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宇宙的歌唱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作者:莫言  页数:249  字数:2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当下,文学的确有些萧索与寂寥,但并不荒芜。有些领域如散文,甚或还很蓬勃热闹。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散文得道,悄然兴旺,凭的正是那份见性情的真,和既能影响读者的心性,又可化作者心性的盎然韵致。对缺乏宗教,长期找不到普世价值观的读者。沉浸浓郁的散文,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诚如贤者歌日:散文的世界,就是如花的世界。在尘埃与云朵之间,温暖众生。  散文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即便从先秦算起,也有三千年历史。其间散文大家迭出。各领风骚,名篇流传,光焰万丈。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言宏,志远则言永,或持象牙板,吟晓风残月,或抱铜琵琶。唱大江东去。这一文体不断走向成熟,走向多元,滋养了中国文学,滋养了一代代作家。  散文和一切文学样式一样,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展示人的心灵世界的。芬兰的勃兰克斯说“文学是灵魂的历史”。文学的魅力,是人格魅力的直呈。散文出于人品。其人之胸襟、主体之境界,决定散文的境界。即古人所云,所谓文者,言乎志者也,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非慷慨悲壮之人,不可为之。  散文既是理性的、现实的、世俗的行走,又是感性的理想化的审美追求与梦想。其间不乏有理性与感性、世俗与审美、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的穿梭徘徊。胡适先生说的“有什么话,说什么话”,可视为散文的要义。既要说真话、说新话、说惊世骇俗的话,还要说“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禅机妙语。  散文的诞生,就是作家与生命相遇,与风景相遇,与世界相遇的种种情感和感悟。有灵魂的孕育、诗学的浸染和哲学的潜流。徜徉其问,荡气回肠,如闻天籁,如饮仙醪。  本丛书暂辑十五位作家散文作品,每人一集。我的这些经年老友。系当今文坛执牛耳之宿将,文采昭昭,星光熠熠。他们的禀赋、气质、风格各不相同,但皆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其文章合为时而著,本人性,状风物,衔华而佩实。“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从历史经验到生命体验,却深深打上了中国式文人思考的印记——高洁超迈。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从容淡定,举重若轻。 读他们的散文,你会发现,其文或将被遗忘的历史、生活的细节,重新挖掘出来,昭告天下;或在历史文化、乡土亲情中游走,具有开阔的人文视野和人文关怀,还有文化担当;或热爱生命、认真生活。让读者分享感动和疼痛;或直面人生。针砭世事,体察命运的光彩与沉重……篇篇如剂剂良药。调理世道人心;句句如利刀,解剖拷问自身的灵魂。心美则晌美,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读之,乐于钟鼓琴瑟,暖于布帛。  这些大家的散文,是血肉之躯与多彩现实对撞出的闪光,是人性与天理对撞出的大欢喜、大哀凉与哲思,是寂寞灵魂发出的诗意畅想和冰肌雪肠的自省。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它们是人文精神和精粹语言形式酿成的玉液琼浆。这里有时代之光与民族之魂;有英雄的主题与审美的个性;有灵魂的坚守与天堂的玫瑰;有土地的悲歌与人生的写意。高标逸韵,定将——垂范丹青。  “皓首更觉知识浅,老来正是读书时”,编辑了一辈子的小说,退休后却偏偏爱读散文,举凡大家佳作,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欣然而忘食。“温暖之后”,遂给几家出版社主编过这些大家的美文,以期与读者共飨,反响不俗。  今又应中国文史出版社之邀,再次编老友的美文新作,仍得到老友的拨冗赐稿、鼎力相助,不胜感谢。对中国文史出版社推出本套丛书的远见卓识,以及为传统文化传承续上这捧柴薪的道义,也深表敬意。  才疏学浅,编辑中难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望作家与读者见谅。对序中的离题谬误之论,方家晒之可也。  壬辰年立春于北京抱独斋

内容概要

《聆听宇宙的歌唱》收录了由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创作的散文作品。《聆听宇宙的歌唱》收录了《我再也写不出这样的小说了》、《文学与牛》、《旧“刨作谈”批判》、《读鲁迅杂感》、《谈读书》、《漫谈当代文学》、《楚霸王与战争》、《月光如水照缁衣》、《搜尽奇峰打草稿》、《你是一条鱼》、《我眼中的阿城》、《多馀的序言》、《战争文学断想》等作品。

作者简介

  莫言,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4-1986)、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1989-1991),获文艺学硕士学位。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酒国》、《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十一部,中篇小说《爆炸》、《透明的红萝卜》等二十余部,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冰雪美人》等八十余篇,还创作了《霸王别姬》、《我们的荆轲》等话剧、电影文学剧本等。曾获国内外多种奖项。2011年8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外文一百多种版本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

书籍目录

序:在尘埃与云朵之间,温暖众生
辑一
超越故乡
第一次去青岛
从照相说起
北京秋天下午的我
会唱歌的墙
俄罗斯散记
北海道的人
故地重游
蓝色城堡
过去的年
草木虫鱼
我和羊
狗、鸟、马
狗文三篇
马蹄
马语
望星空
卖白菜
美丽的自杀
吃事三篇
我与税
我与酒
厨房里的看客
酒后絮语
童年读书
我的中学时代
我的老师
我的大学
漫长的文学梦
辑二
我为什么要写《红高梁家族》
我再也写不出这样的小说了
文学与牛
旧“刨作谈”批判
读鲁迅杂感
谈读书
漫谈当代文学
楚霸王与战争
月光如水照缁衣
搜尽奇峰打草稿
你是一条鱼
我眼中的阿城
多馀的序言
战争文学断想
胡扯蛋
好大一场雪
三岛由纪夫猜想
向格拉斯大叔致意
说说福克纳老头
感念吉田富夫教授
看《卖花姑娘》
柏林观戏
从《莲池》到《湖海》
茂腔与戏迷
观木偶戏杂感

章节摘录

  托马斯·沃尔夫在他的杰作《天使望故乡》里几乎是原封不动地搬用了他故乡的材料,以致小说发表后,激起了乡亲们的愤怒,使他几年不敢回故乡。托马斯·沃尔夫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诸如因使用了某些亲历材料而引起官司的,也屡见不鲜。如巴尔加斯·略萨的《胡利娅姨妈与作家》就因过分“忠于”事实而引起胡利娅的愤怒,自己也写了一本《作家与胡利娅姨妈》来澄清事实。  所谓“经历”,大致是指一个人在某段时间内、在某个环境里干了一件什么事,并与某些人发生了这样那样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作家很少原封不动地使用这些经历,除非这经历本身就已经比较完整。  在这个问题上,故乡与写作的关系并不特别重要,因为有许多作家在逃离故乡后,也许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事。但对我个人而言。离开故乡后的经历平淡无奇。所以。就特别看重故乡的经历。  我的小说中,直接利用了故乡经历的,是短篇小说《枯河》和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  “文革”期间,我十二岁那年秋天,在一个桥梁工地上当小工,起初砸石子,后来给铁匠拉风箱。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铁匠们和石匠们躺在桥洞里休息,因为腹中饥饿难挨,我溜到生产队的萝卜地里,拔了一个红萝卜,正要吃时,被一个贫下中农抓住了。他揍了我一顿,拖着我往桥梁工地上送。我赖着不走。他就十分机智地把我脚上那双半新的鞋子剥走,送到工地领导那儿。挨到天黑,因为怕丢了鞋子回家挨揍,只好去找领导要鞋。领导是个猿猴模样的人,他集合起队伍,让我向毛主席请罪。队伍聚在桥洞前,二百多人站着,黑压压一片。太阳正在落山,半边天都烧红了,像梦境一样。领导把毛主席像挂起来,让我请罪。我哭着,跪在毛主席像前结结巴巴地说:“毛主席……我偷了一个红萝卜……犯了罪……罪该万死……”  民工们都低着头,不说话。  张领导说:“认识还比较深刻,饶了你吧。”  张领导把鞋子还了我。  我忐忑不安地往家走。回家后就挨了一场毒打。出现在《枯河》中的这段文字,几乎是当时情景的再现:  哥哥把他扔到院子里,对准他的屁股用力踢了一脚,喊道:“起来,你专门给家里闯祸!”他躺在地上不肯动,哥哥很有力地连续踢着他的屁股,说:“滚起来,你作了孽还有功啦是不?”  他奇迹般站起来(在小说中,他此时已被村支部书记打了半死),一步步倒退到墙角上去,站定后,惊恐地看着瘦长的哥哥。  哥哥愤怒地对母亲说:“砸死他算了,留着也是个祸害。本来今年我还有希望去当个兵,这下全完了。”  他悲哀地看着母亲。母亲从来没有打过他。母亲流着眼泪走过来。他委屈地叫了一声娘。  ……母亲戴着铁顶针的手狠狠地抽到他的耳门子上,他干嚎了一声……母亲从草垛上抽出一根干棉花柴,对着他没鼻子没眼地抽着。  父亲一步步走上来。夕阳照着父亲愁苦的面孔……父亲左手拎着他的脖子,右手拎着一只鞋子……父亲的厚底老鞋第一下打在他的脑袋上,把他的脖子几乎钉进腔子里去。那只老鞋更多的是落到他的背上,急一阵,慢一阵,鞋底越来越薄,一片片泥土飞散着……  抄写着这些文字,我的心脏一阵阵不舒服,看过《枯河》的人也许还记得,那个名叫小虎的孩子,最终是被自己的亲人活活打死的,而真实的情况是:当父亲用蘸了盐水的绳子打我时,爷爷赶来解救了我。爷爷当时忿忿地说:“不就是拔了个乌操的萝卜嘛!还用得着这样打?!”爷爷与我小说中的土匪毫无关系,他是个勤劳的农民,对人民公社一直有看法,他留恋二十亩地一头牛的小农生活。他一直扬言:人民公社是兔子尾巴长不了。想不到如今果真应验了。父亲是好父亲,母亲是好母亲,促使他们痛打我的原因一是因为我在毛泽东像前当众请罪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二是因为我家出身中农,必须老老实实,才能苟且偷安。我的《枯河》实则是一篇声讨极左路线的檄文,在不正常的社会中,是没有爱的,环境使人残酷无情。  当然,并非只有挨过毒打才能写出小说,但如果没有这段故乡经历,我绝写不出《枯河》。同样,也写不出我的成名之作《透明的红萝卜》。  《透明的红萝卜》写在《枯河》之前。此文以纯粹的“童年视角”为批评家所称道,为我带来了声誉,但这一切,均于无意中完成,写作时根本没想到什么视角,只想到我在铁匠炉边度过的六十个日日夜夜。文中那些神奇的意象、古怪的感觉,盖源于我那段奇特经历。畸形的心灵必然会使生活变形。所以在文中,红萝卜是透明的,火车是匍匐的怪兽,头发丝儿落地訇然有声,姑娘的围巾是燃烧的火苗……  将自己的故乡经历融会到小说中去的例子,可谓俯拾皆是:水上勉的《雪孩儿》、《雁寺》,福克纳的《熊》,川端康成的《雪国》,劳伦斯的《母亲与情人》……这些作品里,都清晰地浮现着作家的影子。  一个作家难以逃脱自己的经历,而最难逃脱的是故乡经历。有时候。即便是非故乡的经历,也被移植到故乡经历中。  风景描写——环境描写——地理环境、自然植被、人文风俗、饮食起居等等诸如此类的描写,是近代小说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即便是继承中国传统小说写法的“山药蛋”鼻祖赵树理的小说,也还是有一定比例的风景描写。当你构思了一个故事,最方便的写法是把这故事发生的环境放在你的故乡。孙犁在荷花淀里,老舍在小羊圈胡同里,沈从文在凤凰城里,马尔克斯在马孔多,乔伊斯在都柏林,我当然是在高密东北乡。 .  现代小说的所谓气氛,实则是由主观性的、感觉化的风景——环境描写制造出来的。巴尔扎克式的照相式的繁琐描写已被当代的小说家所抛弃。在当代小说家笔下,大自然是有灵魂的,一切都是通灵的,而这万物通灵的感受主要是依赖着童年的故乡培育发展起来的。用最通俗的说法是:写你熟悉的东西。  我不可能把我的人物放到甘蔗林里去,我只能把我的人物放到高梁地里。因为我很多次地经历过高梁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我闭着眼睛就能想到高梁是怎样一天天长成的。我不但知道高梁的味道,甚至知道高梁的思想。马尔克斯是世界级大作家,但他写不了高梁地,他只能写他的香蕉林,因为高梁地是我高密东北乡文学王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反抗任何侵入者,就像当年反抗日本侵略者一样。同样,我也绝对不敢去写拉丁美洲的热带雨林,那不是我的故乡。  回到了故乡我如鱼得水,离开了故乡我举步艰难。  我在《枯河》里写了故乡的河流,在《透明的红萝卜》里写了故乡的桥洞和黄麻地,在《欢乐》里写了故乡的学校和池塘,在《白棉花》里写了故乡的棉田和棉花加工厂,在《球状闪电》中写了故乡的草句子和芦苇地,在《爆炸》中写了故乡的卫生院和打表场,在《金发婴儿》中写了故乡的道路和小酒店。在《老枪》中写了故乡的梨园和洼地,在《白狗秋千架》中写了故乡的白狗和桥头,在《天堂蒜苔之歌》中写了故乡的大蒜和槐林,尽管这个故事是取材于震惊全国的“苍山蒜苔事件”,但我却把它搬到了高密东北乡,因为我脑子里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村庄,才可能得心应手地调度我的人物。  故乡的风景之所以富有灵性、魅力无穷,主要的原因是故乡的风景里有童年。我在《透明的红萝卜》中写一个大桥洞,写得那么高大、神奇,但当我陪着几个摄影师重返故乡去拍摄这个桥洞时,不但摄影师们感到失望,连我自己也感到惊讶。毫无疑问眼前的桥洞还是当年的那个桥洞,但留在我脑海里的高大宏伟、甚至带着几分庄严的感觉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眼前的桥洞又矮又小,伸手即可触摸洞顶。桥洞还是那个桥洞,但我已不是当年的我。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我在《透明的红萝卜》中的确运用了童年视角。文中的景物都是故乡的童年印象,是变形的、童话化了的,小说的浓厚的童话色彩赖此产生。  1988年春天的一个上午,我正在高密东北乡的一问仓库里写作时,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走进了我的房间。他叫王文义,按辈分我该叫他叔。我慌忙起身让座、敬烟。他抽着烟,不高兴地问: “听说你把我写到书里去了?”我急忙解释,说那是一时的糊涂,现在已经改了,云云。老人抽了一支烟,便走了。我独坐桌前,沉思良久。我的确把这个王文义写进了小说‘《红高梁》,当然有所改造。王文义当过八路,在一次战斗中,耳朵受了伤,他扔掉大枪,捂着头跑回来,大声哭叫着: “连长,连长,我的头没有了……”连长踢了他一脚,骂道:“混蛋,没有头还能说话!你的枪呢?”王文义说:“扔到壕沟里了。”连长骂了几句,又冒着弹雨冲上去,把那支大枪摸回来。这件事在故乡是当笑话讲的,王文义也供认不讳。别人嘲笑他胆小时。他总是笑。  ……

编辑推荐

  商品《聆听宇宙的歌唱》有两种印刷封面,随机发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聆听宇宙的歌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2条)

 
 

  •   《聆听宇宙的歌唱》收录了由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创作的散文作品。《聆听宇宙的歌唱》收录了《我再也写不出这样的小说了》、《文学与牛》、《旧“刨作谈”批判》、《读鲁迅杂感》、《谈读书》、《漫谈当代文学》、《楚霸王与战争》、《月光如水照缁衣》、《搜尽奇峰打草稿》、《你是一条鱼》、《我眼中的阿城》、《多馀的序言》、《战争文学断想》等作品。本书隶属《当代著名作家美文书系》,本书系先期推出五本,分别为莫言、蒋子龙、柯云路、肖复兴、周大新的散文作品,每人一集。这些作家皆为当今文坛著名作家。这些大家的散文,是血肉之躯与多彩现实对撞出的闪光,是人性与天理对撞出的大欢喜、大哀凉与哲思,是寂寞灵魂发出的诗意畅想和冰肌雪肠的自省。这里有时代之光与民族之魂;有英雄的主题与审美的个性;有灵魂的坚守与人生的写意。文章或将被遗忘的历史、生活的细节,重新挖掘出来,昭告天下;或在历史文化、乡土亲情中游走,具有开阔的人文视野和人文关怀,还有文化担当;或热爱生命、认真生活,让读者分享感动和疼痛;或直面人生,针砭世事,体察命运的光彩与沉重……篇篇如剂剂良药,调理世道人心;句句如利刀,解剖拷问自身的灵魂。
  •   静下心来,聆听宇宙的歌唱,静下心来,品读莫言的心声。
  •   值得推荐。我是第二次购买,第一本朋友见了说:看过莫言的小说,还没看过他的散文。就拿去看。
    莫言的散文写得亲切真实朴素为主,很生活化,很莫言化,可帮助我们了解他的生活经历、他的艺术经历及思想形成。与其小说相比风格迥异。
  •   值得一看。这是第二次购买。上一本被朋友看到,他说看说看过莫言的小说,还没读过他的散文,我看看。于是就拿走了。我很高兴有一本他能想看的书送他。
    这本散文集对了解莫方的生活经历、艺术道路和创作风格有帮助,亲切家常朴实无华,如老农话桑麻的平淡而厚道。与其小说风格迥异。
  •   以前确实没有看过莫言的书,甚至连红高粱的电影也没看过但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了,做为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必须要支持第一时间预定了这本书,激动开书的第一行字,我非常非常喜欢,分享“在尘埃与云朵之间,温暖众生”
  •   喜欢读莫言的文学评论,他还有一本《小说的气味》也值得一读。
  •   聆听宇宙的歌唱,看书名就喜欢,大名家,小散文,内容感真实,语言表达生动纯朴。喜欢这类型的书
  •   还没看,莫言的小说我欣赏不来,不过散文很喜欢。
  •   我很喜欢散文。我理解的散文不是简单的小说故事,她的文笔像诗一样的美,故事如同画画一样有深刻的寓意。她动情而不俗,高雅且有风范。莫言的散文我喜欢。
  •   看过莫言的一些小说比较喜欢看看散文怎么样
  •   莫言散文比小说更耐读有味道
  •   没看过莫言的书,不过听过他的一些作品,看看他的散文
  •   读完这本书,可以更深层次走进莫言的内心,对阅读他的作品有一定的帮助,本书写的短小精悍!
  •   之前没看过莫言的作品,问鼎诺奖,让人惊喜和好奇,好好读读哦。
  •   好。莫言的作品,值得一读
  •   好书,其实莫言的作品细细读来也很不错!
  •   聆听宇宙的歌唱 不错的一本书
  •   都是大实话,乡土气息很浓,静下心来聆听宇宙的歌唱吧~~
  •   莫言老师的作品其实本身就是对很多现在很多浮夸的文风的一种讽刺 文字本就应该这么直白有趣然后意味深长的
  •   喜欢莫言的作品,语言朴实幽默
  •   莫言作品收藏
  •   我觉得莫言写得好的是散文,值得认真读。
  •   莫言的书,一直想看,确又闲不出时间来静静的读,只能在班上空出的小小时间里见缝插针的读,这样的短篇正适合。
  •   莫言的文字很平实很有自己的风格,看了这本书之后对他的创作背景以及人生观价值观有了一定的了解
  •   里面短小的作品非常的精辟,语句中透露着莫老师的情感。非常值得一读,尤其那些没有时间看长篇小说的人来说,有空就读一下小散文,时间充裕,还精辟耐人深思。
  •   莫言的散文也很独到,气脉贯通,很有味道。一读就放不下。
  •   书籍包装精美,看到标有莫言文学奖第一人就激动
  •   还没看!以前上大学时看过几本莫言的书,写的都不错的,这本应该也没问题!
  •   莫言不是出名了么,所以买了他的书,觉得年纪大的人看比较好
  •   是莫言的文集,可作研究资料
  •   收藏了。莫言的书值得一读。快递员很好
  •   莫言真是火了,他的书也不是第一次看,这书还是不错的!
  •   莫言的文章很朴实,但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   莫言的书很难懂,但要看
  •   这是我买的第五本莫言的书,值得拜读
  •   还没有看,但是很想通过这本书来理解莫言大师的心路历程。
  •   还没有看,莫言的书应该很好的吧
  •   喜欢莫言
  •   莫言的,很好,智慧
  •   冲着莫言买的,还行!
  •   喜欢莫言的中长篇,也找几个短的看看。
  •   现在能买到莫言的书就已经不错了
  •   不是正版的,不过能买到莫言的书,而且这个价钱已经不错了~~
  •   看看莫言大师的内心世界!书质量很好,快递给力!
  •   书还没有看,相信莫言!
  •   终于买到莫言的书了,去外面都买不到
  •   不错,在莫言书这么紧缺的情况下,先发了一本过来。
  •   喜欢,因为是莫言的书。决定收藏
  •   不错,很喜欢莫言的书,也一直做他忠实的读者。
  •   聆听 大自然的感觉 歌唱
  •   中国作家的代表,真实的叙述值得一读。
  •   听听中国优秀作家的心声
  •   师母推荐的,学妹也提过写的不错,散文的形式。还需要细细品读。
  •   学习的方式很多,聆听是开端;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很多,聆听也是开端。
  •   聆听
  •   小说好看,杂文更好看!
  •   获得诺贝尔是中国的骄傲,我拜读着优美的散文是种享受!
  •   看了几页,有些思想跟我想的一样,曾经伟大的作家梦不知道什么时候实现。
  •   莫大师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生命的力量,在这背后我想应该还是故乡给他的力量。
  •   终于能冷静一下,喜欢上中国式文学了
  •   我一直认为,从某种角度来讲,小说家的散文更有值得期待之处,因为一个善于从人性角度构思宏篇巨制的人,也会善于从人性的角度去发掘世间的美和文字的美。
  •   喜欢,强烈推荐
  •   写得真好,散文集来的
  •   读他们的散文,你会发现,其文或将被遗忘的历史、生活的细节,重新挖掘出来,昭告天下;或在历史文化、想吐亲情中游走,具有开阔的人文视野和人文关怀,还有文化担当;或热爱生命、认真生活,让读者分享感动和疼痛;或直面人生,针砭世事,体察命运的光彩与沉重......
  •   感知若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心路历程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超越故乡、第一次去青岛、从照相说起、北京秋天下午的我、会唱歌的墙、俄罗斯散记、北海道的人、故地重游、蓝色城堡等。
  •   冲着第一个,散文一直是很喜欢的一种体裁,大师级当细细拜读
  •   很好的散文,很多内容值得品味!
  •   翻了翻,还好。毕竟是名家大作。
  •   读了几篇,感觉很好,非常投缘。
  •   刚开始看~诺贝尔得奖者的书,至少要care一下~,呵呵~
  •   现在这个社会,人们更多的是通过网络去了解自己想知道的。纸质的阅读机会越来越少,或者说是人们阅读纸质书的欲望越来越弱,而我很感谢上天赋予了我从未改变的阅读习惯,这本书浓缩了作者多视角的人生感悟,让人读了以后受益匪浅。感谢作者!
  •   书刚看,不错,很有生活加点时下魔幻的气息,特别适合30-70岁的人读,特别有感觉,是那个时代的生活再绘,是一种生命状态的总结!
  •   可以感爱到作者人本身.很真实的一个人.
  •   从前不太了解他,现在起重新认识这个人
  •   刚拿到书就迫不及待看起来,浓浓的乡情使人留恋.......
  •   写的比较朴实
  •   您喜欢这本书吗?写点读书心得与大家分享吧~慢慢睦
  •   内容不错,有些读来很美。
  •   当当配送很快。这本书值得一读,学习了。
  •   封面有点脏,搽干净,也能读
  •   大家风范,值得一读!
  •   非常值得一读,怀旧情怀
  •   非常喜欢这本书,慢慢读.
  •   很喜欢的书,要慢慢读。
  •   很喜欢读,写作很有风格。
  •   诺贝尔奖得主的书,慢慢读,慢慢思索,应该会有收获。
  •   很爱读!
  •   看这本书如跟大师在交流,灵魂仿佛得到了净化。
  •   一次买了很多书还没看完看样子不错
  •   很深的触动
  •   陪伴孩子长大的好书!买了几十本了!孩子大爱!
  •   一口气看完了,书是正品,很好
  •   朴实无华,太好了
  •   老师要求买的 帮同学也带了好几本 都不错
  •   书的质量很好,非常喜欢看。
  •   虽然我没有看到实物,不过听他妈妈讲,质量很好。孩子很满意
  •   在朋友哪儿看到这本书,翻看几页就决定买下!文笔朴实,朴实得令人感动,感动感动得一塌糊涂。好好看看,静静心,养养神!呵呵!怡情养性,好好看看。
  •   很受启发,平实
  •   帮同事买的,先阅了一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