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2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艾永明 页数:30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历史就像年轮,总能一再看到相似的纹路。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延续和发展了数千年。在过去的世界里,这套制度曾经代表着典范与完备,也曾经创造过辉煌的盛世景象,在今天,也依然在影响着我们的心理与习惯。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它塑造了我们的文化传统与国民性。而当我们试图去搞清楚这之间的一个个问题的时候,一个最好的也是最方便的窗口或许来自于清朝。中国数千年封建王朝的光荣与梦想、辉煌与沉沦,在这里终于落下大幕,而作为最后一幕的主演者,清代的文官制度可以说集合了前朝历代之大成,无论是优点还是弊端,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在这里都像放大镜一样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实现。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温故者可以知新。文本上的制度,或许是枯燥的,生活中的制度,一定是生动的。在文本与生活之间,在纸上的规则与活着的规矩之间,在那些操控过前人的法则与还在影响着今人的法度之间,你会发现耐人寻味与琢磨的广阔空间。
作者简介
艾永明,1957年生,籍贯江苏常熟。现任苏州大学王键法学院教授,法律史学硕士点导师组组长,法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行政法史和晚清法律史。先后出版专著三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法制日报》等报纸上发表文章10余篇,并在日本、澳大利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一 崇文之班——清代文官制度的概况 什么是文官 文官制度的历史源流 “武威克敌,文教治世” 从仙鹤到练雀——九品文官官制 京官官署与官员的职责 外官官署与官员的职责 “大人”与“老爷”,文官的称呼二 登龙之途——文官的入仕途径及其限制 清朝文官入仕的基本途径 贡生 监生 荫生 捐纳入仕 其他入仕途径 正途与异途——入仕途径的三六九等 入仕限制 满族的入仕特权三 科甲荣登——作为入仕主流的科举 清朝对科举考试的重视 乡试 会试 殿试四 新官上任——文官的任用 候用人员的分类与排序 文官的任命形式 吏部铨选 文官任用的权力划分 文官的试任制度 文官任用中的弊端五 宦海沉浮 文官的升降 文官的晋升 文官的贬黜制度六 名利双收——文官的待遇 文官的货币收入 文官的非货币收入 文官的其他保障七 雷霆雨露——文官的奖惩 文官的行政奖励,议叙 文官的处分制度 奖励与处分之间的抵消制度八 激扬大典——文官的考绩 清朝考绩制度的形成 京察 大计 考核的标准与影响 六法 考绩的实施状况与效果九 利剑高悬——文官的监察 内部的监察 外部专业机构的监察十 还政于君——文官的休致 休致的概念 休致的原因和方式 休致后的待遇 休致官员的东山再起十一 治官之道——清代文官制度的基本考量 公正 效率 皇权至上与国家本位 家族主义十二 是非成败——清代文官制度的宏观评价 立法完备 程序公正 规定严格 君主集权 满汉对立
章节摘录
这似乎显得非常奇怪,以马上夺得天下的满清王朝,为何不继续发扬自己的武功,而是要模仿作为失败者的明王朝的文治传统?而两百多年后,腐朽的八旗子弟似乎也意味着丢掉了自己的武功是清朝统治者的败笔。不过,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如果不是因为确立了“武威克敌,文教治世”的政策,满清说不定还没有这两百多年的国运,而会不得不如蒙元一样不满百年便退出中原,重返边陲。 马上得天下而不能马上守天下,这是中国历史上无数次证明了的普遍治国经验。尤其是对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而言,“上马能击贼”对他们来说乃是家常便饭,但“下马作露布”却是难煞英雄。而只要缺少了文治教化的本事,就难以治理好广阔的中国大地,辛苦打下的江山难免很快再次陷入动荡之中。因此,当八旗骑兵席卷南北,迅速完成了版图统一之际,汉族知识分子仍然充满信心,坚信“胡虏无百年国运”,因而“反清复明”仍然有望。 清朝统治者们也清楚这一点,因此始终怀有深深的忧患意识。他们知道,虽然凭借骑射勇武之术击败了衰败软弱的明王朝,以铁血和暴力征服了人数多出几十倍的汉族,但一旦立朝垂统,面对泱泱中华,就不得不将其狂野彪悍的骑射文化融入优柔深厚的汉族农耕文化之中。这就必须依赖文官,依赖完善的文官制度。 清朝统治者的忧患意识的另一个来源,在于以数十万满族治理上亿汉族,不可能全凭高压政策,而必须使其政权得到汉人的认同,利用汉族知识分子以汉治汉。而要获得汉族知识分子的认同和支持,最有效的手段便是为他们打开仕途,通过恢复科举和重建文官制度使他们能够为朝廷效力。 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的知识分子们,可以说时刻都在思考着如何凭借自己的学识走进官场,为皇帝治国平天下。在神州板荡、故国倾覆之际,汉族知识分子中虽然涌现了史可法、夏完淳、王夫之,但更多的还是钱谦益、侯方域、吴梅村。看到清朝统治者重视文治的姿态之后,儒生们便积极地参与到了科举考试中来,积极地成为文官队伍中的一员。于是,便有了这样的诗句:“圣朝特旨试贤良,一队夷齐下首阳。家里安排新雀帽,腹中打点旧文章。当年深自惭周粟,今日翻思吃国粮。”(褚稼轩:《坚瓠集》五集卷三)这样的讽刺固然辛辣,但抛开个人道德层面的讨论,从国家的长治久安来看,清朝统治者对文官制度的重视,确实对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而此后的康乾盛世,也正是文治发达的一个体现。 高度重视文官制度的清朝,在这一制度的立法方面也是相当完善。《大清会典》与《大清会典事例》是清朝最主要的行政法律。《会典》具有国家制度总章的性质,国家机关的编制、职责、相互关系与所掌之政令,都在其中得到明确的规定。清朝先后修过五部《会典》。最初的《康熙会典》与《雍正会典》,因为是在建政之初,因而都是以《明会典》为蓝本依样画葫芦,按不同官职来对各项政事分门别类,每一条规定的末尾都附上例子以便于理解。到了《乾隆会典》,大概是由于此前的规定经过实践检验已经比较成熟,而具体的事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则不断变化,因此本着“夫例可通,典不可变”的原则,在编纂体例上作了重大改变。《会典》被一分为二,事例部分成为了单行的《乾隆会典则例》。此后的《嘉庆会典》,也是沿袭这一区分,只是名称变成了《嘉庆会典事例》。《会典》中的图在此时也被独立出来,编为《大清会典图》。到了清末的《光绪会典》,各项内容都变得最为完备,堪称中国古代行政立法的集大成。全书一共包括典文100卷,事例1220卷,图270卷之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