学说,用妥协与协商的观点来看待国家与法成为主流主张。当代俄罗斯法学承袭西方法律传统。西方法律思想对俄罗斯法学思想变迁有着实际的影响。自然法学、分析法学和社会学法学等思想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俄罗斯的法学。俄罗斯法学界借鉴更多的是西方自然法学思想。法治国家思想是转型时期俄罗斯法学特别关注的问题。当代俄罗斯法学思想兼有西方自由主义和集权主义的表现,具有不确定性。总体上看,法学研究由感情色彩浓重、盲目搬移西方理论向实用主义地对待国家和法的方面转变。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当代俄罗斯法学思潮的来源第一节 俄罗斯法律传统对当代俄罗斯法学思潮的影响一、俄罗斯承袭西方的法律传统二、俄罗斯法学思想的变迁受西方法律思想的影响第二节 苏联时期的法学一、苏联时期法学二、苏联时期法学的特点三、苏联法学对当代俄罗斯法学的影响第三节 西方法学对当代俄罗斯法学的影响本章小结第二章 当代俄罗斯法学思潮概述第一节 什么是当代俄罗斯法学思潮第二节 当代俄罗斯法学的基本特点 一、法学思潮纷呈,学术活跃二、马克思主义法学不再是主流学说三、法学的实用主义性增强四、相对缺乏批判精神,思想论战不如苏联时期活跃五、非意识形态化六、兼有西方自由主义和集权主义的表现七、具有不确定性第三节 对当代俄罗斯法学研究的评价一、对法学理论学科地位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二、理论法学研究在独立的十年间表现出消极的倾向三、法学教育的商业性存在弊端四、法学研究对革命持否定态度五、对“个人权利优先”研究得比较多六、对法哲学的研究不够七、国家与法的理论作品中引证存在不妥之处八、对国家作用的评价存在分歧九、对公法和私法的理解存在问题本章小结第三章 当代俄罗斯法学思潮的历史沿革第一节 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前期法学思潮的倾向一、稳固的民主观念的形成二、法学研究表现出简单的移植西方学说,否定自己的过去的倾向三、法学研究曾一度表现出无政府主义、国家虚无主义倾向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法学思潮倾向一、法学理论研究务实性突出二、强力国家成为法学理论的指导方针三、法学注重利用国家与法的一切积极的可能性四、强化国家作用的研究五、继续完善俄罗斯审判体制的研究六、联邦法律和联邦主体的法律问题研究需要加强本章小结第四章 当代俄罗斯法学思潮的若干理论第一节 当代俄罗斯法学思潮的基本主张一、用妥协与协商的观点来看待国家与法二、国家与法的基本理论应随社会实践而变化第二节 当代俄罗斯的法观念一、对两种法的基本观念的分析二、对当代法的基本认识三、当代俄罗斯学界对法的新认识四、对当代俄罗斯学者对法的认识的评价第三节 当代俄罗斯关于国家与法关系的基本观点一、对三大主流学派关于国家和法关系的分析二、对国家和法的关系的各种理解第四节 过渡类型的国家和法一、过渡类型的国家和法的特殊性二、过渡时期国家和法的地位和作用三、过渡类型的国家和法的基本任务和活动方向四、过渡时期宪法性立法发展的特殊性五、对俄罗斯过渡时期的评价本章小结第五章 当代俄罗斯法治国家思想第一节 当代俄罗斯法治国家思想提出的背景第二节 法治国家的原则与特征一、法治国家的原则与特征二、俄罗斯学者对法治国家原则与特征的评价第三节 法治国家的形成条件一、具备多种经济成分二、政治民主、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多元民主和人权保障三、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法律意识的提高第四节 法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一、对市民社会的理解二、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区别和联系三、对市民社会理论历史的认识四、当代市民社会的特征五、法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本章小结第六章 当代俄罗斯若干法学家的思想第一节 库德里亚夫采夫的法律思想一、库德里亚夫采夫的生平与著述二、库德里亚夫采夫的法律思想第二节 阿列克谢耶夫的法律思想一、阿列克谢耶夫的生平与著述二、阿列克谢耶夫的法律思想第三节 列依斯特的法律思想一、列依斯特的生平与著述二、列依斯特的法律思想第四节 托波林的法律思想一、托波林的生平与著述二、托波林的强力国家思想第五节 马尔特申的法律思想一、马尔特申的生平与著述二、马尔特申的法律思想第六节 涅尔谢相茨的法律思想一、涅尔谢相茨的生平与著述二、涅尔谢相茨的法律思想第七节 马尔琴科的法律思想一、马尔琴科的生平与著述二、马尔琴科的法律思想本章小结结语附录主要代表人物与代表著作一览表主要名词术语与代表人物索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当代俄罗斯法学思潮的来源在历史上有时发生令人遗憾的错误,但是真理会胜利的。——[俄]布哈林尽管法和法律有区别,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把法与法律相符合的规范主义立场干脆抛弃。自由、平等、公正是法的思想基础。法不单纯是思想,还要得到规范上的固定。——[俄]P.3.利夫稀茨只要法律还没有被看成是坚固的堡垒,以阻止实施任何与法律相抵触的国家决定或党的决议,在这种情况下无论遵循什么样的“战略”设想或高尚动机(真实的或虚假的),社会就没有避免重复出现悲惨事件的保障。——[俄]B.H.库德里亚夫采夫第一节 俄罗斯法律传统对当代俄罗斯法学思潮的影响一、俄罗斯承袭西方的法律传统把俄罗斯的法学思潮放到西方法学思潮中是因为俄罗斯的法律文明基于西方的文化源流。西方是一个人文地理概念,是指基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之上形成的文化现象,在地域上主要包括西欧和北美。历史上的俄罗斯接受的是古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而且在其法律思想发展历程中,始终受西方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的浓重影响。就俄罗斯的法律传统而言,它承袭的是古罗马的法律传统,这种法律传统以制定法为主,习惯于用法典形式。俄罗斯承袭古罗马法律传统与俄罗斯和东罗马帝国的交往甚密有关。俄罗斯民族兴起于欧洲东部,是斯拉夫人中人数最多的一个分支(早期成立的国家称为罗斯),曾与当时在西欧可称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交往甚密,既出兵攻打过东罗马帝国,还于公元907年强迫拜占庭与其签订保证发展贸易的条约,并向罗斯缴纳贡赋。

后记

本书是笔者在研究俄罗斯法学的过程中,通过翻阅大量的资料,尤其是俄文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自己掌握的俄文资料有限,笔者的能力和水平也很有限,怕有挂一漏万,甚至是谬误之处。好在笔者在资料的运用上,在广采俄罗斯学者的学术观点同时,注重以俄罗斯法学界有名望或十分有影响的人物的著述和言论作为依据,但这也有以人为据之嫌。笔者对俄罗斯法学的研究,凝结了笔者爱戴的导师孙国华教授的心血,饱含着吕世伦教授、朱景文教授和朱立宇教授的支持和鼓励,是他们使笔者在对俄罗斯法学的研究中找到了定位,也找到了继续拓展研究领域的方向。本书的形成要特别感谢吕世伦教授,吕教授在身体欠佳的情况下,对本书的形成做了悉心指导。也要非常感谢法律出版社的张波先生在内容安排和取舍中,提出了许多富有见解的修改意见,并为本书收集了不少图片。感谢责任编辑张春喜先生,他在文字处理上付出了不少辛苦。感谢笔者的研究生张琰,她对本书的校对和参考文献的整理付出了辛苦。

媒体关注与评论

无论是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还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无论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是庞德的社会控制论,无不闪烁着西方法治文明的灿烂光辉。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涌现的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正是这种文明的生动体现。《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丛书在国内第一次全景式展现西方各法学思潮与流派的主张、源流与发展,为人们了解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提供了全新的读本。 ——张文显(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世界法制现代化进程具有历史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了解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对把握其问的理论要义和精髓十分有益。《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丛书对作为西方法治文明组成部分的法学思潮与流派做了很好的梳理,勾画出上千年来西方法律的智慧与思辨的清晰轮廓。这套丛书有助于人们开拓视野、汲取精华,促进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 ——公丕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人类法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融入了无数法学家的睿智和诸多法学思潮与流派的精神。各种思潮、各个流派都蕴涵着引人深思的哲理,它们都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组成部分。法学家们的睿智体现在哪里,引人深思的哲理又在何方?《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丛书以其系统、扼要和清晰的笔触,图文并茂的卷面,为人们提供了初步的答案。 ——何勤华(华东政法学院院长、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推荐

《当代俄罗斯法学思潮》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当代俄罗斯法学思潮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