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3-1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何包钢 页数:27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讨论了西方民主理论中有关民主制度及其原则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作者带着强烈的批评和质疑精神,讨论了民主理论中所带有的永久性问题。此书旨在启发学生的多元思考,培养其理性批评能力,可作为大学教材,尤其适合作为研究生的教材使用。对教师和学者们来说,这也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学术参考书。
作者简介
何包钢 1957年生,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澳大利亚大学政府系教授,主要从事西方政治理论、比较政治学和中国乡村政治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民主化》、《中国公民社会的民主意义》等。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民主制度的设计:可行性和理想性 第一章 休谟的“无赖假设”:民主制度必须建立在“人性恶”假设的基础上吗? 一、无赖内涵之界定 二、“无赖假设”的证明 三、“无赖假设”和制度设计 四、无赖、诚实和中间状态 五、民主制度和权利道德 六、结语 第二章 施密特的例外理论:例外问题对程序民主构成了挑战吗? 一、施密特的例外理论简介 二、施密特“例外”概念的问题所在 三、自由主义者视野中的“例外” 四、法律上的悖论 五、决策优先还是规则优先 六、结语 第三章 直接民主理论:直接民主可行乎? 一、新社会运动对代议制民主和自由主义的批评 二、直接民主理论简述 三、直接民主的形式 四、全民公决 五、直接民主理念和中国乡村民主 第四章 欣得斯对民主概念的批评:民主是乌托邦假设吗? 一、西方民主理论的新问题 二、公民的自治共同体概念 三、不可饵的多重矛盾关系 四、作为政治行为者的组织 五、对自治共同体控制的限制 六、对自由主义的批评 七、民主理论的困境 八、悲观的绝望 九、结论第二部分 民主的基础问题:公正和理性 第五章 罗尔斯的政治自由观:民主为何建立在平等的自由之上? 一、自由的定义:超越积极和消极自由之分 二、平等的自由 三、如何处理不平等的自由 四、自由的优先性 五、自由和法治 六、自由和义务 七、自由主义的民主模式与中国乡村选举 八、结论 第六章 罗尔斯的契约方法论:为什么中国人很难接受和消化罗尔斯的规范方法? 一、社会契约 二、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 三、在无知之幕下选择两个正义原则 四、反思的平衡 五、对罗尔斯方法的应用和批评 六、为什么中国人很难接受和消化罗尔斯的规范方法 第七章 罗尔斯的重叠共识理论:多元的民主社会是如何统一的? 第八章 哈贝马斯的沟通性理论:沟通理论性可行乎? 第九章 沃尔泽多元正义理论:只有一种分配正义吗?第三部分 超越民族-国家的民主理论 第十章 三种全球正义观:全球正义是否潜含了地方正义? 第十一章 全球民主理论:国际民主可否解决国家认同问题? 第十二章 金里卡的少数民族权利理论:儒学是否应该接受“不同化”的理论? 第十三章 文化平等理论:文化平等可行吗?第四部分 民主理论的出路:协商民主 第十四章 协商民主理论和方法主要英文参考书目主要中文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休谟的“无赖假设":民主制度必须建立在“人性恶”假设的基础上吗? 民主制度必须建立在“人性恶”假设的基础上吗?为什么一个公认的较完善的民主制度却是建立在人性不完善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建立在不完善的、恶的人性基础上的民主制度又如何运作呢?另外,如果我们假定人性是恶的话,那么在民主实践的进程中会不会强化了人的不完善的特征,从而阻碍人性的完善和发展?上述诸问题是民主理论的“本体论”问题,也是永久性的问题,特别是人工遗传工程对人体的克隆与改造,又重新提出了人性和制度的重大问题。 英国学者大卫·休谟,在中国学者的心目中首先是一位哲学家,其次是一位经济学家。其实当年休谟在英国,首先是政论名家,而作为哲学家的休谟与作为政论家的休谟,其间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我们知道,在哲学史上,是休谟较早地发现了“实然”与“应然”之间的逻辑鸿沟,区分了“实然”与“应然”。休谟的这一发现,不仅在哲学史上意义重大,而且也影响到他的全部社会政治理论,特别是反映在他为政治制度设计所规定的原则性预设之中。 在探讨政治制度设计时,休谟曾经提出过一条著名的“无赖原则”,即在设计制度时必须把每个人都当做无赖。这种人除了私利没有其他目的,而且不论他多么利欲熏心,我们都必须让他来为公益服务。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被当做无赖,这是一条正当的政治准则。细细想来,这其中似乎有点离奇,这一准则在政治中虽然是真的,但在事实上却是假的。休谟的这一著名的论述表达了这样一条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既然所有的政治家和政治行动者都可能成为无赖,就必须对他们有制约。因此,研究休谟的这一思想会有助于我们理解制度设计和现代民主制度的本质及与道德性的关系。 不过,反对休谟“无赖假设”的人认为,这个假设冒犯甚至贬低了人的尊严。例如,Ayres和Braithwaite认为,休谟针对无赖而作的制度设计排除了政治问题上的道德意义,与此同时摧毁了美德的可能性。的确,有大量的文献涉及和讨论休谟的“无赖假设”。但是,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学者对此作出一个清晰的分析。作者的思想是与上述反对休谟“无赖假设”的观点有所不同的。在这一章里,首先,作者将以有关的政治制度设计为依据来评析休谟的假设;第二,对无赖作出一个清楚而明晰的界定;第三,对休谟假设作一个分析性的检讨;第四,将休谟假设重构为制度设计中的中间状态。
编辑推荐
法政思想文丛。新的中国问题之视角。集汉语学界之学术力量。审慎研究中西政治与法律理论。期冀开辟中国西方传统政治的两种资源。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一般政治法律原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