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夏登峻 页数:267
Tag标签:无
前言
2003年2月法律出版社张波先生来函希望我总结一下多年来搞法律英语翻译工作的体会,写一本15万至20万字的《法律英语英汉翻译技巧》,读者对象主要是法律院系的学生和从事涉外法律实务的工作者,以及想通过阅读这类书籍掌握一定翻译技能的初学者,这就引起了我的共鸣,但经过一番思索又碍难从命,这既非“不屑为之”,亦非“不能为之”,而是“不敢为之”。其理有三:第一,底气不足(法学水平、英语水平有限,难以胜任);第二,实践不足;第三,资料掌握不足。因而不可能根据对象拟订一个全面规划,包括各式法律文书、法律解释、法律理论,以及内容限定、例句选择、确定重点等,并能按规划而为之。后经出版社和各方面的鼓励和支持,仅就个人实践和手头的累积资料写了约20万字的初稿,于2005年初交出版社。他们审阅后肯定了内容,并提了许多具体意见和建议。出版社希望把这本书写成“高专业水平,语言简洁、通俗,设计问题明确、线条清晰,反映法律英语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翻译工具书(指导书)性质的一本书”。根据这一要求,我对原稿反复修改、更换例句、调整难易程度、深入评析,使重点更多放在翻译技巧的解读和操作程序的介绍上,让读者从中可以获益,并能通过提高法律英语水平达到提高法律专业水平的目的。
内容概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法治建设的稳步推进,法律英语这门新兴的课程已经被推上了全国各大学法学院系的讲坛。正如中世纪的拉丁语和法语在英国渗入法律的各类著述、文件以及司法领域一样,法律英语这门课程很快引起广大师生的强烈兴趣和有关方面的重视。对法律英语方面的指导、研讨、培训的要求也日益迫切。 本书是关于介绍“法律英语英汉翻译技巧”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翻译的一般理论和标准、法律英语的特点、援引的翻译、英国援引的解说或翻译、习用语及常用句型、一些词的否定译法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自序引言我国法律英语翻译简史第1章 翻译的一般理论和标准 一、翻译原则和标准 二、20世纪翻译家论“信”“达”“雅” 三、国际上的翻译理论和标准 四、“信”“达”“雅”的三层要义第2章 法律英语的特点 一、以普通英语单词表达法律上的特定含义 二、以词组、短语或习惯用语表达法律上的特定含义 三、引用外来语 四、美英法律术语有异义 五、一些法律术语有背景含义 六、援引问题 七、用词准确、常用古词 八、句子结构复杂第3章 译前准备 一、基础工具书 二、书名的翻译 三、文章标题的翻译 四、新闻标题的翻译第8章 援引的翻译 一、什么是援引 二、判例援引的基本规则 三、援引的解说和翻译 四、《美国法典》或《美国注释法典》的分类及标题 五、各种援引的翻译举例 六、美国分类援引的基本规则及译法 七、英国援引的解说或翻译第9章 八种译法技巧 一、长句的翻译 二、定语从句的翻译 三、被动语态的翻译 四、一些词的否定译法 五、直译与意译结合 六、增译、减译、倒译和改译 七、吃透原文、突出重点 八、切勿“望文生义”第10章 判例报道和法律文件上的小短句、习用语的翻译 一、习用语及常用句型 二、常用词和短语 三、判例节选第11章 译文赏析附录法律著述及文件中常用的一些短语或起首语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一、翻译原则和标准 现在该讨论一下翻译的原则,或者说“翻译的标准”,就是说以什么原则和标准来衡量或要求翻译的“产品”呢?这个问题中国的翻译界已争论了数十年。每一篇争议文章或争议言论几乎都离不开中国文化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翻译家,曾任北大校长的严复在他的汉译赫胥黎的《天演论》(1898年)的例言中所说的,“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什么是“信、达、雅”?按他自己的解释,翻译时对原文要忠实,译文要通顺,还要文雅,有时为求译文通顺,不免要颠倒原文字句,甚至在原文之外还要斟酌补充。这种补足只是发挥原意,绝非节外生枝。有些原文含义艰深,难以理解,则需在译的句子前后酌加“引衬”,以便使原文意思明确。不说“解释”,也不说“说明”,而说“引衬”,是有道理的。“引”为“引申”,“衬”是“帮衬”,帮助之意。所以“引衬”就是加几个字以助了解。他说:“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可是单是忠于原文,而译文不能达意,便失去了译介作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