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雄师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作者:王世泰  页数:422  

前言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是一支历史悠久,战功卓著,英雄众多,人才辈出,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部队。其前身陕南军区,由起源于山西新军决死第二纵队、第二一二旅、第二一三旅几经整编而成的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二旅,以及由起义的原国民党军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师合编而成。  其前身各部一创建就奋勇冲杀在抗日前线,与日伪军浴血奋战,先后参加了临县、浮冀、柳寨、汾阳、同蒲、百团大战、井子沟、沁源、协和堡、疙洞、草张头、中条山、高平关、娘子关等600余次战役战斗,歼灭日军数万人,开辟和巩固了晋绥第八分区、太岳第三、第五分区和豫西第二分区等抗日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为夺取抗战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血与火的战斗中,锻炼成长为勇猛顽强,敢打敢拼,不怕牺牲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  解放战争时期,他们鏖兵吕梁、汉水,挥戈鄂陕,血染淮海。解放陕南,先后参加了上党、‘沁阳、白晋、曲降、同蒲、吕梁、汾孝、晋南、宛西、汤西、豫西等战役,全歼胡宗南无敌“御林军”,在全军首次公开俘获国民党军上将指挥官的记录。战略反攻阶段,强渡黄河,挺进鄂陕,在数倍国民党军队重重包围之中,独立作战,开辟陕南根据地,在全国总的战略布局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战场,牵制了国民党5个军、20多个旅10万多人的兵力于自己周围,有力地配合了中原、西北战场我军的作战。1948年6月,陕南军区成立。而后,东进参加襄樊、淮海战役,回师陕南。1949年5月,第十九军成立,部队受命连续西进,所向披靡,以辉煌的战绩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建国之初,这支部队担负了歼灭国民党军队残部和肃清匪特武装的任务。在陕南、川北连续作战,全歼国民党号称的“十万地下军”,粉碎国民党企图依托大巴山建立反共游击基地的梦想,彻底地肃清了陕南的匪患。朝鲜战争爆发后,奉命调防西安兼陕西军区,积极参加政权建设和各项民主改革,为志愿军组建辎重运输部队,训练新兵,代购、代做后勤物资,有力地支援了抗关援朝战争。在国家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部队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顾全大局,甘愿牺牲,服从命令,无条件地进行整编,撤销番号,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新的贡献。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个军保留下来的主力部队先后参加了平息青海黄南、海南武装叛乱战斗,以及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等,为巩固人民政权,保国家安全做出突出贡献,多次受到党中央、毛主席和西北军区(兰州军区)的赞扬。在历次的革命战争中,这支部队先后转战晋、冀、鲁、豫、鄂、陕、川、皖、甘、青、藏、滇等10多个省区,足迹踏遍祖国大半个河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立下不朽的功勋。  六十年代,这个军奉命于1969年重新组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这支部队再次撤销番号。这支部队培养造就了省、军以上我党我军高级领导干部400多名,地、师以上领导干部近千名。原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曾是这支部队的主要创建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原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王克等都曾在这支部队战斗、工作和生活过。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们始终如一地把部队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老老实实听党话,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上级党委的命令指示,形成了老实、扎实、朴实、求实和勇猛顽强、能征善战、敢打必胜、顾全大局、不怕牺牲、团结协作、艰苦创业、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是部队建设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这支部队先后涌现出“攻如锥,守如钉团”、“马江水英雄连”、“一人一枪,奋战到底连”、“艰苦奋斗第一连”、“英雄侦察连”、“基层建设模范连”等一大批英模单位、先进集体和宋忠福、马全忠、李二小、张鉴、庞国兴、邱少云、崔八娃、聂教材等600多名英雄模范。以数以万计指战员的慷慨赴死,流血牺牲,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正气歌。他们那种无私无畏,不怕艰险,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甘愿无私奉献的高贵品格,成为激励一代代官兵奋发进取、励精图治的强大精神动力。  本书以主要战役战斗、重大事件、重要工作为基本线索,生动地再现了这支部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战斗历程。这支部队先后两次撤销番号,间隔时间长,现存资料少,本书很难也不可能全部反映出这支部队的辉煌历史。但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领略这支部队几十年的战斗风貌和所走过的非凡经历,填补了第十九军没有纪实史料的空白。对我们广大官兵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学习革命先烈的崇高思想和革命精神,鼓舞士气,激励斗志,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推动部队建设,无疑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十九军番号虽然撤销,但其所属主要部队,仍保留在我军的战斗序列之中。我衷心地祝愿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在革命先烈精神激励下,顽强拼搏,再铸辉煌,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谱写新的更加辉煌的历史篇章!  作者  2009年1月22日

内容概要

抗战时期,薄一波等共产党人领导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奋战在抗日前线。其中决死第二纵队、第二一二旅、第二一三旅,先后参加了临县,浮冀、柳寨、汾阳、同蒲,百团大战,井子沟、沁源.协和堡、疙洞、草张头等重大战役战斗。抗战胜利后,由上述几支部队改编而成的特一团、特二团和太岳军区第五十四团,合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八纵队第二十四旅,后改编为第四纵队第十二旅。另外,国民党西北军杨虎城部第十七师在抗战中扼守娘子关、大战高平关、浴血中条山,战功卓著。1945年9月.面对蒋介石的歧视和肢解阴谋,第十七师断然起义,加入人民军队行列。    解放战争中,第十二旅晋西南活捉国民党军上将杨澄源,眉阳镇全歼胡宗南“御林军”,强渡黄河入豫陕,连克四城,被陈赓誉为“能征善战的十二旅”;第十七师夺现音堂车站,攻占会兴,参加灵陕战役。两支部队会合后,创建了豫西、陕南根据地,牵制国民党军十余万人,有力地配合了中原和西北战场的作战。1948年6月7日,以第十二旅、第十七师为主成立陕南军区。襄樊战役,第十二旅打伤国民党军中将康泽,活捉中将郭勋祺。淮海战役,第十二旅在所坚守的小李庄、小周庄、李士楼一线阵地,打退敌人4个精锐师的轮番反扑突围,被刘邓首长赞誉为“钢铁阵地”。1949年5月1日,根据军委命令,陕南军区第十二旅、第十七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第十九军西进作战,摧毁胡宗南三道防线;参加西南战役,解放全陕南;剿匪反霸,全歼国民党残余“十万地下军”。    本书以丰富而翔实的资料,描写了第十九军不畏艰险、勇于牺牲、顾全大局、骁勇善战、所向披靡的征战历程。

作者简介

王世泰,男,汉族,陕西延川县人。1964年2月出生,1982年10月入伍,1984年11月入党,本科文化程度。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团政治处保卫股干事、团政治处组织股长、师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旅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科科长等职。2004年6月,调集团军军史办工作,改为技术8级。先后7次荣立三等功,2次被兰州军区表彰为“优秀政治机关干部”、“优秀基层政治干部”,被集团军表彰为“优秀教练员”、“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师、旅、团表彰为“优秀机关干部”、“优秀机关干部标兵”,所带的股、科年年被表彰为先进。先后有80多篇各类文章被报刊杂志刊用,著有《连队党支部建设理论与实践》、《军旅营体制基层建设探要》等,执笔主编的《陆军第十九军史》受到广泛好评。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阎锡山在三方周旋求“存在”薄一波借“山西帽子”建新军第二章  转战晋南敌后游击巧歼敌深入晋西创建抗日根据地第三章  阎锡山举屠刀砍向决死队二纵队为抗战痛打顽固派第四章  百团大战破击道路显身手奇袭围困粉碎扫荡巧歼敌第五章  五十四团浮翼地区打顽军第六支队汾阳城外传捷报第六章  新六支队和五十九团挺进豫西五十四团重返稷王山打开局面第七章  中条山苦坚守称抗日“铁柱”十七师受歧视举起义大旗第八章  争上党第十七师打援战沁阳二十四旅成立第九章  胡阎南北对进夹击占要点陈谢连续出击斩断敌联系第十章  攻隰县活捉杨澄源上将战汾孝围歼孤立之阎军第十一章  保延安陈司令晋南鏖兵败嵋阳胡宗南王牌被歼第十二章  强渡黄河人豫陕连克数城寨威逼潼关探陕南截断陇海路第十三章  打开局面成立鄂陕四分区南下西征扩大巩固根据地第十四章  转外线战谷城十二旅立头功攻襄阳伤康泽郭勋祺被活捉第十五章  赴淮海歼黄维钢铁小李庄占房县进宛西剿灭路宝仁第十六章  重任在肩配合大军猛追歼连续西进三道防线踏如泥第十七章  会师汉中陕南得以全解放奔袭围歼活捉中将王凌云第十八章  匪特不甘失败妄图卷土重来我军重拳出击巩固新生政权第十九章  调防西安兼军区援朝抗美服从需要顾大局撤销番号第二十章  攻政府占寺院叛匪气焰嚣张重争取严打击我军坚决平叛尾声后记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阎锡山在三方周旋求“存在”薄一波借“山西帽子”建新军  1936年,在山西的历史上,是一个云龙风虎之年。  这年秋天,晴空万里,秋高气爽,微风吹过,一股凉爽的感觉便浸透全身,那种舒服便从人的骨子里爬了出来,使人不由自主地浮想联翩。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天气里,在太原的火车站,虽然称不上是人山人海,但也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国民党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的秘书梁化之,今天特意地精心收拾了一番,他那张清癯的脸刮得干干净净,连头发也细心梳理得整整齐齐没有一根乱发,身上穿的那件青缎面料衫上还特意别了一枚精致的牺盟会会章。他是以阎锡山代表的身份来的。站台上还有一些中共地下党的同志,其中有胡西安和“特科”的人,他们都是来迎接从北平乘火车到山西的薄一波同志。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火车驶进了车站,车刚一停稳,站台上的人就迎了上去。薄一波在阎锡山的代表郭挺一的陪同下,健步走下列车,和欢迎的人一一握手,简单地打过招呼后,便上了梁化之的车,随即向市区方向奔去。  薄一波的住处被安排在位于坝陵桥的国民师范,这是他的母校,也可称得上是山西革命的大本营,到处传来《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的歌声,当薄一波走下车时,立即被这里的战斗气氛所感染,激情难抑,心潮澎湃……  阎锡山把他和薄一波的会面地点,定在了省政府赵戴文的参事室,而没有放在自己的中和斋,这也是阎锡山精心思考的决定。省政府和绥靖公署是两块牌子一处办公,参事室和中和斋都在东花园内,赵戴文曾经是国民师范学校校长,与薄一波有师生之谊,会见时有赵戴文在座,气氛自然会好一些。  梁化之陪同薄一波来到参事室时,阎锡山和赵戴文含笑相迎。赵戴文抢先开口道:“你看,我们师范学校也出了人才……”他显然是想拉近距离,营造一种轻松的气氛,有利于这次会面。  薄一波也笑道:“这要感谢校长的栽培!”  落座之后,接着便进入了正题。赵戴文讲:“这次阎长官请你回来,是想让你帮助做点事的。”边说边观察阎锡山的反应,见阎锡山笑着点着头,又接着讲:“阎先生决心要抗敌救亡。我们生于斯、长于斯,保卫家乡有责任,山西应当把山西的人才都用起来……”  阎锡山依然面带笑容对薄一波很客气地说:“欢迎你回来,国难当头,我们要通力合作,共同抗敌救亡,复兴民族。”  这时,梁化之突然插话道:“过去下通缉令也找不到你,现在自己送上门来了。”  薄一波立即客气地问:“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是送上门的吗?”  赵戴文一看梁化之说错了话,生怕出现不愉快,忙打圆场道:“大家对薄先生很敬重,是请回来的。”  阎锡山连忙接上话,用肯定的语气说:“是请回来的,是请回来的!”  薄一波有感而发,旧事重提:“爱乡之情,人皆有之。我当初离开山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政府对我发过两道通缉令……”  阎锡山怕影响会谈,立马岔开话题:“过去的事不提了,通缉令取消!”  “眼下寇深祸亟,保卫桑梓,匹夫有责。阎先生的抗日主张我很赞同,愿为此而尽绵薄之力。”  对薄一波的表态,阎锡山很高兴,当即征询道:“薄先生对工作的安排,有什么意见,不妨先谈谈想法!”  薄一波坦诚地说:“山西好多工作我做不了,只能力所能及地做点宣传抗日和组织群众的工作。什么名分,都无所谓。不过我想事先说明几点:一、阎先生既然赞同中共抗日救亡的主张,那么,在宣传上请不要加以限制;二、一波此次回来,是奔阎先生‘守土抗战’、‘牺牲救国’的大目标而来,因此,只要对抗日救亡有利的事,我都做,不利的事不做;三、在用人上请给予方便,对来共事的朋友,要保障安全。”  这显然是薄一波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来的,没想到阎锡山竟然完全同意。当然,阎锡山的手下就不明白了,阎锡山给他们讲:“人家把话说到明处了总比暗地里干好,明枪好躲、暗箭难防嘛!现在抗日是第一等的好事,就得用第一等的好人去做!”  中共与国民党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的统一战线合作,从此正式拉开了帷幕。  要了解这一幕的内情,话还得从头说起。  当历史的脚步走进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的时候,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古老东方的中国,由于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和当政者的软弱无能,在帝国主义炮艇政策的压力下,清政府丧权辱国地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把大量白花花的银子赔给了列强,中国完全被列强瓜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1931年9月18日晚上,发生了一件关系中国命运、震动全国的大事:根据不平等条约而驻扎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了进攻。而此时的东北军,接到的命令却是不准抵抗,一退再退,一让再让。第二天,日军就轻易地侵占了沈阳、长春等20多座城市,仅仅4个月的时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就全部沦陷,东北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的亡国惨痛之中。次年的1月28日,日军又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3月9日,日本帝国主义者宣布在中国东北成立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执政”的伪“满洲国”。由于上海、南京是国民党的心脏地区,当日军大举增援后,南京政府也派出第五军军长张治中率部赴上海参战。可是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基本方针是求和,经过英、美等国的调停,在1932年5月5日同日本侵略者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人们常说,狼子野心是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由于国民党的忍让,致使日本帝国主义变本加厉地进行侵略,由热河而长城各口,由长城各口而冀东察北,又由冀东察北而绥东晋北,中华民族已面临亡国的严重危险。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华儿女,忧心忡忡,中国的出路在何方?在这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才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  1935年以后,日本帝国主义者更以咄咄逼人的骄横气焰,利用国民党统治者的不抵抗政策,加紧了对华北的侵略步伐。6月初,国民党北平军事长官何应钦与华北日军司令梅津美治郎签订了“何梅协定”,迫使国民党中央军撤出平津和河北。接着,日本又策划了所谓的“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并向华北大举调兵。在这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一些甘愿做亡国奴的软骨头,便迎合侵略者,干一些丧权辱国的勾当。日本特务更是大肆活动,到处策动,以威胁、利诱等种种卑劣的手段分化瓦解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人员,一些意志薄弱的人,在敌人面前屈膝了,甘愿沦为侵略者的走狗,卖国求荣。国民党河北省政府蓟密专区行政督察专员殷汝耕就是其中之一。在日本特务策动下,割据冀东22县,在北平近郊的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12月,在北平成立由宋哲元任委员长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开始对华北实行“特殊化”,实际上是日本的傀儡政权,以便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华北5省已名存实亡。中华民族已处在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平津上空乌云密布,整个华北危在旦夕,阎锡山在山西的统治也直接受到威胁。  华北人民不愿做亡国奴,他们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反抗。对时局敏感的青年学生,对华北形势的演变尤为关切。北平学生悲愤地喊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游行,高喊“打倒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但遭到了国民党军警的镇压。“一一·九,’风暴随即迅速波及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汹涌澎湃地形成全国性的群众运动。  山西处于华北的战略要地,日本侵略者妄图灭亡中国,其进攻的脚步是绝对不会停止的,也不会因为中国人民的反抗而放慢脚步或有所改变,山西已成为侵略者下一个占领的目标。  蒋介石和国民党中央政府,长期以来一直采取妥协政策,对日本提出的无理要求一再退让,幻想利用外交途径解决中日之间的问题。在日本步步紧逼的现实面前,国民党政府打破了皂泡吹起来的这种幻想“华北事变”超出了国民党政府的容忍限度,已直接威胁到了其政府的生存。面对这种情况,国民党不得不考虑调整对日政策。同时,南京政府通过外交途径,要求苏联给予援助,实际上是愿意和共产党国家合作,也借此与中国共产党取得联系。为了团结抗日,共产党公开放弃反蒋的口号,呼吁停战议和,一致抗日。  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抗日,反对一切投降妥协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抗日宣言,全国工人、学生和各界爱国人士,不断掀起抗日救亡运动。转战万里的中国共产党首脑和机关,率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刚刚立足,征尘未洗,便于1935年12月,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军事战略问题、全国的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问题,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的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编辑推荐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是一支历史悠久,战功卓著,英雄众多,人才辈出,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部队。《陕南雄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征战纪实)》以主要战役战斗、重大事件、重要工作为基本线索,生动地再现了这支部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战斗历程。  《陕南雄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征战纪实)》对广大官兵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学习革命先烈的崇高思想和革命精神,鼓舞士气,激励斗志,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推动部队建设,无疑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陕南雄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一般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