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2-10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作者:廖佳 页数:325 字数:4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日勒的计划是经大西洋、北冰洋,到达太平洋陆地,首次实现从北极圈内穿越三大洋的陆岸,即从北角到白令海峡。日勒将单独一人完成全部行程,历时三年,穿过165经度,相当于半个北极圈,全程10000公里。 2001年9月12日,沙漠生日的那天,同样还是在这个窗下,同样天色擦黑,廖佳开着沾满远征泥土的车到了!她把车停在日勒雪橇停过的地方。窗户开着,我看见廖佳从车上下来大叫我的名字。感觉超现实啊!一阵头晕目弦…… 廖佳是国内著名汽车旅行者,自由撰稿人原北京国安广告总公司企划经理北京青年报试车员,新浪网专栏作者。廖佳从1996年开始自驾车旅行,到2000年的5年中,先后10次在国内旅行,行程8万公里。2001年7月26日到12月14日,廖佳驾车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单人、无后援欧亚大陆环行的旅行,行程6万多公里,穿越了32个国家,历时142天。 这本《我独自驾车穿越欧亚大陆的142天》就是记录了旅行的全部过程,书中收录了许多这次旅行。随笔游记和照片,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旅游手记。
作者简介
廖佳:国内著名汽车旅行者,自由撰稿人。原北京国安广告总公司企划经理;北京青年报试车员;新浪网专栏作者。廖佳从1996年开始自驾车旅行,到2000年的5年中,先后10次在国内旅行,行程8万公里。2001年7月26日到12月14日,廖佳驾车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单人、无后援欧亚大陆环行
书籍目录
大梦三年办理牌照及签证前期准备央视介入狼狈“出逃”退守扎门乌德盘桓乌兰巴托重返乌兰巴托乌杨伽的幸福生活为了分别的聚会(上)为了分别的聚会(下)啊,贝加尔,What a surprise!无尽的西伯利亚之路通往欧洲之路50小时跨越伏尔加、高加索索契二日夜入莫斯科徘徊在圣彼得堡街头俄罗斯,不想说再见走过千湖国通往布达的旅行布达的太阳再见,挪威渡过卡特加特海峡战争的距离我在Ponts de Ce有个家巴黎签证周从卢尔河谷到大西洋之滨狼堡之行及第二签证周十二的月亮,不离不弃喧嚣的孤寂走马中欧翻越阿尔卑斯山干杯,朋友伊比利亚之行海上升明月疾走英荷托斯卡尼的落日沉沦的文明马尔马拉海的晨光惊魂三部曲马苏莱赫村的灯光五千里风雪兼程——穿越斯坦回到祖国回家的旅程
章节摘录
书摘 这趟列车是呼和浩特开往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图娅先坐车从二连回来,到旅馆房间拿了行李。我已经等得着急,赶紧把帮她买的票交给她。原以为我们会一起走,不料她把我送上车,就说去找朋友,要到乌兰巴托再见。我只得自己进了包厢,早有两个蒙古汉子瞪大了眼看我。友好地打过招呼(心存疑虑的友好),我把相机包、电脑包放到铺上,做成枕头的样子,便盘腿坐在边上守着。和图娅换票的,也是个妇女,也是做水果生意,她带来的N箱各种水果(味道混杂在一起,我发誓在蒙古不吃任何水果了),把包厢里天上地下都塞满,才满头大汗地坐下。真是不得不钦佩她。 突然想起第一次自己出门,是大一的暑假,坐7次特快去成都,硬座。周围都是说着四川话(那时四川话对我来说比英语四级可难多了)、喷云吐雾的农民,有两个还镶着金牙。我就抱定了自己的地质包,头抵在上面躲避炝人的烟味儿,昏睡了两夜一天。到了成都,看到站台对面停着成都—北京的列车,差点儿当即登车回家。 14年过去了,当初那个没出息的大学生,如今成了别人敬佩的旅行者。不幸的是,这次她真的做了逃兵,竟让自己坐在了火车上。 早上醒来的时候,欣喜地发现窗外已不再是戈壁荒漠,而是进入了草原。我站到走廊里,开始拍照。 “你好!”忽然有个男人在用标准的北京话问好。我一下子高兴起来,循声看去,是个脸上有道伤疤的中年男人。 “北京人?”我问。 来人叫李刚,是半个北京人——他先强调自己是在北海边上的妇幼医院出生的,然后才说妈妈是苏州人,爸爸是50年代蒙古驻中国使馆的工作人员,他便是有一半中国血统的蒙古人。 李刚很健谈。很快我就知道他是做建材生意的,以及生意的规模、运作方式甚至每年的利润。这就有点儿像在国内的火车上,素昧平生的人谈着各自的生活,有时也编造些东西,或者说点儿大话什么的。不过当时我只想着人家既然合盘托出,不妨就告诉他我是在开车旅行——此时车正在另外一辆火车上奔向乌兰巴托。李刚大吃一惊,连问了三次:“你不怕吗?”说着招呼过他的儿子来。 这是个腼腆的孩子,很帅很秀气,和周围黝黑的壮汉们站在一起颇为刺眼;还有他那身韩流风格的装扮,和我想像里的蒙古年轻人不一样。小伙子自我介绍叫巴亚尔,是大一的学生——奇怪的是他不能说一点儿汉语,只能用英语交流。 得知我还没在乌兰巴托安排住的地方,李刚主动提出巴亚尔是自己住,我可以住在他家,一应设施都可以用,每天适当付一些费用就可以,20美元。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问清他家里有停车的地方,我立刻答应了——其实图娅原本邀请了我到她家里去住,可毕竟和图娅一起沟通比较成问题。相比之下,我更愿意能有人交流。 列车穿过森林地带,远处的山体上,出现了大幅的标语(蒙古万岁),李刚说乌兰巴托就要到了。 还是刚刚决定要过蒙占时,我的好朋友、旅居法国的马儿和他的摄影师老公刚好回国采风。知道我要走蒙古,马儿讲了几年前他们两口子走西伯利亚大铁路到乌兰巴托的情景。按她的意思,那可算不亡是一国之都的火车站,连天桥也没有。在站台上就能看到火车站大门外骑马来的人,跳—卜马来拴好就阔步进站;忽然间—声哨响,齐刷刷就剩了她—个人站在原地,半天她才弄明白,原来其他人都从车下面钻到了另一个站台! 马儿的话多少有些艺术加工,至少我没看到有人骑马而来。站外乱哄哄地停了不少出租车,车型各式各样。李刚说乌兰巴托平均每个家庭有一辆车。这绝对出乎我的意料,原来倒是想每家得有几匹马的。 韩国车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小车份额,此外奔驰、宝马也满街跑。李刚说这些车多是从德国买的二手车,一辆10年的奔驰,只要2000美元,然后经波兰、俄罗斯一路开回家——这么说蒙古人进行的欧亚旅行更为频繁了! 没能找到图娅,我跟着李刚父子,钻进一辆现代出租车。 巴亚尔住的可不是普通的住宅楼,而是一栋市中心附近的四层别墅。一楼是车库和保卫人员,二、三楼是厨房和办公室,四楼就是巴亚尔住。因为刚搬进来,基本没什么家具,床也就是地上铺着的一个垫子。巴亚尔说那就是我的房间。 我对这里非常满意。巴亚尔甚至让我用他的上网账号——GRIC全球拨号系统巾不包括蒙古。另外,他也找到机会告诉我,李刚只是他父亲的朋友,这次他是和李刚一起去二连玩。对外,李刚总是跟人说自己是他的儿子。原来如此!难怪巴亚尔不能说中文,难怪他们“父子”没有相像之处,难怪李刚在“儿子”家里,只管坐在一旁逗小猫儿玩。 离开北京前,祖拉曾经给了我她最好的朋友乌杨伽的联系方法,说到了乌兰巴托可以和她联系,她在一所大学里教中文。给乌杨伽打去电话,她正好在学校值斑,离这里不远,李刚就表示可以带我去找她。 乌杨伽很漂亮,白皙俊俏的面庞,纤细高挑的身材,棕色的头发正配棕色的眼睛,亮亮的,高高的颧骨说明她是个蒙古美人。她曾在北京语言学院学过三年中文,说得还不错,但据她自己讲,她说得最好的还是俄语和英语,特别是俄语。乌杨伽的父亲是蒙古重要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曾是几任驻苏大使,她年幼时就在莫斯科上小学和中学;大学也是念到一半才转学回国。俄语我听不来,倒是中文交流有困难的时候,她就用英文表达,一口很棒的美语。乌杨伽告诉我,因为学校缺少中文教师,她也兼任中文老师,但她的主课是传统蒙文。 答应过祖拉要照颐我,午饭后乌杨伽和我们——起回到巴亚尔的住处,看过后才放心。此时我最关心的是车子在什么地方。扎门乌德货运处是说周三能到,今天才周二。见我急于要知道车子的下落,李刚拿了我的提货单,给火车站打电话。 万没想到的是,车子已经到了!!!三个朋友的兴奋不亚十我,大家立刻打车去货运站。 货场的工人找到了我的集装箱,龙门吊晃悠悠地把集将集装箱运下来。忽然间我发现自己在微微打颤,一面求著萨保佑一切无恙。那两根铁丝还是原来的样子拧在门上!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我所认识的廖佳 第一次见到廖佳是在北京国旅大厦,她和我聊了她欧亚远征的想法。在酒吧如雷灌耳的音乐之中,我问廖佳:“你想知道什么?”她直接问到最实际的问题:欧洲的油价,怎样上网络等等。 如果问题问得这么详细,按说已不是在打主意的阶段。但是在这种场合之下,又是第一次见面,我怎么能相信这一切都是认真的? 2001年我再次回中国时,她已箭要离弦了,火药味十足。匆匆见面后便各奔东西。我到了重庆大足。7月底的一天傍晚给廖佳拨通了电话,电话铃在那头空响,我意识到这是个重大时刻,三年的准备,廖佳真的上路了! 写廖佳叫我想起了日勒。想起我们最后和日勒见面的情景:他来到我法国卢尔河边的家,天色擦黑,他卸下从瑞士定做回来的玻璃钢雪橇。我们三人围着雪橇兴奋得像小孩子,转了三遭,踢了两脚,撅了几下。 日勒的计划是经大西洋、北冰洋,到达太平洋陆地,首次实现从北极圈内穿越三大洋的陆岸,即从北角到白令海峡。日勒将单独一人完成全部行程,历时三年,穿过165经度,相当于半个北极圈,全程10000公里。 2001年9月12日,沙漠生日的那天,同样还是在这个窗下,同样天色擦黑,廖佳开着沾满远征泥土的车到了!她把车停在日勒雪橇停过的地方。窗户开着,我看见廖佳从车上下来大叫着我的名字。感觉超现实啊!一阵头晕目眩…… 第二天,廖佳和我们城里的中国人一聚。我们吃比萨饼,她喝面条汤;朗朗的笑声一阵接一阵。不管留学生活多么艰苦,不管在外定居多么寂寞,那天晚上算得上是难忘的开心一刻;廖佳给我们带来一片新大陆。 超现实的感觉,神奇、振奋、头晕目眩都过去了,廖佳现在是在路上?还是回到北京的家中?我出发到澳大利亚之前想念着她,也想这一切意义在哪里? 记得十多年前在一间烟熏缭绕、黑咕隆咚的教室里,一次政治学习会上,一个朋友递过条来,云山雾罩地写着:“啊!人活着,有躺着活一辈子的,有站着活一辈子的,还有蹲着活一辈子的,而我多想飞着活一辈子。”当时我想,她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抽风? 话再说回来,2001年日勒惟一一次中断了他的探险回法国办手续时,正巧廖佳在法国。他们在巴黎见了面。据说他们的谈话就像常人一样。廖佳说日勒很腼腆。日勒后来电话说,廖佳像个单薄的小女孩;又问,她是否像你一样会做中国饭? 是啊!他们都是常人。日勒在冰天雪地中每天都自问,怎么这么犯傻跑到这里来;廖佳也说开车开得脖子疼,路上吃不惯,签证官是个大混蛋等等。 人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有各种各样的幸福愉快。而廖佳、日勒等人在生活中的某个阶段突然出格,选择了这样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从我们神奇的感受,从我们一群中国人发出冲天的笑声中看得出,他们是飞行者,飞着活着,他们翅膀上带着(为我们带着)梦想和超越。 我一点也不怀疑,有了像廖佳、日勒这样一些人,大家的日子都变得美好升腾有趣多了。 马儿
编辑推荐
人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有各种各样的幸福愉快。而廖佳、日勒等人在生活中的某个阶段突然出格,选择了这样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从我们神奇的感受,从我们一群中国人发出冲天的笑声中看得出,他们是飞行者,飞着活着,他们翅膀上带着(为我们带着)梦想和超越。 日前,中国旅游出版社在北京王府名车楼举行了《欧亚远征——我独自驾车穿越欧亚大陆的142天》一书出版的新闻发布会,40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与会。 作为自驾车旅行者,廖佳从1996年开始自驾车旅行,迄今已先后10次驾车穿越中国大陆,行程十余万公里。2001年7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