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延安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中国文史  作者:王仲方  页数:191  

前言

我心中的延安    1937年,卢沟桥的炮声掀起中华民族抗曰救亡的大潮。巨浪翻滚,激起多少风流少年涌向延安。当年我16岁,是浙江民众教育实验学校二年级的学生。我于1937年12月12日到达延安。    这是一批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青少年。10岁受到“九一八”事变的唤醒,14岁受到“一二·九”运动的启蒙。还是嘴上无毛的孩子,一下子长大成人了,唱着《毕业歌》和《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勇敢地担负起天下的兴亡,直接投向抗日救国的战线。    随着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形成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战线是广泛的,容纳了除汉奸以外的全国各阶层各民族的人民,同时也出现了国民党和共产党两个阵营,都在号召抗日。爱国的青少年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个阵营。当时国民党大,共产党小;国民党强,共产党弱;国民党近在身边,共产党远在陕北。何去何从?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不能草率。这是一个迫切的问题,不能犹豫。这是一个勇敢的问题,不能懦弱。    就在这个重要时刻,我的同学当中,一批人报考国民党中央军校,一批人心向共产党抗日军政大学。这两批人平时在学校,因为意见相异,时常争论不休。此时,根据各自的意向各投一方,都是为了抗日救国,倒能握手言别,互道珍重。    当时我们这批进步青少年,比其他同学想得要深刻些。我们不只是怀着抗日救国的热情,而且考虑到两个都表示要抗日救国的国民党和共产党,哪个是大公无私真正抗日的,哪个是以抗日为名,仍然坚持一党私利的。我们要救的国是要恢复腐朽的旧中国,还是要经过抗日建设一个新中国。通过历史的教训和先进理论的指示,我们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我们的选择不是盲目的,而是自觉的;不是轻率的,而是深思熟虑的;不是只顾眼前,而是想到长远的;不是逃避,而是迎着风浪上。为此,我们告别了家乡和父母,告别了不能同行的恋人和好友。抛弃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异地求学以至国外留学的机会,毅然走向艰苦但充满希望的地方——延安。    我和同学鲁光钊于1937年11月从杭州经萧山、临浦,搭乘送伤兵的敞车(无篷火车)到九江,再由九江乘船到武汉。找到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经过我父亲的学生李克农取得董必武给罗瑞卿的信,介绍我们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李克农同时告诉我们可以去延安,也可以考虑留在武汉参加一些救亡活动。正好12月9日是“一二·九”运动两周年,武汉大学在体育场举行纪念大会,请郭沫若、罗隆基、刘清扬等人到会讲演。我和鲁光钊知道消息赶到会场,到会学生很多,讲演者慷慨激昂,听众无不感动激愤,鼓掌声口号声震动大地。我俩深受鼓舞。正在想是不是先在武汉参加一段工作的时候,突然大队武装军警冲进会场,勒令会议停止,武力驱散学生,粗暴地把演讲人赶下讲台。刘清扬不顾干扰继续讲演,竟被军警撕破旗袍,拖下讲台。一时秩序大乱,我们感受到极大的刺激。这同两年前禁止学生抗日救亡活动的暴行有什么两样?这就是国民党蒋介石的抗日救国吗?正是由于对国民党的极大失望,我们产生了极大的决心。第二天,1937年12月10日,我们离开武汉经西安奔向延安。    延安在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热情接待了从全国各地来的青年学生。没有住处,自己动手挖窑洞。没有饭吃,节省军粮供应。当时延安天寒地冻,从南方各地来的男女学生,徒步跋涉,没有御寒衣服,八路军节省战士的棉军服给学生们穿上。这批来自五湖四海,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的年轻人,经过一段热烈的相处,开始体会到共产党的温暖,初步学习到革命救国的道理,感受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领略了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精神,相信共产党是真正抗日的,绝大多数人愿意参加这支革命队伍,打败日本侵略者,收复失地,解放全中国。开始时大家还不知道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以为只要一两年、两三年就可以取得胜利,我们再回到各地去继续求学或就业。而中国共产党在开始时,受关门主义影响,似乎也还未想到接受大批知识青年参加共产党、参加八路军的重要性。抗曰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安吴青训班,一批一批地接待学生,三个月毕业,又一批一批地派出去,像是办“流水席”。当时一批先进的学生向共产党提出要求参加党组织,却被挡在门外“十万八千里”。    这对于当时一批心向共产党的青年学生,对于面对新形势的中国共产党,都是一个关键时刻。我当时是抗大三期十队的学生,我的班长王德恒是毛泽东的亲戚,经常有机会见到毛泽东,我就写了一封信请他转交毛泽东表示了我们的困惑,可能其他同学也有同样的反映。    1938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而且要求很急。以至于像我这样2月入党的新党员,也按照十队指导员提出的名单,手拿入党申请表找对象谈话发展他入党。我当时深感兴奋,认为这是一个对于共产党的建设十分及时十分英明十分有远见的决定,也是知识青年追求理想决定命运的大事。    从中国革命的发展来看,中国共产党必须吸收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才能取得胜利。从中国知识分子来看,必须投身共产党,与工农结合,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发挥知识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当时建党16周年(1921—1937年),在党的历史经验教训中,重视工人、农民,而轻视排斥知识分子都是要失败的。重视知识分子,重视工农兵与知识分子相结合,是党引导革命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1937—1938年,是重要的契机,知识青年、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共产党也抓住了,从而促进了抗日战争以至解放战争的顺利发展。    从1937年至1945年我亲身经历了延安的全部活动,包括学习运动、生产运动、整风运动,都是共产党吸收、改造、融合知识分子,实现工农知识分子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接受教育、改造、融合,与工农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即使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本可避免的遗憾,但是并不影响延安的神圣使命。正如古人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过了几十年,回头看延安和延安人,不就是这样过来的吗?在延安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可歌可泣和生动活泼的故事,至今回忆起来,不能不为之激动,为之神往。    延安是母亲,她用小米和延河水把我们哺养。    延安是熔炉,她用思想的火焰把我们锻炼成钢。    延安是灯塔,她的光芒指引我们走向胜利和解放。    延安是圣地,是我们永远崇拜永远向往的地方。    延安,延安,永驻我的心间!    王仲方    2009年6月于小汤山疗养院    2011年6月再版时修改

内容概要

 那不仅是他一个人的青春,也不仅是那一代人的青春,那更是一个他们所投身的政党,从赢弱少年走向强健青年的青葱岁月,就在延安。

作者简介

王仲方,1921年1月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抗日军政大学、泽东青干校、延安民族学院教员,华北局社会部科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罗瑞卿部长政治秘书。青海省委常委兼省委秘书长,省委政法领导小组组长。“文革”中受林彪集团迫害,被关进监狱五年多。“四人帮”垮台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兼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主任,国家对外文委副主任,中国法学会会长。中共十三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中国法学的现状与展望》、《罗瑞卿的故事》、《炼狱》、《延安风情画》;主编《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罗瑞卿公安工作论文集》等。另有大量的文章见诸于报刊。

书籍目录

序 我心中的延安
一、沸腾的古城
二、课堂风光
三、延安的海德公园
四、窑洞——我们的摇篮
五、饿其体肤,其味无穷
六、延安式的恋爱和婚姻
七、浓郁的文化生活
八、马海德大夫的处方
九、天天歌声荡漾
十、旖旎的延河
十一、延安人的脾气
十二、日本飞机来轰炸
十三、活跃的大砭沟
十四、天生我材必有用
十五、第一次分配工作——学速记
十六、苦读是最大的乐趣
十七、关山阻隔亲情在
十八、改造身心的生产运动
十九、统一思想的整风运动
二十、喜欢群星灿烂,不喜过火斗争
二十一、布尔什维克
二十二、荒谬的抢救运动
结束语走出熔炉的“三八式”
附 录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最冷的时候,单位发来一些木柴,一个窑洞一捆烧热炕。南方人不会烧,北方同学自告奋勇点火烧炕,夜间满炕热乎乎的,第一次尝到了热炕的好处。有一晚睡到半夜,一位同学觉得太热了,掀起被子,突然发现被子着火了,炕席也烧着了,炕上铺的石块也烧红了,烟雾弥漫,呛得直咳嗽。要浇灭它,没有水,大家急中生智,对准起火处撒尿,总算把火扑灭了,只是满窑洞尿臊味,又不敢把窑洞门打开,只好起来坐着等天明。我是俱乐部(那时叫“救亡室”)墙报编辑,就写了一篇《炕上的火灾》,大家引为笑料。后来单位发给每个窑洞一个火盆,定量发给木炭,点火取暖。窑洞窗格都是纸糊上的,割开一格透气,冷暖空气对流,引起纸片震动,成了窑洞音乐之声。窑洞里无秘密,大家坦诚相处,无所不谈。有一次恰逢礼拜天夜间我值班巡逻,沿着山沟一排排窑洞走过。延安实行礼拜六制度,夫妇团聚后礼拜天回来。夜深了女同志的窑洞里传出一阵阵笑声,我驻足细听,原来是同窑洞的没有结婚的年轻女同志,问刚同丈夫聚会回来的年纪较大的女同志,礼拜六是怎么过的?问得很具体,毫不害羞,答者也毫无保留,逗得大家笑成一团。连这样的话都公开,窑洞还有什么秘密。在窑洞里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想不到连女孩子出嫁时妈妈交代的初夜知识在窑洞里也能学到。

后记

本书原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受到读者的热情欢迎。现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再版发行,以满足广大读者的期待。这也是我作为一位老党员,向党诞生90周年的献礼。    2006年我出版了新书《炼狱》,回忆“文革”中被关押在狱中的经历。许多读者来信问我,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你挺住了严酷的迫害?我想来想去,还是要归功于当年延安给我的教育和锻炼。在回想中,延安生活的画面一幅一幅再现眼前,于是动笔描绘下来,写成了初版时的《延安风情画》。延安是伟大的、壮丽的、丰富多彩的,我只是延河里的一滴水,所见所闻,非常有限。加上时过七十多年,老眼蒙胧,只是尽我心愿而已。    在写作中,受到许多热心朋友的关注。到过延安的同志说,读了我描绘的画面,好像回到当年;没有到过延安的人看了,说是有如身临其境。这对我实在是莫大的鼓励,衷心感谢给我鼓励和指教的同志:柯岩、贺敬之、刘祖禹、许保家、张贻玖、潘嘉钊、高兴国、佟静秋、李恢强诸位。我的爱人史洛明与我共同经历了延安时期的全过程。此次再版时,收入了她所写的《我革命人生的奠基石》和《毛主席给我题写“天天向上”的经过》两篇文章。    本书再版得到了王刚同志的关心和中国文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本书选用的照片,除自己保存的部分外,另有一部分出自延安的老同志徐肖冰、吴印成、沙飞的作品。我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和敬意。本书初版时在装帧设计方面得到郝大勇、黄小双的大力帮助,再次表示感谢。    作者    2011年6月1日

编辑推荐

《永远的延安:我们的青春岁月》:一曲慷慨昂扬的青春之歌,一段刻骨铭心的成长经历,一个富有浪漫气息的革命圣地,一代爱国知识青年的精神家园,一位与党同龄的“老延安”的真情回忆。与延安同时代的“三八式”,哪一个不是经过千锤百炼?直到今天,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已成正果,为马克思所笑纳。幸存者无多,也已是白发苍苍,老骥伏枥。面对长流不息的延河水,仰望巍巍的宝塔山,一个巨大的声音在回荡着:我们是无愧的延安人!延安精神万岁!那不仅是他一个人的青春、也不仅是那一代人的青春、那更是一个他们所投身的政党、从赢弱少年走向强健青年的青葱岁月、就在延安我心中的延安。沸腾的古城课堂风光延安的海德公园窑洞我们的摇篮饿其体肤,其味无穷延安式的恋爱和婚姻浓郁的文化生活马海德大夫的处方天天歌声荡漾旖旎的延河延安人的脾气日本飞机来轰炸活跃的大砭沟天生我材必有用第一次分配工作,学速记苦读是最大的乐趣关山阻隔亲情在改造身心的生产运动统一思想的整风运动喜欢群星灿烂,不喜过火斗争布尔什维克荒谬的抢救运动走出熔炉的三八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永远的延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那个年代的青春岁月
  •   现在的出版物
  •   没课的时候看看书,就会发现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充实的,快乐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