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随想

出版时间:2005-9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作者:金开诚  

内容概要

内容提要    本书收录《治学与做人》、《谈“归纳论证”》、《思维模式与文化传承》等共60多篇文章。

作者简介

金开诚,原名金申熊。1932年生于江苏无锡,1955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九三学社十一届中央委员会顾问,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
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论稿》《文艺心理学概论》《楚辞选注》《屈原辞研究》《艺术丛谈》《谈艺综录》《学术文化随笔》《艺术欣赏之旅》《燕园岁月》《文化古今谈》等二十多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书协学术委员。发表书法方面的学术论文有《中国书法艺术特征》《颜真卿书法艺术概论》《北京朝碑版的书法艺术――兼论南北朝两大书法艺术潮流》、《以“狂”继“颠”,气成乎技――怀素自叙帖赏析》《论秦汉简帛的书法艺术》《书法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书法艺术的动力与情性》,《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等二十余篇。合作著有《书法艺术美学》,主编《中国书法文化大观》等。作品和传略载入多种辞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文随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金开诚:艺术审美的心理机制(转载)
        在审美过程当中,人的心理活动不是单一的。它是相当复杂的,由于我们人的大脑各种功能的整体的发挥,所以感知、理解、想像、联想等情感的活动是此起彼伏、相互联系、彼此促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心理的机制。我们具体地要谈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稳定主义就非常重要,它是个前提。在审美当中怎么才会有稳定注意,这的确要靠创作者给你提供的审美对象、作品,很有吸引力,因此你就很集中,这个没问题,这是他的事。我们的事呢?我们也有我们的事,我们只有积极主动,不要三心二意。
      
        中国绘画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事例。唐代彦立本大画家,他到荆州去看张僧繇的遗迹、留下来的作品。张僧繇是南朝梁的大画家。一看,这是虚得其名。明天又去,看了半天,说这个还要算晋代的好手、晋代的佳手。第三天再去,哎呀,真是名下无虚事,的确是名实相符。张僧繇那么大名气,他这个画的确了不起。然后坐在那里,睡在那里,十余天,十多天功夫,一直在欣赏那个东西,那么在艺术欣赏的稳定注意当中,它的注意分配是这么个情况:分析和综合往往是相互交替、彼此促进。一会儿注意局部,一会儿注意整体,一会儿又注意局部,彼此促进、这种促进,这种交织它就表现了注意的稳定性,目的就是在于把这个审美对象看得既细致又完整。
      
        第一个问题,审美过程当中的感受和理解。人类的一切认知活动,都离不开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我们人在认知不同的对象的时候,他所经历的心理过程呢,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比如京戏,在座的同志我看年纪大的也不少,但是还是年轻的多,都不喜欢京戏。京戏两件事,假如你懂了,那是不会不喜欢的,第一,唱有韵味。你懂得这个唱的韵味,那么你就是喜欢京戏。还有,动作美、边式、线条美,你要看懂了这两项,京戏就好看了。有的人说,我不喜欢京戏,你看他那唱四句慢板,他能唱十分钟,节奏多慢。生活节奏和艺术节奏没有同步关系。懂京戏的人,他听的就是这个慢,就是这十分钟给你有韵味的感觉,你之所以觉得它慢,是因为你根本不喜欢它那种唱,它再快你也不会喜欢。
      
        在审美活动当中强调感受的作用,和我们一般所说的感官刺激它是一个什么关系?应该指出,从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人的感觉器官,如果不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就不可能感知任何事物,这个刺激是的确存在的。审美活动也不例外了,艺术作品,或者其他一个美的事物,它之所以能成为审美主题的对象,而且被感知,那就是因为这个作品,这个审美对象,它给了审美主题的感觉器官,给了它一定的刺激。不但如此,而且给刺激的这个东西是个美的形象刺激。所以才能够带来不同感官、不同程度的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的、情感的愉悦。但是我们要说,这种快感、这种愉悦还谈不上审美,更谈不上美育,谈不上。因为我们根据科学的实验和观测,有些动物它也能够感知声音的节奏、或者鲜明的色彩。咱们中国不大有了,电影里经常看见有人在吹箫,同时有条蛇在舞,那蛇就跟着音乐在舞,为什么?蛇一听到音乐,它有一种生理快感,它就舞动起来了,有一些鸟看见人穿的好就兴奋,比如孔雀开屏,孔雀从来不会对男同志开屏,只对女同志开屏,为什么?女同志穿得好呀,我走到孔雀那儿,孔雀从来就不理我们。
      
        但是动物这种表现,你不能说是审美,它是一种天然的动物生理反映,而审美是具有高智能的、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性的、历史性的行为。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这是一个精采的审美记录,那么他描写这个琵琶曲感受。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是一篇诗化了的审美记录,它不但写出了审美心理的复杂丰富,而且还深刻地写出了审美活动和人,和社会经历的关系。“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所有的人都受到感悟,因为我们谁都曾经是天涯沦落之人,引起我们的情感共鸣。白居易和《琵琶行》,因为有身世遭际上的相似,所以他们的思维和情感才特别容易沟通交流,所以这是一个完整的审美心理机制的一个记录、一份材料。
      
        那么我们用这个名篇来作为参照,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审美离不开感受。但是不能只停留在感受上面,如果停留在感官刺激方面,那就根本算不上审美活动。在审美过程当中,和感受紧密联系的一个基本心理活动就是理解。它是指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以逐步加深对于事物的认识。我要认识这个事物,我怎么加深它,我就把握它的内部,各个局部的联系,它和外部其他事物的联系,你把握住了,你就加深了对这个事物的理解。理解有各种不同水平的理解。最高级的理解、最有深度的理解,就是通过抽象思维来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那是最高级的理解。
      
        正因为如此,整个审美过程才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整个审美的主体才有可能逐步深入地来领受这个对象的美学价值、思想价值和认识价值。那么审美过程中的理解怎么进行呢?跟一般的一样,就是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咱们也可以分两方面说:一方面就是这个作品内部各个局部的关系。比如说一幅山水画,其中画了山、画了水、有树木、有人物,这就是各个局部,那么这个欣赏者就要把握局部和局部是什么关系。这个树是长在山上的,这个水嘛从山上流下来,它就这种关系,它们的位置高低、大小、远近、笔墨繁简、色彩浓淡、它的配合和呼应,你都明白了,你就对这幅画有所理解。
      
        小说、戏剧、电影这些艺术,你把握它内部各个联系更重要了。因为你如果不把握这个之间、人与人之间是个什么关系,人与物之间是什么关系,人和事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你不把握,那你根本没法看懂这个东西。特别是现在的那些小说、电影,它的跳跃性大、时空变化多,很灵活。你要不把握,那你就不知所云了。这是一个联系,就是作品内部各个局部的联系。
      
        第二,审美主题要运用自己本来就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把它参加到审美对象当中去,和它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获得对对象的深刻理解。这个理解呢,也是审美活动绝对不可缺少的。其中特别有意义的就是游山玩水,特别是和历史文化联系起来,那更有意义。到南昌了,滕王阁,你要把《滕王阁序》给联系起来,当年王勃怎么写诗来歌颂滕王阁的,到滕王阁上提起笔来写首《滕王阁序》,特别显示他的才能。一想《滕王阁序》就有了意思了。有时候这种理解还需要用抽象思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为什么龙城飞将在了,胡马就不能度阴山了?为什么?那你就要用抽象思维来讲,结合着历史知识。因为龙城飞将李广,不但打仗勇敢,特别是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所以他的部队战斗力强。他部队战斗力强,那侵略者就不敢来了,这纯属抽象思维,但你有了抽象思维,对这个诗的理解就深刻了。你看电影、看戏,如果观众不结合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去理解,那么我告诉你蒙太奇就成为不知所云,潜台词就变为子虚乌有。所谓的艺术感受,只留下一些肤浅模糊、支离破碎的印象。
      
        我切身体会有一件事。9岁时候初读《红楼梦》,大致上连蒙带唬也能看懂,就是诗词读不懂。诗词读不懂怎么办?叫母亲来讲。母亲讲林黛玉“葬花诗”,讲到两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不是大家很熟的句子吗?我母亲说这两句诗是写花的,但也比喻林黛玉自身的处境。我一听就不同意了,我说这个不对,这林黛玉有点过分了,你在贾府里头是很受优待的,你吃得好、穿得好,你还很受宠爱,怎么风刀霜剑逼你了?那时候偷偷摸摸结婚的事还没有出现,还在小说中部呢,对不对?我就跟我母亲说,这个不对,林黛玉她在贾府很受宠爱的。我母亲当时跟我讲,“你现在太小了,我跟你是讲不明白的,你长大了再看你自然就明白了。”后来呢,我果然长大了,当然人人都会长大,那么对人际关系知道的多点了,对于封建礼教认识也加深了,我运用这些知识去看这个“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我就完全明白这个诗,林黛玉在借花说自己,她是一个新生而幼弱的人物典型在灵魂深处发出控诉封建礼教的颤音。《红楼梦》写林黛玉、贾宝玉,它这种关系实际上就是一块儿大石头,压着一个花草,这个局面是什么东西呢?这个花草也没有力量翻掉这个大石头,然而这个大石头它却没法把这花草压死,还在风雨里头长。当时的力量对比就这么个情景,你说这个花草整年被这个大石头压着,它难受不难受?“风刀霜剑严相逼”。长大了我就明白了嘛,为什么?长大了就理解了嘛。那么我们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呢,在审美过程中,我们的理解要积极参与,这还是个规律。什么叫规律?你不想参与还不行,它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我研究心理学那么多年了,有什么收获?学了那么多年心理学只有一条收获,就是这个脑袋它虽然长在我的脖子上,它并不完全听我的话。你说有什么例子?我是一辈子失眠,当你失眠的时候,我就下命令,你给我停止活动,我现在要睡觉,我明天还有课呢!你不睡我受得了吗?我越下命令,大脑照样活动,它听你话了吗?你去看医生,他要给你说,你情绪要保持乐观,乐观对于身体有好处,你就要特别开心,乐观开心对身体有好处,谁不知道?可是到了不开心的时候,你能够排除那不开心吗?你到了苦的时候,你能排除那苦吗?到了愁的时候,你能排除那愁吗?你排除不了,它有自己的活动规律,它不听你的话。
      
        第三个问题讲一讲审美过程中的联想和想像。审美过程当中,由于审美者面对的是很富有吸引力的、启发性的一种美的形象。所以会自然地唤起对事物的种种联想和想像。这些联想和想像是在对审美对象有所感受、有所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们反过来又会加深感受和理解。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在中国是历来被强调的。当然古人不搞心理学,他不能用联想想像这个名词,但是他早就有说法,比如中国古代诗论,一概强调写诗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你写了一个象,你要使人想到这个象外面还有丰富的形象。你写了一个景,这个景不穷,还有很多你没写的,我给你补充。要“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这个景是很难写的。可你一笔下去,马上这个景生动地浮现在你面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言外之意,意味无穷。作者一方要求这么来写,欣赏者一方也自觉地运用联想想像这些功能。法国巴尔扎克在小说《幻灭》里面讲的话,“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了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的心中去发展”。这就叫弱刺激变为强刺激。这是审美的主观能动性。
      
        书法也是如此,沈尹默曾经讲过一段话:“不论是石刻或者墨迹,表现于外的总是静的形式,形象定下来了,书法形象刻在石头上、写在纸上定下来不变了,但是构成这么一个形象,这么一个静的诗,它却是动的结果。这个动的诗现在留在静的形当中了,现在要求你观赏者通过想像的体会活动,使动者复活,通过你的想像,使原先包含在静的形当中的诗复活起来,重新出现在你的眼前。在这瞬间,你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可以感觉到音乐般轻重快慢的节奏”。这个话是有道理的,欣赏书法是要有这个过程。为什么书法被称为无声之乐,无色之画?没有声音的音乐、没有色彩的绘画。它就是想像的力量很强。而其中有一条就是沈尹默先生所讲的,那些动作形式包含在形里头,你通过它,想它是一种什么形式,把一个死的字、静的字,变成一个动的字、活的字。
      
        在审美过程当中,联想和想像当中,有一个较为特殊的问题需要专门论述。就是我们欣赏语言艺术,是要通过再造想像的。想像有创造想像、再造想像、自由想像。什么叫再造想像呢?再造想像就是根据语言、符号、图样它的描述和指示,你在头脑中构想相应的形象。譬如一个建筑师拿到一个建筑设计图,想像未来的高楼大厦是什么样的,这就叫再造想像。这个再造想像很重要,你像白纸黑字,你要讲形象感,它比起小说戏曲和电影差远了。你这不是白纸黑字吗?他那不是表演吗?穿得花花绿绿的,还带动作,应该是那个形象感强得多。恰恰相反,我不知在座的同志们你们怎么看,反正我见到的人,谈起名著改成电影或者戏剧,从来只有一个反应:没有原著好看。你《红楼梦》拍得再好,你也没有原著好,《水浒传》拍得再好,也没有原著好看。那原著白纸黑字,那个东西,花那么大功夫,怎么会呢?白纸黑字是白纸黑字,它通过你再造想像,它给你的形象感丰富得多。那你首先就要再造想像,这个再造想像由于文字和形象的长期联系,它的自动完成的。脑子有时候就觉察不到,但实际上是存在的。这是等于一次翻译,我跟你讲,这实际上是第二次翻译。头一次翻译谁来完成的?作者完成的,作者把他头脑里边形象的活动变成白纸黑字。然后欣赏者拿来了,再看着白纸黑字重新把它变为形象,两道翻译。一般来说,你是很自然而然完成,没有觉得我在进行翻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二十八个字,往你眼前一摆,一幅生动的乡土民俗风情画展现在你面前,你根本就没经过什么翻译,立刻就浮现出来。只有当翻译发生困难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翻译比较不容易了。
      
        语言艺术的审美必须要通过再造想像。有的人看书囫囵吞枣,根本没有把握住再造条件是什么,脑子里也没出现有关的人物,充分出现有关的人物形象,走马观花,囫囵吞枣,那就不叫艺术欣赏。特别是读中国的诗词曲赋,这些语言艺术作品,它含有更大的特殊性,因为它有很多典故,这个典故如果你的文化素养能够通晓,你这个典故不但有形象感,而且还能够联想想像。特别是唐代以后用的典故,它都是意向化的。典故本身就构成形象:“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它的本身就有形象,但同时也有典故。假如你没有这个文化知识来理解它,你对这个诗所反映的这个形象也不理解,在诗中的关系也就更不理解。所以我说要提高联想想像能力,要增加生活经验,要增加文化知识。
      
        第四个问题审美过程当中的情感活动。情感活动是审美心理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任何审美过程,如果不能动人以情,那就不能使人产生美感或者至少说这个美感是不深刻的。你对客观事物产生了态度,这个态度变为生理感觉,这个生理感觉又被你体验出来了。那么这就叫情感,只有对事物有了认识,你才会有对事物的态度。只有有了态度,你才会有生理变化和体验,有了体验你才进入了情感状态。归根到底来说,这个情感和认识它是不能够区分的。它是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不会无缘无故的。什么叫缘故?缘故就是对事物的认识。我们如果片面强调情感活动,而不知道这个情感是怎么产生的,排除认识,排除情感的认识内容,使得情感变成不可评估的,不知道它的性质的一种抽象的生理活动,那种情感活动没有,也有无缘无故、莫名其妙的惆怅。也有的,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精神方面有病引起的莫名的那种躁狂;还有一种就是在潜意识里头、在思想里、心灵的深处,你不能觉察,但它实际上有,所以引起你心理不痛快,惆怅、孤独等等。总是有原因,这个原因就是认识方面,那么这个认识可以是形象的,可以是性质的,性质的就是抽象的。比如说京戏《捉放曹》。曹操出于误会把吕伯奢一家全杀了,误会搞清楚了,还要斩草除根,把吕伯奢杀了。后来陈宫就责备他,你怎么这样?他说了两句话:“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是极端利己主义,性质上极端利己,所以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原谅曹操。捉放曹以后,京戏舞台上曹操脸上多了一条斜纹,就是破脸了。这就是戏曲演员不能原谅他、广大观众也不能原谅他。在捉放曹以前的曹操扮相和捉放曹以后的曹操扮相不一样,加了一条破脸纹,这就表示人民群众对他不能原谅的一种行为。所以性质引起感情的东西,可以是形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审美使人动情非常的重要,不能使人动情的美感,或者不叫美感,至少说是不深刻。那么在美感引起的情感活动当中,有两种基本的情感:就是“惊”和“喜”的结合。“喜”就是审美愉悦,就是赏心悦目,就是一种快感。这个在意识表层人人都感觉到的。有些人说不对,我看有些东西我还掉眼泪了,我没什么愉悦,比如上海越剧的广告上登的那样:太太小姐多带手绢。到越剧院里就是为了要去哭的,哭完以后同样心里是痛快的。因为情感宣泄,所以也归入愉悦行列,这很容易感知。
      
        为什么要强调“惊”呢?“惊”是对艺术作品的惊异之感、敬佩之情,它在意识的深层,你往往无所觉察。但是,却是审美评估里的很重要的因素,因为艺术美当然属于多种因素的和谐结合,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一个创造力量的外化。人的本质力量是人所特有的,创造力量表现为艺术形象,当一个人看到这个人怎么能做出这么一个创造来?了不起!这就是审美当中很高的一个境界。谢谢朋友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