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众叛友离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作者:托比·杨  页数:396  译者:杜然  
Tag标签:无  

前言

  莫顿斯是位于西好莱坞的一家非常有影响力的餐厅。在那天晚上,距离莫顿斯十个街区之内的人,都感到一定会有大事发生。通常,周一的时候在这家餐厅总能看到好莱坞的那些大腕们,但在1994年3月28日这个特别的周一,似乎好莱坞所有的大腕都决定到梅尔罗斯大街和罗伯逊大道交界处的这家餐厅会合。当一波又一波的电影明星们(其中不乏手里抓着小金人的)聚集在餐厅门口对着众人挥手致意时,成排的警察正设法拦住人群。这是第66届奥斯卡的颁奖之夜,也是《名利场》杂志举办的第-个奥斯卡派对。  我看了看表,时间是晚上11点25分。再过5分钟,我就得走近那个守在餐馆门口、手里拿着写字板的“纳粹”,说服她放我进去。我专心地抠着礼服上的污渍,好让自己镇定下来。在那天晚上举行的所有的奥斯卡派对中,这一场无疑是所有人都想参加的。这个荣耀曾经属于斯帕戈经纪公司绰号叫“飞毛腿”的欧文·拉泽所举办的派对,但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超级经纪人于前一年的12月刚去世。“飞毛腿”的派对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客人名单锁定在数量屈指可数的一群大人物。对于不是那么重要的客人,就借口说洛杉矶消防署长命令参加派对的来宾不许超过300人而婉拒;这个老谋深算的经纪人正是用这种花招,把派对一直控制在很小的规模,因此,派对拥有异常私密的气氛。

内容概要

  受到好莱坞经典影片《满城风雨》(TheFrontPage)的启发,英国作家托比·扬(TobyYoung)渴望去纽约做一个知名报刊的记者,以获得与社会名流的交谈的机会。托比·扬很快得到了《名利场》的试用通知,他借此进入了媒体圈并最终得以立足。然而他不久就沮丧地发觉,与英国的记者相比,美国记者都是些令人作呕的谄媚者。他们对名人穷追不舍,还为了宣传巴结政论记者。  尽管如此,出于对纽约的迷恋,托比·扬对自己在此间的生活与工作非常满意。可惜由于他公认的幼稚的胡闹之举、对当地文化的不适应以及过量饮酒的行为,托比·扬最终被《名利场》解雇。  如今托比·扬担任英国出版物的自由撰稿人,他冒犯了在传媒界地位举足轻重的夫妇蒂娜·布朗(Tina Brown)和哈里·埃文斯(Harry Evans),甚至引发了一场官司(后被撤销)。岂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意外事件反而推动了他的事业发展。这本幽默感十足的回忆录细致入微地揭示了纽约媒体界极端利己的本质,同时对现代美国的名人文化进行了深入剖析。

作者简介

  托比·杨,生于1963年。在其新闻从业者的生涯中,曾先后被有威望的报纸和杂志开除,其中包括《泰晤士报》、《名利场》以及《旗帜晚报》。本书已经被好莱坞翻拍成电影,由西蒙·佩格和柯尔斯腾·邓斯特主演。  杜然,他融合了读书人、话唠、谐星、走火入魔、思考者、鬼上身等几种特质于一身。现任职于一家财经媒体,有译著半打。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这里钱多人傻。”第二章 从希思罗机场到肯尼迪机场第三章 温柔的呼唤第四章 第一问屋子第五章 畜生第六章 在太阳王的宫殿里第七章 希莉亚的考察之旅第八章 没用的东西第九章 叫早电话叫得太早第十章 绝对贝蒂第十一章 自由、平等和公关第十二章 加入名单第十三章 夜晚的世界第十四章 麻辣宝贝第十五章 巨无霸第十六章 那些英国佬第十七章 完全没有同性恋者的气质第十八章 放牧名流第十九章 “你他妈的给我离名人远一点!”第二十章 “我们合计合计。”第二十一章 酷不列颠第二十二章 一次可卡因引起的中风第二十三章 在伦敦传媒学院学不到的东西第二十四章 MJ的单身日记第二十五章 “先生,对不起,那张卡被拒了。”第二十六章 春风得意的亚克斯第二十七章 人未走,茶已凉第二十八章 卡罗琳第二十九章 和哈里的纠纷第三十章 情人节大屠杀第三十一章 秃头第三十二章 亚历克斯漫游仙境第三十三章 妒火中烧第三十四章 达到最低点第三十五章 千禧年之前的紧张第三十六章 伊泽尔谷第三十七章 再见,各位第三十八章 回归结语致谢

章节摘录

  1995年7月4日,我满怀着激动抵达了维珍航空在希思罗机场的值机柜台。在格雷顿给我打来电话之后,我拿到了一张到肯尼迪机场的豪华经济舱机票,这完全是没想到的荣幸。之前,我只坐过最便宜的舱位,一直盼着能稍微纵容一下自己,尤其是希望能升到公务舱。几天前,亚历克斯到洛杉矶为《每日邮报》报道“枪炮与玫瑰”乐队,本来是豪华经济舱的票,但因为客满而升到了公务舱。他一到酒店,就给我打电话吹嘘这件事。据他说,机场的地勤人员会自动把乘客分为“适合升舱”和“不适合升舱”两类,他们看了他一眼,就断定他适合坐公务舱。“当时我穿着晚礼服,”他俏皮地说。我认为关于晚礼服这个部分,他是在开玩笑,对于升舱我不会抱太大希望。我穿着一件厚厚的呢子西装,拿着一本《旁观者》杂志。  在经济舱柜台前,乘客排着长队等待办理登机手续;但豪华经济舱的柜台前,则一个人都没有。升舱有戏。  我大步走到柜台前,放下箱子,把票递给柜台后面的女人。  “先生,您是豪华经济舱的乘客吗?”她问道,对我伸出的手完全视而不见,“这个柜台只办理豪华经济舱的乘客。”  “是的,我知道,”我傲慢地回答。随后,因为不想和她发生冲突,我笑了一下,压低嗓音补充了一句:“别紧张,我没想插队。”  我可不想坏了升舱的机会。  “先生,恐怕我们今天下午的豪华经济舱已经客满了,”她一边说着,一边接过我的票,“让我看看有什么办法没有。”  当她把头埋到电脑终端前,我的希望骤升。终于可以坐进公务舱了!我将看到另一半人是怎么生活的!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从容一点,我从外套的口袋里摸出一本《故园风雨后》放在柜台上。  “恐怕我能给您的最好座位就是靠走道的。”  “无论坐在公务舱的什么座位,我都没意见。”  她从电脑终端后面抬起头来,看着我说:“您说什么?”我盯着她看了几秒后,终于明白她是什么意思了。  “你不会是说经济舱靠走道的座位吧?”“正是,先生。”  “你把我降舱了?”  “非常抱歉,先生,但是豪华经济舱完全满了。”  “那为什么不给我升舱?”  “恐怕我没有获得这么做的授权,先生。”  她给我一个略带冷淡的表情:你不适合升舱。  事实证明,她所能提供给我的最好座位位于飞机的尾部,旁边坐着的是一个信奉摩门教、名叫布莱斯的绅士,他坚持要告诉我他伦敦之行的所有细节。显然,他的这趟旅程包括参观白金汉宫、杜莎夫人蜡像馆以及大英博物馆!在七个半小时的航程中,唯一令人高兴的是当飞机开始在肯尼迪机场降落的时候,布莱斯指了指当时正好被许多烟火照亮的曼哈顿的天际线。我忘了7月4日是独立日。  “他们说的真没错,”我低声说道,“你们美国人真的很好客。”  布莱斯看着我,表情很古怪。  “你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他问道,“我们正在庆祝200年前把你们给赶跑。”  当飞机降落在肯尼迪机场的时候,显然他们并不是很热切地渴望像我这样的人以后会再回来。体重超重的移民局官员把黑色制服上的缝合线都要撑爆了,他们根据到港乘客是否是美国人,而把他们赶到不同的围栏里。我突然发现自己被许多褐色的面孔所包围。降落在肯尼迪机场,就是20世纪初期抵达埃利斯岛的现代版本。跟其他那些旅行者一样,我也是一个到新世界寻找全新开始的移民。我所待的围栏标着“非美国人”的标记,但这里也可以标记为“疲惫不堪、挤成一团的民众”。我恍惚觉得自己身处某个常见的好莱坶情节剧中,而不是美国这个国家;这个感觉在随后的五年中不断浮现。  在步入7月的纽约热带一般的闷热天气之前,我在机场的国际抵达航站楼里待了一个多小时。没人跟我说过纽约的天气是这样的,感觉就像是跳进了一个水温过热的游泳池,一股子消毒剂的味道。我穿的那身厚呢子西装让我在这样的高温里吃尽苦头。在我拿着一个大箱子和一个电脑包挤过人流抵达公车站时,我能感到小汗珠在顺着脊背往下流。这与我在夜晚躺在床上所幻想的在美国开始新生活的方式完全不一样。  我已经预先从朋友山姆·普拉蒂那里租了一个房间,地点位于9大道和10大道之间的37街,曼哈顿的这片地区就是声名远播的“地狱厨房”。这个地点的方便之处是这里距离位于42街的港务局巴士站很近,所以我不用拖着行李走太远;但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了。这里原本是爱尔兰人的居住区,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这里为许多的吸毒者和酒鬼所占据,从而使这里成为了纽约最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地区之一。  下车后要走过几个街区才能到37街,像我这样穿着呢子衣服,拿着大箱子,我相信自己一定会碰到打劫的。我倒不如直接在脖子上挂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游客”两字。

媒体关注与评论

  “身为一名媒体从业人员,作者目光犀利,本书是对令人眼花缭乱的业界现状的真实写照。”  ——GQ杂志  “本书嘲讽了那些有钱且没有廉耻的家伙们搞笑的生活方式。”  ——《PEOPLE》杂志  “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分享托比·杨一针见血的幽默、流畅的文笔和丰富的内容,精彩的漫谈式随笔读罢令人余香满口,回味无穷。”  ——《旧金山编年史》  你无须以媒体从业者的身份正襟危坐阅读本书……读到粉丝、名人和野心家的奇闻轶事时,你大可以纵情欢笑。”  ——《芝加哥论坛报》  “本书文辞生动,充满魅力……让读者了解到康泰纳仕集团文化中的有趣细节。”  ——Kirkus(美国书评杂志)  我们的使命是生产美,职能是创造欲望,因为我们相信美和欲望是人类前进的动力,是一种向上的力量。虚荣和伪善。并非名利场中时尚人的专利,哪里没有呢?当你嘲笑书中描写的时尚人,唾弃他们变态的付出时,请你同样铭记他们创造出来的美好和辉煌-让你看到梦想中的世界,和最令人倾倒的梦中偶像交流,让自己可以变成梦想中的样子,除了杂志,谁能做到这样?  ——苏芒《时尚芭莎》(Harpers BAZAAR)执行出版人/主编  我总是频繁地更换公关公司。研究他们的客人名单,最后发现各家的名单大同小异。所有派对上来的人大体都是那同一拨“动物”。  ——陈旻(曾任某奢侈品牌市场总监,现为奢侈品公司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人们对这个故事的兴趣,还在于普通人与名人之间那道细细的红线。信息繁衍的这工作还是得有人干下去,而且还要煞有介事地干好。  ——苗炜《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本书还展示了炒作的力量,或者说是那些渴望曝光的名流、狗仔队和杂志之间复杂的三角关系——明星有意识地将偷拍的机会泄露给狗仔队;记者通过布局将负面照片炒作成头条新闻;杂志疯狂争抢狗仔队拍到的明星丑态,尽管那些照片是如此模糊。在这里,新闻的公正性被抛出窗外,只剩下编造的事实和对白。  ——杜麦克(罗德公关亚洲区主席)

编辑推荐

  一个神秘媒体帝国康泰纳仕的全景展示  一本囊括全美最热门名人的时尚话题手册  一场传媒人、公关客、品牌经理之间的名利场派对  康泰纳仕的本事是,他们能通过各种巧妙的方式,说服其他人相信他们对于什么流行什么不流行的观点,是建立在实情基础之上的;从根本上说,他们之所以能成功说服众人,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他们是真的相信。据蒂娜·布朗说,“纽豪斯与时代精神血脉相连。”他们认为,时尚的变迁背后,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近乎超自然的原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如何众叛友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当AnnaWintour出现在中央美院时,学术报告厅的过道上都坐满了慕名前来的大学生,人们像追捧明星和社会名流一样追捧她。在《TIME》杂志曾经制作的一期名为 “womeninfashion”的专题里,她排名第三。
      
        AnnaWintour在报告一开始便解嘲式的开了自己一个玩笑,“我今天穿的正好是Prada,而且我对我的助理们就像你们在电影里看的那样坏,我甚至不给他们饭吃。”
      
        AnnaWintour很少摘下她那幅黑色大墨镜,你不知道在那两片黑色的玻璃片之后,这个女人是以什么样的眼神在检视周围。在成为美国版《VOGUE》总编23年的时间里,她一直是时尚圈里的重要人物。在最近曝光的TomFord2011春夏服装秀的录影带里,AnnaWintour和其他名流坐在第一排,在镜头里一闪而过,戴着墨镜。事实上这种情况常发生,她没到场,秀甚至不会开始。
      
        在AnnaWintour的观念里,时尚是一种天赋,要么天生就懂,要么天生就不懂。这不是一个可以通过努力就可以获得回报的行业。她14岁的时候,不顾伦敦学校校规的允许,硬是把裙子拉高了几寸。
      
        进入时尚杂志后凭借认真一路升至英国版《Vogue》总编和美版《Vogue》总编后,AnnaWintour在行业内已经有了很高的声望,她既能敏锐地捕捉到潮流,也能提携有才华的设计师,LV的设计师MarcJacobs以及迪奥设计师JohnGal-liano都是在其力荐下走马上任。在拥有这些名声的同时,AnnaWin-tour铁腕强势的工作作风也在行业内招来了众人的嫉妒与非议,而这些负面消息,才是把AnnaWin-tour推向更大众角色的关键力量。
      
        即使如今已经62岁,但她依旧严苛,一切仿佛都在印证那些八卦传闻。在回答20岁出头中国年轻人问题时,她毫不客气地对提问者说,“下次提问前请先好好准备一下。”一位曾经在《名利场》工作过的记者在他的著作《Howtolosefriendsandalienatepeople》(《如何众叛友离》)这样描述AnnaWin-tour,“当她跌倒或者出丑时,你要装作没看到什么也没发生,否则便会死得很惨”一位中国记者向 AnnaWintour求证时,她只是简单得回答“It“sabadbook。”(这是本烂书)
  •      刚看完这本书,语言搞笑,结尾温馨,不错。
        
        YOUNG的父亲是位哲学评论家,母亲是位演员,所以,也就难怪他的爱好是进娱乐圈,写明星们的评论。
        
        他天生反骨,难以忍受泯然众矣。在举行活动的时候,别人都在津津有味地谈话,而只有他满嘴赛了食物。这就难怪,为什么他的腰部脂肪那么厚实了。
        
        他喜欢挑战权威。别人以为的“神童”,他觉得对方仅仅是“白痴”,还要写文章抨击他。
        
        前半部分,都是描写他是如何与他的圈子格格不入,如何搅乱这个圈子,如何令他身边的人讨厌他、唾弃他。
        
        而直到有一次。他决心改变了。他变得从善如流,他似乎开始走上正道,符合这个圈子的游戏规则。他给“白痴导演”写正面报道,还允许PR来修改他的文章。这一切都很顺利,他需要这么做,这么做也让他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从第一道门开始,他终于走到了第二道门。而这道门的关键,就是要符合规则。
        
        然而,这些变化或许只存在他的表面。他内心的反骨,让他终于有一天开始再次爆发,让他回归原来的自己。他在一个颁奖典礼上,和明星厮打,将一切搞得一团糟。
        
        结局很温馨。他离开了浮华圈,找到了他的爱人。
        
        YOUNG,真的很可爱,他的可爱在于他的特别。我们的生活太平淡,周围都是一些在努力适应规则的人,而我们太少看到如此不遗余力又如此笑料百出地反抗规则的人。
        
        是的。我们很喜欢看到这一切。或许我们内心也有我们自己的反骨,不过我们可没YOUNG那么大的勇气去反抗规则。
        
        好吧。在书里,让我们来到了一个精彩的,与规则作对的世界中。
        
        而合上书,我们还得符合自己各自空间中的规则!
      
  •     下面都是原书的文字
      
      当然,我没有承认我来美国是因为我想义无反顾地投身名流文化的化粪池。我告诉自己,刚才瞥见的那个世界,会成为一部喜剧小说或者讽刺戏剧的主题;作为一位作家,我有责任去捕捉它充满俗气的光芒。这也正是为什么我想住在美国的原因——为了搜集素材。
      
      但在现实生活中,那个派对已经对我造成了一种奇异的影响。我的身上已经发生了某种形式的变化,我终于完全投入到那个之前还一直处在调情阶段的信仰体系。从某种诡异的意义上说,我已经成为了一个美国人。我并不想混迹在有权有势的人物中间,手里拿着笔记本,为他们的子孙记录下他们是如何的挥霍无度;我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并不是想写一本让“看热闹的”得以窥见天鹅绒拉绳后面的世界的书;我想让他们拜倒在我的脚下。我迫不及待地想穿着我的阿玛尼晚礼服,神气活现地向前走,挥舞着那些华而不实的、显示着我成功的标志,让整个世界看见。看看我的劳力士手表!女朋友的胸部吸引了那么多的目光!我是不是很酷啊?
      
      对于我来说,《名利场》并不是一本纽约的时尚杂志。在它的黄金时代,也就是阿尔冈昆圆桌时代(Algonquin Round Table,美国文艺界人士的非正式团体,在二三十年代,他们在周日聚会于纽约的阿尔冈昆,因此得名——译注),它曾经是连接曼哈顿的纽带。在这本杂志的第一阶段(1914年—1936年),它的撰稿人队伍包括多罗斯·帕克、埃德蒙·威尔逊、罗伯特·本奇利、戴·赫·劳伦斯、托·斯·艾略特、科莱特、哥克顿、赫尔曼·J. 曼凯维奇……这个名单还可以拉很长。甚至是霍迪尼也曾为《名利场》撰稿。1983年,康泰纳仕集团的老板、亿万富翁小塞·欧·纽豪斯让这本杂志死而复生,从1984年到1992年,它的主编是《闲谈者》杂志之前的掌门人蒂娜·布朗。纽豪斯给蒂娜电话的时候,她才30岁,他知道,蒂娜当时准备到《纽约客》担任主编,这在美国的杂志新闻业是最富声望的一个职位。在蒂娜的领导下,《名利场》杂志成为了上流社会的每月圣经,它融合了好莱坞的名人效应、上流社会以及真实的案件,蒂娜把其称之为“大杂烩”。它不再完全是过去那种酸了吧唧的艺文杂志,但它却比英国的同类型杂志要显得性感。
      
      
      我挑了一个不好的时间在这所常春藤大学注册。当我在1987年9月抵达哈佛的时候,美国正盛行着“政治正确”的流行病。所有的学生似乎都痛苦不堪。当时流行的正统做法是,把诸如“真”和“美”这样的概念排斥在当代教育之外。那种认为“一个人可以超越种族、性别、性取向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从而对某个问题获得一种大致了解”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从来不存在“客观”这一说,只有许多对抗性的观点,而大学有义务传授所有这些观点。在哈佛大学的人文学科院系,全体教职人员为了表现对更为多样性、多文化方式的认同,而面临着放弃其核心课程的压力;斯坦福大学已经出现了变化,一门关于“伟大的书”(Great Books)的必修人文课程,已经被一门名为“各种文化、思想和价值标准”的课程所取代。
      
      记得我到美国不久,《美国精神的封闭》一书就出版了,对此我激动不已。这本对文化相对主义进行抨击的书,是由芝加哥大学的艾伦·布鲁姆所写,它像是一支箭,直插政治正确运动的心脏。布鲁姆是一位重量级的知识分子,曾经翻译过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尔》,他证明了“伟大的书”有存在的理由——它们是通向人性的道路。在布鲁姆看来,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年轻人超越其个人生活的独特环境而成为一个具有理性的人,具备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学不应该在那里对着学生举着镜子,以证实他们的女性、同性恋或者是非裔美国人的身份;大学应该在那里挑战他们,教育他们在寻找“如何过上美好生活”这个最重要问题的答案时,那些事关自身的主观细节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   拜托,书里杨的母亲不是一名演员好不好,老兄你看的是电影吧。书里的结局跟电影根本不一样
  •   谢谢你的介绍
    改天我也买来看看
    呵呵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