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解放军文艺 作者:金煜雷 页数:438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五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中一支英雄的部队,是第三野战军建军最早的主力之一。 第二十五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转战武夷山和大别山的红军队伍。抗日战争爆发后,其前身各部走出大山,奔向抗日前线。1938年春,由闽北、闽东红军游击队和闽西游击队一部合编而成的新四军第三支队,开赴皖南。9月,坚守清弋江阵地。12月,担负铜陵、繁昌沿江防御任务。1939年,第三支队胜利地进行了5次繁昌保卫战。1941年春,新四军第三支队挺进团、无为抗日游击纵队和皖南事变突围出来的部分部队合编为新四军第七师,建立了巢(湖)无(为)根据地和开辟了含(山)和(县)桐(城)东游击根据地。 与此同期,豫南竹沟镇附近的游击队改编的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也挺进皖中、皖东,并扩编为第五支队,开辟了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第五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师第五旅,奋战于淮宝地区。 抗日战争胜利后,第七师及第二师第五旅撤离皖江、淮南地区,开赴鲁南,先后参加界河、临城、枣庄等战斗。1946年1月,新四军第七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七师。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第七师移师淮北,参加朝阳集、泗县及保卫淮阴等作战;第二师第五旅则回师华中,参加两淮保卫战,并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十一纵队。9月,山东野战军第七师师部率第十九旅与华中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合并为华中野战军第七师,师长成钧,政治委员赵启民。其后,参加了涟水保卫战和宿北等战役。 1947年2月,华中野战军第七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成钧,政治委员赵启民,下辖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师。七纵转战鲁中山区,先后参加莱芜、孟良崮和临朐等战役,并和兄弟部队一起,取得胶河战役、胶(县)高(密)阻击战和莱阳战役的胜利。1948年,参加胶济路西段、中段作战,先后攻克张店、淄川等地,连续8天阻击济南国民党军东援,对确保潍县战役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后转至津浦路中段,与第十三纵队等部一起攻克兖州及曲阜、邹县等城市。济南战役中,在滕县参加阻援任务,使徐州地区国民党军未敢北援,保障了攻济(南)作战的胜利进行。淮海战役中,在徐州以东先切断黄百韬兵团西逃退路,继而参加阻击徐州国民党军东援,后又参加围歼黄维兵团的作战。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五军,隶属于第三野战军第八兵团。成钧任军长,黄火星任政治委员,詹化雨任副军长,邓少东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熊应棠任参谋长。第十九师改称第七十三师,第二十师改称第七十四师,第二十一师改称第七十五师,全军共3万余人。4月,参加渡江战役,荣任渡江第一梯队,突破江防后,急插至郎溪、广德地区,截歼南京等地南逃之敌,创造了以1个军歼灭国民党军1个军的胜利纪录。5月,参加上海战役,攻克吴淞,切断国民党军海上逃路,攻占崇明岛。当年秋,开赴皖浙边执行剿匪任务,歼国民党游杂武装数千人。1952年7月,第二十五军番号撤销。 在十余年的革命征程中,不管对手如何强大,情况如何复杂,第二十五军将士总能上下一心,拧成一股绳,坚决、勇猛地完成任务,犹如一条骁勇的龙,驰骋在江淮大地,屡建奇功。 当我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字,本书终于脱稿的时候,我没有感到应有的轻松和解脱,心情一直沉重着。这种沉重的心情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皖南事变新四军突围人员的悲壮,皖江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的艰难,反攻自卫战斗的激烈,淮海战役的壮阔,强渡长江的险恶……每一次战役战斗的描绘,每一位英雄人物的记述,每一个事件的载录,常常使我的心灵一次次地颤动、震撼…… 透过第二十五军成长发展的战斗历程,我看到了人民解放军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与强敌作战的历史。在战争年代相当长的时期内,无论兵员数量,还是武器装备,包括后勤保障,我军都无法与敌人相比。然而,我军始终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重要的就是我军官兵始终牢固树立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革命理想信念;始终保持爱军精武、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始终洋溢着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大无畏革命气概;始终激发着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这是一支英勇善战、勇往直前的英雄之师,这是一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文明之师。 看着自己身上的军装,我想作为新时期的军人,只有了解和熟知自己身处的这支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努力继承和发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光荣传统,确实从军史战史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和强大的工作动力,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落后就要挨打的危机感,加紧训练和研究,才能搞清楚为什么准备打仗,准备打什么样的仗,怎样准备打仗;才能自觉地投身到从机械化向信息化发展的部队建设热潮中去;才能在未来战场上做到英勇顽强立于不败之地,真正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 夜已经很深了,我推开窗户,初夏的风迎面吹来,清醒的我,举目远眺紫金山上空繁星点点,山下的南京城灯火阑珊,天上人间交相辉映,呈现出一片和谐繁荣,古城焕发着生机和活力。记得童年的夏夜,在老家农舍门前乘凉时,听老人们说天上的每一颗星星,总是对应着一位逝去的先人,那么我想,无数为了和平和幸福而英勇献身的勇士们,此刻在天上看到人民如今祥和小康的生活也可感到安慰了吧。本书的出版如果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话,那么接受教育最深的恐怕还是作者我自己了。 为此,我要感谢解放军出版社钱庆国编辑对我的信任,给了我这么一个极好的锻炼提高和接受教育的机会;感谢我单位的领导对我写作的支持和鼓励;感谢为本书的写作热心提供资料和接受我采访的首长和同志们。我深知自己才疏学浅,对文字的驾驭也不精到,加之时间仓促,书中一定还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特别要说明的是第二十五军撤销较早,资料的收集难度很大,可能还有许多精彩的史实没有在本书中得到体现,我将继续留意收集和挖掘史料,如有再版,再行修正。 作者 二00八年五月二十八日
内容概要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五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转战武夷山和大别山的红军游击队。抗战爆发后,其前身各部分别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和第四支队第八团,奔赴抗日前线。第三支队坚守青弋江,保卫繁昌,打出新四军的威名;第四支队第八团挺进皖中、皖东,扩编为第五支队,开辟了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从血泊中杀出渡江北上的突围部队,与新四军第三支队挺进团、无为抗日游击纵队组建新四军第七师,面对敌伪顽环绕的险恶环境,四面出击,开辟了皖江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五支队改编为第二师第五旅,奋战于淮宝地区…… 抗战胜利后,新四军第七师和第二师第五旅开赴鲁南,参加界河、临城、枣庄等战斗。解放战争爆发后,参加了朝阳集、泗县等战斗及两淮保卫战。1946年9月,第七师第十九旅和第二师第五旅合编为华中野战军第七师,参加了涟水保卫战和宿北战役。1947年2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其后参加了莱芜、孟良崮、临朐、胶河、莱阳等战役以及胶济路西段、中段作战、津浦路中段作战,在淮海战役中,先切断黄百韬兵团西逃退路,后参加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19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五军。渡江战役,荣任渡江第一梯队。追击作战中,创一个军歼敌一个军的纪录。在上海战役中,力克吴淞,攻占崇明岛。皖浙边剿匪,再立新功。 在江淮大地上成长起来的第二十五军,纵横驰骋,千里转战。这支在江淮大地上成长起来的雄师劲旅,犹如一条骁勇的龙,为祖国的独立和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作者简介
金煜雷,南京军区政治部编研室干事,曾参与多部军史类作品的编撰。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龙起皖江第二章 开辟淮南第三章 火种第四章 无为之地的有为而治第五章 出击出击第六章 北上鲁南第七章 保卫两淮第八章 转战齐鲁第九章 驰骋淮海第十章 千帆竞渡越大江第十一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十二章 剿匪浙皖边尾声后记本书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龙起皖江 日本派遣军总司令烟俊六不得不哀鸣:“国民党军乃是手下败将,惟共产党军乃是皇军之大敌。看来要在共产党军手中夺取繁昌是不可能的。” 竹沟就像是一块磁铁,吸引着各地的爱国有志青年纷纷前来。 蒋家河伏击战胜利,蒋介石发来贺龟:一“殊堪嘉慰;希饬继续努力为要。” 张云逸跃马过江,高敬亭被错杀。 在巢南,昔日黄幡飘摇的封建刀会王国,完全变成了红旗招展的抗日根据地。 每年,当江水开始上涨,春汛慢慢来临时,青弋江两岸就开始变得蓬勃起来,桃红柳绿,一派生机。这里是中国的鱼米之乡,美丽富饶的地方。 然而,1938年的春天,青弋江上空却笼罩了一层乌云,空气沉闷得让人几乎有些窒息。继南京、芜湖、铜陵相继沦陷后,侵华日军为打通南北联系,从1月到5月,迅速沿津浦路北上南下,和县、含山、巢县、合肥及淮南铁路沿线又均为日军占领,安徽的南大门和北大门相继被打开后,皖江地区就成了抗日的前线。 ……
编辑推荐
大家想知道皖南事变突围出来的新四军部队后来怎么样了吗?请看此书。此书是一部描写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五军征战历程的纪实文学作品。《江淮骁龙》作者金煜雷,南京军区政治部编研室干事,曾参与多部军史类作品的编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