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作者:潘宝明  

前言

第一节 中国旅游文化界说一、文化与旅游文化人类的文明包括认知、伦理、审美三大领域,正是在这三大领域的衍化中,人性诞生和发展起来。文化本义见仁见智颇多,国内诸多著述多从词源学上追溯罗列,其实文化实质性的含义就是“人化”或者“人类化”,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自然的人化即文化。《英国大百科全书》(1974)将文化界定为:“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是一种渊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的体系,这种体系往往为集团的成员所共有。……它包括这一集团的语言、传统、习惯和制度,包括有激励作用的思想、信仰和价值以及它们在物质工具和制造物中的体现。”这一概念颇为全面,一是它指出了文化是人的创造而非自然物,是社会现象而非自然现象,但文化对自然又不是排斥的,只要是对原始的自然按人类的规则加工以后,自然也就有了文化。

内容概要

中国旅游文化是旅游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旅游新时期肇始,30年来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相关的书籍、文章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都是另辟蹊径,见仁见智。2001年始,《中国旅游文化》出版,考虑到不同读者的要求,在体例上既注意“面”的轮廓勾勒,更注意“点”的具体剖析;既注意理论归纳,更注意实际介绍;既注意每一文化门类的历史沿革“纵”的剖析,更注意地域区别“横”的比较;既展示传统人文文化层,又展现自然文化层,并尽可能表现近现代文化层;既注意高雅文化层,又注意通俗文化层。并以散文的笔调写成,力求新鲜、形象、生动、直观,有独到见解,以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见长,以拥有较多的读者群。使读者感到中国旅游文化不是空洞的、神秘的,而是具体的、可触可摸的,就是在我们身边的科学,重在运用。贯彻科研成果应用化和教学心得理论化相结合的原则;创造意识培养和创新能力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基本学科原理和行业、产业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普及中国旅游文化知识的同时,对与旅游有关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的事项进行分析,而且对如何保护开发提出建议,将传统文化不是作为木乃伊,而是看做活化石,寻找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点,使中国文化的传统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

书籍目录

前  言   第一节 中国旅游文化界说 第二节  中国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第三节 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 第四节  中国旅游业与旅游文化第一章 山水文化 第一节 山水景观的特征 第二节 山水景的“比德”现象 第三节 山水文化的形成和丰富 第四节 山水景与风水 第五节 山岳文化 第六节 江河文化 第七节 湖泊水域文化 第八节 海滨文化 第九节 森林风景文化 第十节 石林溶洞瀑布文化 第十一节  中西方山水文化审美比较  第二章 聚落文化  第一节 我国城市发展类型  第二节 历史文化名城  第三节 特色城镇  第四节 传统历史文化街区 第五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第三章 园林文化 第一节 园林类旅游资源的概述 第二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第三节  中国园林的空间布局 第四节  中国园林的特点 第五节 中国园林的文化传统 第六节  中西方园林文化比较第四章 建筑文化 第一节 中国古建筑的文化特征 第二节 长城和城堡 第三节 宫殿与官衙 第四节 邮驿、会馆与书院 第五节 桥梁与闸坝 第六节 传统民居 第七节 坛庙与陵墓 第八节  中西方古典建筑文化比较第五章 宗教文化  第一节 道教文化与旅游  第二节 佛教文化与旅游  第三节 伊斯兰教文化与旅游  第四节 基督教文化与旅游  第五节  中西方宗教游的文化比较第六章 民族文化  第一节 民族概述  第二节 民族歌舞  第三节 民族的衣食住行 第四节 民族集会 第五节 民族宗教 第六节 民族旅游区 第七节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比较  第七章 民俗文化 第一节  民俗——社会生活的活化石 第二节  民俗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 第三节 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的成功开发第八章 烹饪文化 第一节 烹饪文化的渊源 第二节 烹饪文化的特色 第三节 烹饪文化的时尚特征 第四节 主要地方风味 第五节  中西方饮食文化比较第九章 酒文化 第一节 酒文化渊源 第二节 酒品、酒器与酒戏 第三节 酒之祸德与酒茶之争第十章 茶文化 第一节 茶文化的渊源与茶类 第二节 茶品、茶具与茶饮 第三节 茶文化的时尚趣味第十一章 诗词文赋文化  第一节 文学与旅游的最初结合  第二节 文人雅士竞相歌咏山水名胜  第三节 旅游文学的类别  第四节 旅游文学的特点第十二章 书画雕塑文化  第一节 笔补造化的书法艺术  第二节 神似取胜的绘画艺术  第三节 笔墨纸砚  第四节 气韵生动的雕塑艺术  第五节  中西方造型艺术、装饰艺术比较第十三章 戏曲歌舞文化 第一节 流派纷呈的戏剧 第二节 说透人情的曲艺 第三节 清丽典雅的音乐歌舞 第四节 中西方戏曲表演艺术比较第十四章 工艺美术文化 第一节 工艺美术发展简史与精品举例 第二节 工艺美术的特征 第三节 工艺美术展示的多样性 第四节  中西方工艺美术文化比较第十五章 花鸟虫鱼文化 第一节 花 第二节 鸟   第三节 虫   第四节 鱼 第五节 花鸟虫鱼文化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周礼》中便记录了中国古代建筑规划的思想,并且这种思想一直为后人建筑规划所遵循,并且随着历史礼制的强化,皇权统治地位的提高,祭祀的繁复,使得建筑布局必须按主次布置,并形成与礼制对应的对称、规整、轴线等布局手法,人的一切活动被禁锢在方正的大街小巷分成的内向院落之内。根据中国伦常礼法的原则和建筑平面均衡的特点,中国的建筑无论是一般住宅还是宫殿、寺庙,都遵循着一种庭院式组合方式,即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屏障等环绕成为一个个庭院式建筑群。道理很简单,传统中国是一个“乡土中国”,乡土气息、田园情调总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宗族观念,子嗣相承,有浓厚的儒家伦理思想,有讲究秩序、注重等级、主次分明、尊卑有序的位序观。这种布局一方面造成了明显的君臣、长幼、内外、男女等级差别;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中国文化艺术的特有境界。中国建筑中的民居,更多地表现为群体艺术,城市多以不同体形、体量建筑与不同面积、形状的院落组合成复杂多层次的空间系统,用引导、限定、聚散、开合、对比、烘托等手法取得预期的艺术效果。民居的合院格局在唐时已趋于成熟,这种民居多采用具有明显中轴线的左右对称的平面布局,宅院多在主要房屋之间用有直棂窗的回廊连接成四合院,也有全由房屋围成的狭长四合院,或以围墙和房屋结合而成的三合院。皇家的宫殿坛庙建筑,如故宫、天坛是如此,大的城市、水乡古镇的民居,如北京、上海、苏州,无不如此。在西方人眼中,北京的胡同、苏州的小巷、上海的弄堂,都是伴随城市产生而产生,是市井生活和风情的最直接、最真实的写照和缩影。北京民居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苏州的天井院、云南大理的三坊一照壁、白族的四合五天井,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群落。白天,当一户户人家离家忙于工作,此时它是幽静的、生僻的,但一早一晚,节日假期,喧闹嘈杂,充满生活情调,这一切,不仅使许多外国游客以影像给以记录,而且希望住宿这样的氛围之中。

后记

旅游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是广义的文化活动,它是文化的消费,又是文化的创造。可以说旅游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旅游者变换原有的文化环境,探奇求知,变换生活节律,以吸取其他地域的文化。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旅游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文化精神的需求。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这是新时期国务院对旅游业发展的第一个文件,党中央国务院在历史发展的每个重要时期都对旅游业提出新的要求,这次《意见》有鲜明的新时期特点,具有强烈的里程碑意义。21世纪,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市场,无论是海内外嘉宾慕名而来,激活中国的旅游资源市场;还是中国公民走出去,到异域观光旅游,中国的游客将成为世界旅游业潜在的客源市场。如何使来中国的游客游有所值,不仅需要让他们睁开眼看中国,更需要通过书籍、影视声像深入浅出、全面细致地介绍中国文化,只有你懂中国旅游文化,才能通过你的服务使游客对中国旅游文化有所了解。而未来承担旅游业津梁重任的大学本科学生本应以高于现有业内人员的素质进入这些岗位,这样我们不仅可以有经济实力、管理实力而且有文化实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意见》要求的目标——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

编辑推荐

《中国旅游文化(第3版)》是全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旅游文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本书为中国旅游文化概览。由于中国的旅游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所以本书所涉及的旅游与文化关系的阐述方面也是相当广阔的了:山水文化、聚落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烹饪文化、酒文化、茶文化、诗词文赋文化、书画雕刻文化、戏曲歌舞文化、工艺美术文化、花鸟鱼虫文化等等与旅游有一定关系的文化内容均在作者讨论的范围之中了。能做到这一点也实属不易啊!
  •   教材还没有用,这是上课必须要用的。。。。
  •   书很好,跟学校订的一样
  •   排版还可以 不过课上基本用不上书
  •   还可以,足够作参考书籍用的。
  •   开始没看清,原来是教材。。。速度很快,文理学院的快递就就只有这个给力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