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创新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作者:刘卫平  页数:247  

内容概要

  《创新方法战略丛书:思维创新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共中央党校赵建军教授负责的国家“创新方法工作重大专项”项目——“创新方法的政策环境与体制机制研究”的子课题——“思维创新与执政能力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创新方法战略丛书:思维创新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属于集体研究的成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结论一、国内外研究概况二、思维创新与执政能力的辩证关系三、本书研究思路与结构第二章 思维创新的内涵一、思维创新的含义及其结构二、思维创新的本质及其特征三、思维创新的基本原理与要求第三章 党的执政能力内涵一、党的执政能力概述二、执政权力的功能属性三、执政能力所包含的政治关系四、执政能力的基本构成五、执政能力的理论体系第四章 思维创新与科学判断形势能力一、科学判断形势能力概述二、科学判断形势要坚持思维创新三、加强思维创新,提升科学判断形势能力第五章 思维创新与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分析三、加强思维创新,提升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四、提升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途径第六章 思维创新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概述二、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状况三、加强思维创新,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第七章 思维创新与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一、战略指导思想的创新二、战略目标的创新三、战略路径的创新四、加强思维创新,提升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第八章 思维创新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涵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三、加强思维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九章 思维创新与应对国际形势处理国际事务能力一、应对国际形势处理国际事务能力概述二、当前国际形势和国际事务变化特点三、加强思维创新,应对国际形势处理国际事务第十章 思维创新与执政环境一、执政环境的基本内涵二、党的执政环境的新变化三、加强思维创新,优化党的执政环境第十一章 思维创新与领导干部执政能为一、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概述二、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三、培育创新思维,提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第十二章 思维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第十三章 思维创新与学习型政党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我们认为,作为研究人类创新思维活动的理论探讨,既要看到二者的差别,更要把握其二者的共性,从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角度去把握人类创新思维活动及其规律。因此,我们认为,应该从包括狭义的创新思维在内——而不是把二者对立起来——的广义层面上来探讨人类创新思维更具有研究的意义或价值。其主要理由是:  第一,狭义的创新思维是建立在广义的创新思维基础之上并被包容于广义的创新思维活动之中的,是它的特殊高级形式。  第二,创新思维本质上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单向思维运动,而是一种多层次协同进行的思维整体过程。这种整体性的思维创新活动并非只局限于孤立的高层次思维活动领域。人们日常活动的经验思维层面也同样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就主要是我们祖先创新经验思维活动的结果。日本学者高桥浩在《怎样进行创造性思维》-书中所探讨的问题,大部分也都是关于日常生活领域中的产品开发、工艺小设计等内容。  第三,从人的创造潜能发挥意义上讲,对创新思维进行广义的规定也是必要的。人类创造潜能存在于每一位正常人之中。每一个人都拥有创新的可能。因此,从广义层面上来规定和探讨人的创新思维更符合人的发展本质,对于拓展我们研究视野,普及我们的思维刨新社会教育,提高我们民族思维创新素质,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基于这种理解,我们提出,所谓创新思维是泛指相对于传统思维而言,一切具有创新性质并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整体活动过程。显然,这个关于创新思维活动的涵义是从广义层面上进行界定的①。这个定义表面上似乎显得简单笼统。实际上,我们认为,这种创新思维的整体活动,具有如下主要方面的具体规定性:  (1)它的创新性是相对于传统思维活动对同一客体思考而言所体现出来的,具有鲜明的对比性。创新思维活动作为一个特定的范畴,应该具有与其他范畴参照的可比性。显然,创新思维活动的“创新”意义只能与传统的旧思维活动相对比,才能得以体现和确定。  ……

编辑推荐

  ·思维创新是执政能力提升的思想基础  ·培育创新思维提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  ·加强思维创新提升科学判断形势能力  ·加强思维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思维创新应对国际形势处理国际事务  ·加强思维创新提升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加强思维创新提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加强思维创新提升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思维创新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