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作者:张申府 页数:25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吾兄申府,青年时期喜好数学,继而对于数理逻辑深感兴趣,由于研习逻辑,于是进而探究哲学,对于罗素、穆尔的新实在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论钻研较深,曾撰写关于哲学的论著多篇,已出版的有《张申府学术论文集》、《所思》、《罗素哲学译述集》等。 申府于20年代曾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活动,中岁以后从事于救国民主活动,曾因“一二·九”运动而被捕入狱;抗战时期奔走于武汉、重庆之间,为救国民主运动而尽力。他是一个学者思想家,又是一个政治活动家,一生经历颇丰。70年代以来,有些研究现代中国革命史的学者曾多次访问申府,深询有关现代史的问题。申府也撰写了一些回忆录,“文革”时期,曾撰文自述生平经历。侄女燕妮将吾兄的自述与回忆录文章汇编为一集,以与《所思》相对衬,题为《所忆》,实为回忆录。
作者简介
张申府(1893年--1986年),名崧年,张岱年之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哲学家,数学家。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张国焘由他介绍进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周恩来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介绍人。又与周恩来一起介绍朱德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因政见不同退党。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一二九运动”的重要组织者和领导者。1957年右派分子,全国政协常委。1986年逝世。
书籍目录
家世和幼年生活
进入新式学堂
回想北大当年
五四运动的今昔
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情况的回忆
筹办黄埔军校点滴
我在清华大学时的一段经历
“七七”后的零散回忆
我与陶行知先生
这打击得了民主运动么?
忆守常
蔡先生的一生与我们应当怎样悼念他
纪念蔡元培先生
纪念邓演达同志
我对罗素的敬仰与了解
与周恩来总理的一段相处
韧性斗士
痛悼王秦叶邓黄诸先生
悼吴检斋先生
沈骊英夫人悼词
我所认识的章行严先生
我的教育、职业、活动
从1911年到1948年期间曾投过稿的报纸期刊等
解放以来发表的文字
我出过的单行本书及小册子等
主编过的期刊报纸
附录
学识渊博风范长存 张岱年
记张申府先生赵俪生
这件事得感谢申府先生 于光远
历史尘封的哲人章立凡
回忆和历史创伤的愈合
[关]舒衡哲著黄运亭译
先父晚年生活琐记 张燕妮
张申府教授在清华孙敦恒
“仁”与“科学法” 雷颐
后记
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1924年(民国13年)32岁回到北京后,我本拟再回北大教书,不意竟为胡适等所拒。时在广州,国民党已经改组,孙中山领导的政府新成立,正需要人,乃由李大钊写信介绍,前去任广东大学教授,兼教高等数学与西洋哲学史与逻辑三门功课,并兼任图书馆主任。同时,黄埔军官学校由于苏联的帮助,也正准备开办。由于国共合作的关系,我便任了学校的政治部副部长。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是党代表,政治部的部长则是戴季陶(即戴传贤)。那时戴还算国民党的左派,一时对我极意拉拢,并同廖仲恺要我给他们介绍人。我介绍的第一个就是周恩来。他们当即决定汇路费去。时廖仲恺是革命政府的财政部长,他是有权汇钱出去的。后来才知道,钱始终未汇去。我当时在黄埔军校任政治部副部长的主要实际任务就是筹备开学,排政治课程,考试入学新生,新生入学口试都是我担任的,还有替苏联教官作翻译。可是等到开学后不久,我便辞职不干了。一因黄埔不在广州城里,由黄埔到广州坐小汽艇也要一两小时。我在广东大学教课,本已很忙,这样两边来回跑,实在来不及。再则蒋介石表现出来的刚愎自用的作风,我更看不惯。当时学校本规定,凡有布告都要党代表与校长联名才能发表,可是蒋介石却常常不待瘳仲恺来校便发布了。还有那种习惯了的反动军人气焰也更使我难耐。另外这时国民党的右派又渐渐抬头了,戴季陶已经不辞而去,我当然更不能干了。我辞了黄埔以后便专在广东大学教书,并管其图书馆。但广州对我,实在是水土不服的,饮食气候都不惯。所以一到暑假放假,我即北归了。在北京、天津住了将近两月,等到刘清扬出席莫斯科共产国际第五次国际大会散会回来后,在9月初乃又搭船前赴广州。到了广州后,并与周佛海一家在广州北郊一个叫东山的地方租了一个房子一块住。这时在国内我才同刘清扬正式公开同居。可是广东大学校长邹鲁(国民党右派元老)竟不肯给我聘书了!理由是我没有回他的信,瞧不起他!
媒体关注与评论
1920年4月,共产国际东方局的代表魏金斯基来华,考察中国革命运动的实际状况,帮助中国建立-产党。他来到北京后,经北京大学俄籍教员柏烈伟的介绍,见到李大钊和我,他与我们就中国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谈,特别希望我们建党。在北大,魏金斯基还召开过几次座谈会。后李大钊又介绍他到上海去见了陈独秀…… ——张申府
编辑推荐
《所忆:张申府回忆录》是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