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的一天

出版时间:2005-1  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作者:(美)科尼利厄斯.瑞恩  页数:255  字数:226000  译者:李文俊;陶洁;申慧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看过这部作品的人都曾被它深深震撼,作为非虚构文学的创作典范和世界战争纪实的巅峰之作,它真实记录了诺曼底登陆的策划内幕和激战过程,生动描述了血腥海水和钢铁火焰构成的战场奇观,还细致入微地写下了双方的将帅和士兵作为个人所遇到的传奇般的命运,以及在每个生死瞬间所经历的痛苦、迷狂和心惊胆战。这本20万字的作品, 作者花费了10时间采访和写作,出版后引起巨大双动,即销出1000万册,好莱坞据此书拍摄的同名电影区筣多项奥斯卡奖。30年来该书畅销不附,已在世界上用26种文字出版,累计售出1600万册。此次经版权人授权,首次以中文单行本形式在中国大陆出版。

作者简介

科尼利厄斯·瑞恩(Cornelius Ryan,1920-1974),出生于爱尔兰,晚年加入美国国藉。1943年在《每日电讯报》服务期间出任欧洲战地记者,随军报道直至攻克柏林,然后又赴太平泵战区,曾因工作出色在美国数次获奖。1962年又获意大利班加雷拉文学奖。1973年瑞恩被法国政府授予“荣誉军团”骑士称号。 其主要作品《最长的一天》(The Longest Day)的出版在世界各国引起轰动,并被福克斯公司拍成同名电影。他描写柏林之围与攻克的《最后一役》(The Last Battle),被译成20种文字出版,另一部《遥远的桥》(A Bridge Too Far)亦被好莱坞拍成同名电影。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前言第一部 等待第二部 夜晚第三部 进攻日图片组:  战争准备  空降攻击  血腥海滩  陆上作战附图一 诺曼底登陆方案及双方兵力部曙示意图附图二 诺曼底豌南战役经过要图本书图片及图片文字系中文版编辑所加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等待  1  村子在潮湿的6月清晨里非常安静。村子的名字叫拉罗什吉荣,它躺在从巴黎到诺曼底几乎一半路程上的塞纳河宽阔、懒洋洋的弧弯里,不受打扰,几乎有12个世纪了。多年来它仅仅是人们到某处去半途要经过的一个地点。这儿惟一的特色是有一个城堡,那是拉罗什富科公爵们的府邸。正是这座突出在村后屏障般山丘旁的城堡,使拉罗什吉荣的太平日子走向终结。  在这个灰漾漾的早上,城堡阴气逼人,它的巨大石块因为潮湿而闪着光。快6点钟了,可是两个铺着圆卵石的大院子仍然毫无动静。大门外面,大路延伸开去,很宽阔,

媒体关注与评论

  经典记述诺曼底登陆的伟大时刻,26种文字出版,全球畅销1600万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最长的一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5条)

 
 

  •   史上最大的一次登陆战,在作者的笔下真实的展现在了我的面前 ,平实的语言掩盖不了战争的血腥和残酷,看过电影《最长的一天》,再回顾书本,依然让人血脉贲张,这才是战争,真实的战争!
  •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瑞恩经典作品,值得收藏。
  •   书的装帧和印制都还很不错,译得也算蛮好的。在二战背景的书里,这一本算是非常有名,以极其翔实的资料将诺曼底登陆战的曲折过程描绘得宛在眼前。基本来说,作者已经算是站在相当公正的角度来写这部历史作品了,对于两边都可以算是客观。我认为这点相当难能可贵。
  •   历史上最长的一天,以决定人类的命运,大师用真实的笔触记录了这一切,但愿永不再战
  •   很过瘾,作者对细节的描述极其详尽,看到一半时就决定买作者的另两本作品。
  •   这本书应该是瑞恩的三本书中的第一本,写得很好。不过也是最薄的一本,而且字体也要比其他的两本大。不过内容很翔实,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非常好~~~~写评论晚了点~~~
  •   反映真实历史的一部好书。
  •   细腻的的描写身临其境的感触不愧为经典中的经典!
  •   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收集了大量资料,可以增长历史知识。一定要读一下。
  •   不错的一本书,只是发过来的时候书破了,看是库藏了很久。因为时间原因,折腾了半天换书。
  •   网上看了一遍,借书看了一遍,买回来又开始看了
  •   完整的记录了事件的前前后后,有一定收藏价值
  •   非常好的书,很有教育性,对我帮助很大!
  •   碟片,书,我都有.
    还要再说什么吗?
  •   就喜欢这种有血有肉充满人性光芒的书籍,书的本身并不厚,可总是会让我回忆看书的愉悦!
  •   当年喜欢什么关于二战的东西就买了这本书 不过当年我读起来确实有点费力所以说也没怎么读
  •   经典,吃惊的是卖的还是很老的版本,所以价格也格外公道
  •   行文深刻
  •   很好的一本书,孩子非常喜欢。
  •   这一系列的3本书都很不错,很写实,翻译的也很好
  •   以前对诺曼底登陆的了解也就是电影上的认知,比如兄弟连什么的,看了书感觉更有想象空间,书里面的图片都非常的纪实。
  •   看过的电影的人我就不多说了,这本书绝对值得回味,没看过电影的人,看过这本书后,也一定会去看电影的~~~哈哈
  •   内容写得不错,用了2天看的差不多了。唯一郁闷的是有几页竟然没印上。懒得换了
  •   没有电影过瘾
  •   内容很真实,书也好看,就是有点薄
  •   让人重回那个战火分飞的年代!
  •   经典的二战题材书
  •   纪实性强,完整再现那个历史时刻
  •   描写的还可以!
  •   帮朋友买的。他说这一单的书都很不错。
  •   每个男人都有英雄情结,每个男人都应该了解二战史,这本书不会让你失望
  •   没有想象的好,也许是期望值太高了
  •   找了好久的一本书,喜欢.
  •   男生必备
  •   他喜欢此类书籍
  •   总的来讲,写得还不错,很符合作者的身份, 简洁明快的作品,从很多方面描写了 最长的那一天,缺点也很明显,算不上真正的文学作品,虽然有很多 事实,但没有什么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东西,也没有能从总的或者说战略方面勾勒出这一天,需要读者从零星的片断加以自己总结。
  •   文章写得比较不错而且不枯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印刷有点蛋疼。前40页有6页是空白内容连接不上。虽然对二战了解不少尤其是诺曼底这段。但是这种差错令我遗憾。看了下,换货要3-4周。太麻烦了,懒得换了。以后去新华书店买一本当收藏吧。
  •   因为看了电影才买的这本书,不过没有电影精采。
  •   书是好书,就是旧的,但当当的态度很好。
  •   书边上霉点之多令人嘡目 末页码的地图霉得颜色都退色无法阅览
    买了一本破书 旧书
  •   看二战史,是我的爱好。
  •   ,很一般,不象看前想象的那么好,
  •   那个被迫热血的年代
  •   给单位的图书馆添砖加瓦
  •   作者的开山之作
  •   LP买的,很喜欢。
  •     《最长的一天》听毕。听的是广播剧,果然如书名一样,听了好久。这部反映盟军诺曼底登陆的作品,伟大之处和描写的侧重点,不是将军们伟大的策略和胜利的荣耀,在于个人。从最高司令到基层士兵,从盟军到德军,对胜利的渴望,对前途的焦虑和恐惧,对失败的绝望。
      
      胜负无常,战争失败也不影响我对德国人的偏好。人的生活里,必定苦乐相随,对于人来说,这才完整。喜怒哀乐,要是只见得喜乐,那他的怒和哀一定深藏在心里头,只是看不到罢了。这才对。因此,人的可爱之处,不在于他的伟业,而在于真实。这才动人。德国人垂死挣扎,或出于不甘心或是出于生存本能,然而抛去对意识的偏见,也更容易被他们打动,更真实的也是客观的评判。我喜欢听德国人的段落,还有一个原因,那种对局势不明的时候,抓耳挠腮的焦虑听起来挺有乐子的。
      
      对于各方来说,他们都已做到最好,而决定命运的,或许是天意,这后面则是时代的前行。对于作者来说,记录一个时代的命运,是相当伟大的。
      
  •     标题是原书扉页上的一句话,用这句话献给这场注定要铭刻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战斗。
      这本书广受好评,看到朋友的书架上有,便借来一阅。看后感觉稍有失望,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好看,人各有志吧。
      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战斗前的准备筹划,第二部分是战斗前夜的空降空袭,第三部分是D-day上午的战斗描写。不可否认,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收集了充分的信息数据,利用手中详实的历史材料作成此书,为了这本书,作者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但是,个人认为,作者仅仅能够称作一个优秀的资料收集者,作为作家还稍欠火候。作者在书中将收集到的材料详细地罗列在一起,没有评论,没有描写,有时候故事、人称、视角的转换让人觉得混乱。只能说作者利用他的材料重现了D-day当天的情况,但仅仅是若干个凌乱的片段。也许作者的本意只是想客观的向众人介绍当时的情况,摒弃了自身主观因素对描写的影响,但是这样的一本书倒不如一部画册更能震撼他人的心灵。
      书中只记叙到D-day的上午就草草结束了,我只好猜测是收集材料的工作过于复杂,作者的精力不允许他再继续写下去所以只能到此为止,有些许的无奈吧。
      我想之所以本书会广受褒奖,其原因并不在于书籍本身,而是在于诺曼底登陆这样一个震撼人心的事件。D-day是二战的转折点,将这样一场惨烈的战争重现在人们的眼前必定会激起人们心中的波澜。
      也许优秀的不是这本书,而是这场战争。
      
      想战争中的所有人致敬!
  •      作为从小就比较喜欢战争题材的电视、书籍和游戏的男孩子,我总幻想有一天能真正成为一位军官,然后指挥一场酣畅淋漓的以弱胜强的战役,并且认为一场战争的胜利就是简简单单看双方的军事力量。直到我看完《最长的一天》后,才深深感到一场战争考验的远远不只是双方军事力量的比拼,也不仅仅是双方将领军事才能的对抗,更多的是双方战前的准备,包括保密工作、舆论宣传、民心导向以及上帝的安排,比如同盟国在舆论宣传及民心导向方面的工作做的就比德国好的多;德国虽然多次破获了盟军的密码,可是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在D日,德军多位高级将领鬼使神差的都不在前线(或许是上帝安排)……
       当然,军事方面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通过《最长的一天》使我明白了若没有整体合理的进攻防御策略,单靠小股军队的各自为战(德军在D日的战斗就是这样),虽有地利优势,也免不了遭受失败;还有就是能想办法打对手一个抽手不及是一场军事行动的关键,沙漠之狐——隆美尔的两次失败都是这样(一次是在北非战场败于蒙哥马利,另一次就是这D日作站),真是可惜可悲可叹!
  •     相比于1944年6月6日这一二战中最伟大和最长的一天来说。这本书的篇幅还是不够,展现的内容还是不够。这是唯一的缺点。
  •       一直喜欢二战题材作品,但这种喜好,在往常仅限于电影、电视剧和游戏。其实我本来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只是大学的时候变得浮躁,从此不爱读书,却爱电影电视这些不需要太动脑筋的形式。也许不学无术始终不是个好状态,最近几个月,我也鬼使神差地喜欢上了读书。
        那天本来想买一套《战争与回忆》重新复习下,结果却发现,书店里却没有进货,这就验证了“凡是我喜欢的都不畅销”这一硬道理。正在失望的时候,却发现了另外一本写诺曼底登陆的书《最长的一天》。同名的电影早就看过了,感觉不错,于是立刻就买下来了。
        因为对二战以及军火有着极大的兴趣,总是被人说是战争狂人。但其实,我是热爱和平的,而热爱和平,正是由于熟读历史,知道战争的破坏性,因此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主张保持强大的威慑力。
        由于对文字非常敏感,所以读了这本书,收获显然比看电影大了不少。作者的笔法显然值得我借鉴和学习,这也许是我读的第一篇西方的报告文学,也改变了我对报告文学的偏见——我原先所认识的报告文学,具有乱煽情、凭空想象、喜欢主观臆断等显著特点。而《最后的一天》,则真实再现了诺曼底登陆,既有盟军方面的消息,也有德国方面的,采访了很多人,阅读了很多一手材料,据说还采访了700多亲历者。实在是佩服作者Cornelius Ryan的认真态度。
         《最长的一日》,至少让我学会了三样东西——应变、承担、乐观。
        应变——对于这样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登录,尽管有了充分的准备,但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空降兵被偷到了离预计降落地点很远的战区,抢滩部队没有足够的坦克提供压制火力。。。遇到这样的情况,指挥官和士兵们及时调整了战略战术,也许这些决定并不都是正确了,但及时应变,总比坐以待毙强。我想起《兄弟连》中的那个戴克连长,他的弱点不在于“做错误的决定”,而在于“老是不做决定。”呵呵,或许,是该做决定的时候了。
        承担——人们只知道诺曼底登陆是成功的,但有多少个人知道,盟军指挥官艾森豪威尔曾经起草过另外一份声明。他写道:“我们在瑟堡至勒阿佛尔地区的登陆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立足点,我已经撤出所有军队,我在此时此地发动进攻的决定是以所有的最佳情报为基础的。陆军、空军和海军以其英勇献身精神、尽其所能执行了任务。如果有任何责任和过失归咎于这次行动,它们也只属于我一个人。”
        乐观——克尔彻少尉在检查信件的时候,读到一个叫拉里•约翰逊参谋军士约翰逊的信时,顿时傻了眼,他把那封信还给约翰逊。“拉里,”克尔彻冷冰冰地说,“这封信你还是自己去寄吧——等你到了法国之后。”约翰逊的信是写给一个姑娘的,约她6月初见面。她住在巴黎。
      
  •     这本书也算是比较知名的了,以前一直想拜读,知道最近才道出空来。
      先说说对书本身的看法。第一部分写登陆前的准备工作,通过对双方军队活动的描写,把登陆前的紧张气氛烘托得很到位。我认为是全书的亮点,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第二部分写D日来临前的头一个夜晚,盟军空降部队的作战情况。作者是通过单个士兵或小团队的个人记忆与体验来描写战斗场面的。我觉得这样写给人的感觉很零乱,缺乏宏观上的把握。我看到的是不停变换的人名(士兵或军官的名字)。第三部分写D日当天登陆部队的作战情况,写法与第二部分相似。看到快200页的时候感觉厌烦了。
  •     在书城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只是因为D日的吸引。完全不知道作者的大名。   开卷才发现,搜到宝贝啊!   之前是个标准的战争爱好者,只是觉得战争很壮怀激烈,关于真的战争并不知道什么。是这本书让我对战争,特别是诺曼底登陆知道是怎回事啦。   书中对战争和参与战争的人,全景是的,身在其中的描写让人有好似身在其中的感觉。不但对大人物,连被战争裹胁的战士,平民一样着墨。让人感动。   壮怀激烈的历史,才华横溢的作者,一本好书!
  •     战争和和平似乎永远是悖论
      我们的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到底有多少是相互矛盾的体现那?我们赢得了战争,我们有了话语的主导权。成王败寇,永远不便的道理,战争其实也是两种文明的冲突和矛盾,为了自己文明不被破坏,也就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生存着。没有军队是不会有和平的,有了军队固然会有战争的纷扰。
      人类是矛盾的
      当然爱好和平的人们不希望拥有战争,经理过战争的人们渴望和平,希望我们没经历过战争的人,了解战争,理解它的残酷和意义,从而远离战争。
  •     对二战,其实还是一知半解。
      但是特别喜欢看相关的书籍,诺曼底登陆的什么图片啊、小说啊看了很多个版本。这个版本是以纪实为主的,如果仅作为小说来看,可能会觉得缺少文艺渲染。但是如果当作历史资料来看,依旧充满了吸引力。
  •     一本入门级读物。现在反应D日的书汗牛充栋,本书看来很一般,但如果了解到这本书的出版时代的话,在那个时代是本杰出的著作。改编的同名电影是绝响,个人认为影响力在原著书之上。
  •     直接听了那个纪念反法西斯60周年的国内著名播音员的演播版本,在每天开车上下班的时候。
      
      在这一个月里,堵车再也无法成为焦急的原因,特别是从鼓楼到小街桥的那一段北二环。。甚至一度变成了享受。喜欢这种非流水帐的写法,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视角,都在这样一个众望所归的历史转折点上发生着变化。个人的生命和人民的生活在这一天里体现出来,仿佛他们的生命只有这一天。
      
      在这个由众多普通人组成的战役里,生命的长度和历史的空间相聚了,这是一次友好的相聚,无论英国人,加拿大人,101、82师,还是法国人,德国人。都在展示着自己最绚烂的一面,或者,干脆选择放弃。好运的罗斯福将军,战斗到底的隆美尔的驻防在奥马哈的步兵师,在D DAY,在诺曼底排成了一座一座的雪峰,是的,那就是他们人生的冰山一角。
      
      在这个和平了很久的年代,似乎这种机会只残存在了商场之上;遗憾的是,商人们已经不能感觉到,the longest day 的巨大魅力。在由商人组成的我们的生活中,假如生命只有一天,你会做些什么呢?
      
      
  •     我认为,如果谁没有读过“最长的一天”这本书,那么就不要说自己知道二战。这绝对是一本精彩绝伦的书。
      
      这本书的作者科尼利厄斯·瑞恩(Cornelius Ryan,1920—1974)是个爱尔兰人,曾在爱尔兰音乐学院读书,主修的是小提琴专业。可是好像音乐这种世界语言无法给他以满足,于是毕业后瑞恩就做起了新闻工作。
      
      他曾先后在路透社、伦敦《每日电讯报》、《时代》周刊、《生活》杂志担任记者。尤其是1943年,瑞恩在《每日电讯报》服务期间,出任了欧洲战地记者,此后一直跟随盟军的前方部队采访报道,直至攻克柏林。后来在太平洋战区继续他的报道。可以说,二战的硝烟浸透了他的笔。于是,有三部伟大的作品诞生了:《最长的一天》、《最后一役》(The Last Battle)、《遥远远的桥》(A Bridge Too Far )。其实,一个人一生要是能写出一部这样的作品也就值得骄傲,可是瑞恩一下子写了三部。
      
      当然,这三部书中我认为最经典、最精彩的就是这部《最长的一天》。他的精彩,来源于对战争中活生生的人的描述;来源于对战争精确、清晰的梳理。应该说,诺曼底登陆的确是场伟大的战役。但是,有了伟大的战役,未必能有伟大的作品。而只有伟大的作品为伟大的事件去讴歌,去传颂,伟大的事件才有了永生的意义。对于战争而言,对于D日那些牺牲者和幸存者,有了这么一部作品,他们的人生意义又多了一重价值。从这个意义讲,瑞恩的文笔真是一种幸运。
      
      这本书仅仅20万字,这部书主要的描述仅仅是D日前后的几天时间发生的事。但是瑞恩的写作花了整整10年的时间。
      
      这部被一般分类为报告文学的书,绝不仅仅是报告,也绝不仅仅是文学。为了撰写此书,作者查阅了战时美、英、德三国大量的报刊,研究了大量当时可以搞到手的已公开与尚未公开的文件档案。但这也还是二手资料。而瑞恩是不满足于此的。他本人就是战争的亲历者,而他对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发掘、整理更是让人钦佩。他根据不但根据官方资料查访当事者,甚至曾在德国250家报刊上登载广告,目的是寻找诺曼底登陆战的亲历者和D日的幸存者。据说,他与3000个幸存者取得了联系,并亲自采访了其中的700人。
      
      精致的菜肴必须要有好的原料。但是有了好的原料绝不等于有了一份上品好菜。瑞恩绝对是一位真正世界级的厨师。我们看到的《最长的一天》,资料组织极其严密,精确,同时又绝对不会给人以干巴巴叙述的枯燥。扑面而来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世界在瑞恩的笔下永远地重现了。如果有人在你读这本书的时候用摄像机记录下你的表情,那一定是极其丰富的,至少我是这样:我为艾森豪威尔最后下决心那一刻而感慨,我为在战场上的一些士兵的荒唐举动而微笑,我为隆美尔的小错误而百感交集,我为法国地下工作者的久久期待而心惊胆战,我为盟国舰队突然出现在诺曼底那一刻的欢呼......瑞恩的笔就是这么神奇!
      
      这部书另外一个我所欣赏莫名的特点就是这部书对于军事行动梳理得如此清晰、生动、准确。阅读这部书,我分明地感到:战争既是艺术,又是科学!战争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这么说有点残酷,但是这就是我读过这本书的感觉。海军、空军、设备配给、后勤、间谍、反间谍、武器、进攻、防御体系、军事决策、判断、时间、地理、气象、潮汐、水文......一个作家,能把那么多专业的军事问题搞清楚已经是奇迹,而把他们叙述得那么恰到好处更是奇迹的奇迹。
      
      不过,这也正是我觉得酸涩的地方。在我所知道的中国作品中,反映战争题材的东西也是非常浩瀚。但是,就拿二战期间来说,即使我们的牺牲极其巨大,即使我们的战争极其残酷,即使我们的将军们也在把战争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即使我们士兵的鲜血一样鲜红,我们却没有这么一部伟大的作品来对死去的人、对全人类有一个的交待——难道这不让人觉得酸涩吗?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
      http://shenzhen.blog.sohu.com
      
      
  •       本书作者科尼利厄斯·瑞恩(Cornelius Ryan,1920-1974)出生于爱尔兰,并在那里度过他的青少年时代。他在爱尔兰音乐学院读的大学,主修小提琴专业,毕业后转而投身于自己更为倾心的新闻工作,并从此踏上了成为一个世界著名记者和优秀作家的道路,他工作勤奋,才华横溢,先后在路透社、伦敦《每日电讯报》、《时代》周刊、《生活》杂志担任记者。1943年,在《每日电讯报》服务期间,他出任该报欧洲战地记者,此后一直跟随盟军的前方部队采访报道,直至攻克柏林。然后又奔赴太平洋战区,继续他的热血文字之旅。他曾因工作杰出而在美国数次获奖,1962年,因他的以二战为题材的非虚构文学的成就和影响,获意大利班加雷拉文学奖。1973年,被法国政府授予“荣誉军团”骑士称号。瑞恩在晚年加入了美国国籍。
      瑞恩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得到当时多家顶尖媒体的赏识,而他的勤奋、认真、坚毅和勇敢,使之成为世界新闻史上最成功、最著名的记者之一。而作为一个作家,瑞恩则用他的职业为依托,以他的近距离观察战争的眼光和历经鲜血和死亡的灵魂,完成了普通作家“不可完成的任务”。他在战争文学和长篇纪实文学上的贡献,业已被记入了文学史册。
      
      《最长的一天》(The Longest Day)是瑞恩做了十年的准备工作之后才完成的。为了撰写此书,他查阅了浩如烟海的美、英、德三国报刊,研究了大量已公开与尚未公开的文件档案,其中包括德军将领冯·伦德施泰特与隆美尔的作战日志。更令人钦佩的是作者挖掘收集第一手资料的精神和毅力。他根据官方资料,也通过别的线索,如他曾在德国250家报刊上登载广告——寻找诺曼底登陆战的亲历者和D日的幸存者。他与3000个幸存者取得了联系,并亲自采访了其中的700人。他务必要让自己的书充满活生生的人的所作所为与喜怒哀乐,而不是一堆干巴巴的史料。
      《最长的一天》的书前献词是“为所有参加D日战斗的人而作”,书的副标题为《D日,1944年6月6日》。它完整记述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登陆作战——诺曼底登陆那天所发生的事情,其中有激战,有战前的筹划与战后的余波,更多的则是关于交战双方将领、士兵以及平民百姓在血与火、生与死之间的传奇故事。由于其中的人物和事件过于奇特和富有戏剧色彩,许多读者(包括中国读者)误把它当做小说,孰不知它却是一部近乎“百分之百”的纪实作品。如果说纪实文学的基本立场是翔实和准确,那么这部《最长的一天》己在这两点上接近极致。瑞恩坚持从客观的角度引用现场旁观者的口述,决不加主观的判断和猜测,也从不把没有纸上记载的战场信息写进作品,据权威评论说,这部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核实和确认的。追寻历史真实,力图再现那些伟大的时刻,再加上精确的叙述、丰富的感情和生动流畅的语言,所以它才会如此地令人震撼。
      该书于1959年出版,遂在世界各国引起轰动,印行1000万册。作品出版后的第二年,由福克斯公司投拍同名电影,瑞恩亦是电影脚本改编者之一。这部宏大的战争史诗耗资1000万美金,历时两年,启用了三位著名导演以及百位好莱坞巨星,投资和演员阵容都刷新了当时的世界电影纪录。影片公映后轰动世界,并获得多项奥斯卡奖。
      
      曾经看过电影《最长的一天》的人会记得,影片开场和结尾是一顶遗留在海滩的钢盔,耳边是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在轰鸣荡漾。可能不少人和我一样,由此把本书看成了一部有关命运及其转折点的作品。
      诺曼底登陆的事件本身及意义已经广为人知,《拯救大兵》和《兄弟连》进一步普及了这一知识,但在所有以此为母题的文艺作品中,《最长的一天》是无可代替的,就其权威、生动和精神价值上来说,它是先行,也是高峰。在当初观看电影《拯救大兵》时,我曾疑惑它许多地方照搬了本书的细节,但却又没有达到和本书一样的精彩。这并不是因为基于商业利益或者其他原因上的狭隘判断,仔细想想,《拯救大兵》表现的是英雄气概和人道主义温情,《兄弟连》倾心于战争的感官刺激和醉心于对兄弟情感的抒发,本书则让人们认识到,战争不是赤裸裸的死亡游戏,不是简单的武力征服,而是严酷的惊心动魄的搏斗,它把个人和世界都放在了命运的运转不息的刀锋上。在这里,你能够看到弱小个人面对黑暗和未知时的恐惧、慌张,能够体会到命运本身的无常、残忍与偶然,而置身其间的人们,又怎样建立起勇气与信心,学会战斗、坚忍、等待,始终相信永恒存在的正义和奇迹,,并最终迎来属于他们的胜利和荣誉。
      和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上的朋友们一样,我最早是1992年遇到本书的中文选译本的,并立即读完了它,我为书中艾森豪威尔的沉默感动,为士兵们在生死关头的天真幽默失笑,甚至为隆美尔的悔恨而叹息,但真正理解并把它列入自己最喜欢的、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书,却是在几年之后。1998年5月到1999月5月间,我读了三遍,它陪我度过了生命中最为低沉和黯淡的时光,使我能够在失望和悲哀中耐心寻找和坚持,直到生活和事业的前途上出现转机。自此我把它保存在了内心和记忆中。
      在难熬的2003年(对许多人甚至对我们这个国家来说,它也许算得上“最长的一天”),我曾向朋友们说过这本书,在读过《兄弟连》之后,又多次向许多人推荐过这部作品,并主动表示要购买此书的中文版送给他们。我原以为这部作品早已出版并摆在书店的货架上,但除了网上有关电影的介绍和一些网友发的贴子外,我没有找到它中文版图书的信息,最终确认它并没有在中国大陆出版单行本。所幸解放军文艺出版社行动迅速,经一番周折,通过台湾博达著作权代理公司取得了作者后人的授权,赶在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之际出版此书的中文版。
      另外,还有更多的信息值得我们了解。作为历史,诺曼底登陆被写进了中国的中学教科书;作为时尚,诺曼底和“最长的一天”已成为当代人的生活中有特殊意义的词汇,被用在游戏、歌曲、新闻借代等彼此迥然相异的语境中;作为成功的战例,它对中国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军人对它的思索和借鉴几十年来从未中断,比如名将粟裕就曾亲赴诺曼底,走遍昔日战场的每个角落,对其进行外科医生式的解剖分析,而鲜为人知的是,有二十个中国军人,曾亲身参加了诺曼底登陆作战……
      
      一个人热爱一本书总是有充足的个人理由,而把一本自己认为的好书和更多的同道分享,却是读书人的一个朴素的、值得骄傲的理想。
      我一直认为好书并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不仅仅是消遣的工具,它还应当是心灵醇醪,能让人在阅读中获得精神的沉醉和鼓舞。这本《最长的一天》并不是仅仅值得军事爱好者认真一读,我还愿有更多的处在生活和工作重要转折期的朋友读它,相信会有许多人从中感受到一种开阔的忍耐和执着的勇气,我更希望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们读它,其中的阳刚之美会给他们成长的心灵带去坚强。
      以上就是我要说的一个作家和他的作品的故事,以及一个人和一本书相遇的故事。
      
                           虎 牙  
      
  •   lz看书不仔细啊,明显是写到了晚上。
  •   赞一个,认识很深刻
  •   女生也会喜欢战争题材的东西么?
  •   我可不喜欢。。。
  •   厌烦是可以理解的,这种全景式的战争记录都是这样,这本还算短的呢,你要是看《漫长的战斗》,你会更受不了。相对来说《日本帝国的衰亡》和《巴黎烧了吗》更好看一些。
  •   同感。不知道实体书是否配有地图,不然地名都云里雾里。
  •   学蜉蝣
    快快留下后代然后死去
  •   陪着还活着的人
  •   看了你的介绍,我决定要让自己的堵车时间也变得独特起来
  •   中国人,当然我也是一个中国人,我认为的,总是缺少一种仔细,详尽的记录,缺少一种精确。可能是因为人多,对于人总是不把一个人的感受照顾进去。
    中国人的成功,都是无数的牺牲的成功。就像一个机关枪,向敌人的方向开许多枪,一定会中敌人,但是并不精确。也没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我现在发达地方的国家,做事,像一把阻击枪,每打一枪都是瞄准要害,并且是精确的。所以会出现不同的学科,而中国从有记录开始,对学科的分类都是很单一,只有文史哲几科,并且还是很模糊。
    如果可能的话,对现在的孩子的教育,应该要面向精确,严格。
  •   中国人比较热衷于用诗情来表现战争——这种写作怎么可能有精确的、准确的复原呢?
  •   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电影绝对的经典
  •   啊,,, 虎 牙  
  •   1998年5月到1999月5月间,我读了三遍,它陪我度过了生命中最为低沉和黯淡的时光,使我能够在失望和悲哀中耐心寻找和坚持,直到生活和事业的前途上出现转机。自此我把它保存在了内心和记忆中。
    在我失意的时候,我翻开了这书.看到了这句话.
    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我现在所需要的.
  •   那篇序就是你这篇文章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