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解放军(原解放军文艺 作者:樊建川 页数:30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品以图说史,图文并茂,精妙之处不在于“说”,而在于“录”。使用的400多张照片几乎都从侵华日军内部发行的画报上选取,现场感十足,冲击力强,都印有“不许复制”、“不许可公开”等字样,再现了抗战14年间,中华大地遭受曰军涂炭的残酷过程,可看作日本人自己实录的“日军侵华暴行备忘录”。这份强有力的物证,是对日本右翼势力作恶却不悔恶、否认侵华战争的最好反击。 为了更好地揭示这批首次公开的照片背后的史实,作者又将多年对抗战史的研究成果撰写成文,以细节展现了面对踏进国门的虎狼之师,中华民族总体意识的觉醒。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激战中见气节,血战中见忠勇,鏖战中见胆略,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光辉篇章。 本书汇集了文物收藏家樊建川抗战藏品的部分精髓,是对中曰两国人民一段“公共记忆”的丰富和补充。
作者简介
樊建川,1957年生于四川省宜宾市。下过乡,当过兵,任过教,做过官。自幼迷恋收藏。1993年辞官经商。从事收藏近30年,其藏品种类繁多,有57件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为全国个人收藏之最。重点是抗战文物和“文革”文物的收藏,此两项在国内位居前列。2005年,他在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创建大型私人博物馆——“建川博物馆聚落”,震惊海内外,尤以8个抗战博物馆引人关注。 现为四川省政协常委、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建川实业集团董事长、“建川博物馆聚落”馆长。 出版有《一个人的抗战》、《“文革”瓷器图鉴》、《荻岛静夫日记》和《抗俘》等。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日本的侵华机器开始运转 两代“东北王” “九一八事变”前 张学良的宿命 蒋介石的“九一八” 日军统治下的人间地狱 反抗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第二章 战祸向关内蔓延 淞沪燃起战火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第三章 全国抗战爆发 卢沟桥打响全国抗战第一枪 战火再次燃向淞沪 平型关大捷和忻口一役,破坏了日军的会战计划 首都保卫战 南京大屠杀:人类史上最大的屠城 徐州会战:作战精神的较量 花园口决堤:以水代兵 武汉会战:兵临城下,蒋介石才撤身 14年全国大迁移 海军御敌:血染江湖第四章 中华民族在最危险的时候 大地悲歌 长沙:坚壁清野,焦土抗战 昆仑关:硬碰硬的血战 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 “到敌人后方去” 汉奸:民族肌体的毒痈 文化界的抗战 铁血四川 空中大屠杀下不屈的重庆 华侨:龙的传人 鏖战长空的中国“战神” 得道者多助第五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和中国战区成立 美国加入战局 中国不再孤军奋战 常德会战:“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铁军远征 卫立煌:“今天是会师东京的开始!”第六章 对日寇最后一战 日本的疯狂 东京的出路只有乞降第七章 日本投降!编后记
章节摘录
两代“东北王” 似乎20世纪中国的第一场胜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作为“战胜国”获得的。可是战胜国中国迎来的是战败国的耻辱,这都因为我们的国家积贫积弱,还有近邻日本的胁迫。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血泪史。从1840年到1945年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且在中国的军事赌博都赢了。夹杂在西方列强队伍中的日本是惟一的亚洲国家。在1874年的侵台战争和20年后的甲午战争中,日本出乎意料地尝到了战争的甜头——侵略弱邻,不仅实现了“屈服于欧美的经济、政治和精神上的补
编辑推荐
本书以图说史,借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影像资料,回击日本右翼分子矢口否认、任意篡改侵华历史的行径,是写作这部书的初衷。老照片有时就像一部复读机,可以帮助我们的记忆复归到事件发生之时,定格在历史的某一瞬间。 这批在我国首次公开的400多张照片,几乎都从侵华日军内部发行的画报上选取,再现了抗战14年间,日本侵略者涂炭中国的残酷过程,面对入侵者,中华民族以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天赋的生存权,天赋的自卫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