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党的兴衰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中央党校  作者:王瑜  页数:228  

内容概要

  《大党的兴衰》指出: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苏联共产党:一个大党的衰亡
 一、列宁时期对执政党建设问题的探索
 二、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苏共党建模式的主要弊端
 三、戈尔巴乔夫时期对苏共的革新
 四、苏共执政党建设的教训和启示
第二章 东欧各国共产党: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一、苏联模式的直接促变作用
 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潜移默化
 三、民族和宗教因素的推波助澜
 四、不可忽视的外因
第三章 日本自由民主党:“一党优位制”的沉浮
 一、自民党“一党优位制”的确立与巩固
 二、1993年自民党“一党优位制”崩溃的根源
 三、后自民党时代的日本政党政治
第四章 印度国民代表大会党“一党主导制”的终结
 一、国大党“一党主导制”的形成
 二、国大党“一党主导制”丧失的主要原因
 三、“一党主导制”终结后的国大党
第五章 墨西哥革命制度党:从鼎盛到衰落
 一、革命制度党长期执政的政党政治模式
 二、2000年革命制度党败选的主要原因
第六章 印度尼西亚专业集团:东南亚金融风暴中“触礁”
 一、专业集团“一党专权”的形成
 二、专业集团执政的基本特点
 三、专业集团丧失政权的原因
第七章 中国国民党:百年老店从坍塌到重构
 一、国民党与台湾政党体制的变迁
 二、2000年国民党败选的主要原因
 三、2008年国民党再度“执政”原因探析
结束语 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延续辉煌

章节摘录

版权页:(二)国大党内部的组织分裂党内派系斗争和党的不断分裂是印度国大党逐渐衰落的一个根本原因。国大党为了争取民族独立把各种民族、阶级、阶层、种姓、宗教的社会集团都吸纳到自己的组织队伍里,但是,这些派别一直没有与党融为一体。党内派别、地方组织的离心倾向一直侵蚀着党的肌体。尼赫鲁健在时,党内分歧就已经开始萌动,只是尼赫鲁的崇高威望和成熟的政治经验避免了国大党的大分裂。1964年尼赫鲁去世后,党员倒戈、脱党现象就经常发生了。大的分裂就有三次,每一次分裂都削弱了国大党的组织力量。国大党的第一次分裂发生在1969年。尼赫鲁执政时期,国大党在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中失利,政府中腐败现象丛生,严重的饥荒与物价飞涨,引起党内外强烈不满,国大党党员人数从50年代初的1700万降到1960年的468万,1963年则只剩下264万。1964年5月,尼赫鲁病逝,国大党的元老夏斯特里出任政府总理。此时,国大党内部领袖交替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由于在尼赫鲁去世后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结果挑选接班人这种本该由中央领导核心做的事,却只能任由地方实力派操纵。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党内形成了力图操纵中央决策的地方实力派小集团,被称为“辛迪加派”,他们通过控制党魁操纵政治,这对后来的政治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可以说是埋在国大党身边的地雷。党内的纷争和内讧由此拉开了序幕。1966年夏斯特里突然病逝。德赛公开与英迪拉·甘地竞选总理。辛迪加派及其他国大党的领袖们都反对德赛上台,因而把目光投到了英迪拉·甘地身上。结果,在国大党议会党团选举中年仅47岁的英迪拉·甘地以355票对169票的绝对优势获胜。1967年举行的人民院选举中,国大党在人民院中仅获得284个议席,在17个邦中的9个邦议会内失去多数,包括党主席、5名内阁部长和5名邦首席部长在内的许多国大党领导人纷纷落选。这次选举标志着印度党派政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是国大党权力衰败的起点。英迪拉·甘地出任总理后,安排德赛担任副总理和财政部长,以便保持党内的力量平衡。

编辑推荐

《大党的兴衰》:二十世纪后十几年,世界政党政治中最为引入深思的现象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一些曾经长期单独连续执政的大党纷纷失去执政地位发生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现在和未来有何借鉴?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党的兴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