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作者:霍建瀛 页数:178
前言
差不多是在十几年前,老霍和我供职于一家杂志社。那个时候,北京的几处贩卖古董的旧货市场办得风声水起,其中名声大的有潘家园、报国寺、玉泉路等,老霍是这些旧货市场的常客。 每逢星期一,编辑部的年轻人便可以在老霍的办公室里观赏他周末的收获——有时候是一尊古灯,有时候是一只旧瓷碗,有时候是一方旧木雕。虽然年轻人对古董收藏都是外行,却也看得出老霍展示的那些“宝贝”并非价值连城的“古董”,更不大可能潜藏着在未来被拍出天价的前景。但他以其深厚的古文功底和对中国古代正史、野史的熟悉,几句话就能把那些过去寻常百姓家随处可见的旧物描述得价值非凡——文化与精神的价值而非人民币的价值。记得他淘换到一只陶灯,样貌颇似长信宫灯——当然不是,他就借着那只破旧油灯,为我们讲述了古代灯具和长信宫灯的历史;有一些残破的民用瓷器,在老霍的猜想中,可以从宋代的汝窑讲到明清时期的官窑。最终,这些旧物件的身价对我们已经不重要,大家享受着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独有韵味,对中国古老的过去平添了一份珍视的情怀。 后来,我便撺掇老霍开个专栏,介绍中国悠久而复杂的历史、文化。老霍并不推辞,这对他不是件难事——他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像他那一代的大学生一样,文字功底很是了得;作为资深的摄影记者,给他的“宝贝”和各地的文物古迹拍照留影,早已习惯成自然,栏目的文字和图片就都有了着落。我们商量着,栏目的名称就叫《尚古情怀》,借古物、古人、古旧之事探寻中国人精神与情怀的特点。中华文明浩如烟海,体大思精,又需包罗贯穿,就这样,《尚古情怀》一直写了下来。 十年来的《尚古情怀》栏目,以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为主导,也涵盖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个栏目一直颇受海外读者和传媒的青睐。这也难怪,从一个小物件或追寻着古人的足迹入手,用平实的语言讲述旧时的故事,有情节、有细节,透露出的是中国人独有的历史、生活状态和品性,这是人们普遍乐见的方式和视角。 这些年,中国人收藏的热度不断高涨,但是对所藏古董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和精神的价值有多少热衷却成了问号。而老霍还是沉浸在他收集的那些旧物和曾经走访过的文物古迹,及其所承载的独特人性和事件之中,为它们撰写文字、拍照、配图。他希望更多的人分享这些旧事旧物所承载的中国人的生活轨迹和精神痕迹。 有一天,一位台湾的小女孩在网上看到了老霍的博客——那些1日物件和那些有历史感的文字。女孩子仿佛遇到了知音,她给老霍留言说:“曾看见京杭大运河,今天读到这篇文章,感觉超棒,收获丰富。读文章可以看见人的心思意念,看今天不似隋炀帝那时美的大运河的残缺美也是种美丽,那是历尽沧桑的美,历史巨轮辗过去的美。大运河无论在哪个年代,它永远都是最美丽的,千古赞颂的大运河是N多人记忆中的最美记忆”。我想念台湾女孩的留言会令老霍欣慰,因为这又一次让人感动:总有人超越金钱的价值而珍视我们文明的过往。 这次中国地图出版社以敏锐的眼光,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责任心和职业敏感,把《尚书情怀》编辑成书出版,又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回应。 过往的人与事、物与情不仅仅告诉我们从哪里来,更重要的是启示我们将往哪里去,这便是《尚古情怀》的价值所在。
内容概要
十年来霍建瀛的《尚古情怀》栏目,以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为主导,也涵盖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霍建瀛的《艺术雅趣――尚古情怀书系》主要介绍了20个内容:昆曲六百年;唱念做打的艺术;美与想象的舞台;京剧的化妆和脸谱元杂剧;文人的绝唱;古曲绵绵无绝期推开乐坊之门;唐之舞;皮影戏的生命记录;盛世辉煌唐三彩;从“泥泥狗”到“泥咕咕”;民间泥塑撷英;石不能言最可人;青石有幸雕作马;砖瓦皆有情;古木遇良工;古钱币上的书法艺术;丹青有言水墨传情;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壁挂;桃花坞木版年画。
书籍目录
昆曲六百年
唱念做打的艺术
美与想象的舞台
京剧的化妆和脸谱
元杂剧,文人的绝唱
古曲绵绵无绝期
推开乐坊之门
唐之舞
皮影戏的生命记录
盛世辉煌唐三彩
从“泥泥狗”到“泥咕咕”
民间泥塑撷英
石不能言最可人
青石有幸雕作马
砖瓦皆有情
古木遇良工
古钱币上的书法艺术
丹青有言水墨传情
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壁挂
桃花坞木版年画
章节摘录
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来自世界各地的十九个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表现形式被授予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称号,中国的昆曲艺术获此殊荣,并在这十九个批准项目中名列榜首。古老的中国昆曲艺术,从此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声腔艺术源于江苏昆山一带的唱腔、曲调,经戏曲艺人多年的探索和改造,逐步发展成今日之昆曲。 昆山腔在明代中叶之前,还只是流行于吴江苏)中部地区,是诸多南曲中的一个支派。明中叶以后,一个名叫魏良辅的北曲清唱家,从江西南昌流寓到了江苏昆山一带,与当地志同道合的南曲艺人一起,对昆山腔进行了重大改革。他们以昆山腔为基础,参考海盐、余姚等腔的优点,并吸收了北曲中的一些唱法,创造出了一种新唱腔。为使伴奏与新腔相适应,魏良辅在北曲乐器名家张野塘协助下,对乐器也进行了改造。于是,一种从唱腔到伴奏以轻柔婉转为特点,集南北曲之大成的新声——昆曲诞生了。 不过这时的昆曲仍以清唱为主,昆曲搬上舞台成为戏剧,则是由昆山人梁辰鱼(1519—1591年)开始。梁辰鱼是著名的戏曲作家,精诗词,通音律,魏良辅改腔的成就对他有很大影响。梁辰鱼感到,这样的新腔不应只局限于曲坛清歌,必须扩展到舞台上占有更广阔的天地。于是他会同几位精通音乐的名家“考订元剧,自翻新作”,写出了以中国古代传奇美女西施为主要人物的剧作《浣纱记》,第一次将昆曲搬上剧坛,并获得成功。一时间江南一带作家层出不穷,作品繁多。明万历(1573—1620年)初年,昆曲很快扩展到江、浙各地,成为压倒其他南戏声腔的剧种。随之,由士大夫带进北京,与弋阳腔并列为宫中大戏,称为“官腔”,很快风行全国,同时涌现出大批优秀剧目和演员。昆曲的爱好者除文人雅士外,也有不少普通百姓,特别是在江浙一带,连山野村夫也能哼上几句。昆曲俨然成为剧坛盟主,称雄舞台二百多年,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外部原因,如社会的变革,朝代的更迭,经济的发展与消退,等等,同时它自身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昆曲从明晚期开始,就经常在豪门及宫廷中演出,日益脱离普通百姓和现实生活,形式主义倾向日趋严重,到清代中叶开始转入衰落。 昆曲唱词以典雅华美见长,但对于后人来说,有曲词晦涩难于理解之感。昆曲的唱腔以悠扬婉转见长,但后来节奏愈趋缓慢低沉,行腔过于细密,除对昆曲熟悉和十分喜爱的观众外,大多数人难于欣赏。昆曲十分注重词曲上的工夫,因而作品的内容和题材范围日益狭小。有些连台演出的戏本过于繁杂冗长,一部戏,少则二十折,多则五十余折,如《牡丹亭》,全本五十五折,演出时间需十几到二十几个小时。这些都限制了它的发展和普及,特别是在商业化的演出中失去了大批观众。到了18世纪后期,中国剧坛上出现的“花部”与“雅部”之争进一步加剧了昆曲消衰的局面。 “花部”指的是清朝早期在各地兴起的各种地方声腔,如京腔、秦腔、梆子腔、二簧调等,这些地方声腔还有一个统称“乱弹”。“雅部”即昆山腔。“花部”诸腔与昆曲不同,它们起自草野水泽,观众主要是黎民百姓。因此在表演上具有“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的特点。音乐上带有浓重的民间色彩,内容清新质朴,贴近普通百姓生活,深受群众喜爱。 在这场竞争中,花、雅的优劣态势十分明显,而1790年“花部”的徽班进京,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徽班是指以二簧调为主的戏班,进京后迅速为二簧调在北京打开局面,随后几大徽班接踵而至,花、雅之争以“花部”全面得胜,“雅部”昆曲失败告终。 应当说这场竞争对于中国戏曲的发展是件大好事,在相争的过程中他们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以致后来出现了昆曲、乱弹同台演出的情形。从表演艺术角度讲,花、雅之争实际上是一种交融、兼并和发展的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对花、雅二部艺术精华兼收并蓄的新剧种——京剧诞生了。 京剧的唱腔吸取了花部中多种声腔艺术,以徽剧和汉剧的声腔为主,但昆曲唱腔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从表演程式上看,京剧表演脱胎于昆曲的特征就更明显了,在剧目上亦是如此。京剧至今仍保留了许多优秀的昆曲折子戏,并直接用于演出。因此,在戏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的特点。音乐上带有浓重的民间色彩,内容清新质朴,贴近普通百姓生活,深受群众喜爱。 在这场竞争中,花、雅的优劣态势十分明显,而1790年“花部”的徽班进京,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徽班是指以二簧调为主的戏班,进京后迅速为二簧调在北京打开局面,随后几大徽班接踵而至,花、雅之争以“花部”全面得胜,“雅部”昆曲失败告终。 应当说这场竞争对于中国戏曲的发展是件大好事,在相争的过程中他们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以致后来出现了昆曲、乱弹同台演出的情形。从表演艺术角度讲,花、雅之争实际上是一种交融、兼并和发展的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对花、雅二部艺术精华兼收并蓄的新剧种——京剧诞生了。 京剧的唱腔吸取了花部中多种声腔艺术,以徽剧和汉剧的声腔为主,但昆曲唱腔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从表演程式上看,京剧表演脱胎于昆曲的特征就更明显了,在剧目上亦是如此。京剧至今仍保留了许多优秀的昆曲折子戏,并直接用于演出。因此,在戏曲舞台上出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同一出戏,昆剧演员演出时叫昆曲,京剧演员演出时叫京剧(实际上是昆曲,但略有改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京剧演员学艺时,要先习昆曲作为基础。一个优秀的京剧演员应达到“文武昆乱不挡”的地步,既要能唱文戏,又要能演武戏,还要会唱昆曲和其他声腔。过去中国京剧界大师级的人物,如谭鑫培、梅兰芳等都达到了这个境界。即使到了今天,在一出京剧中仍有着一些场次是昆曲、一些场次是京剧的京昆并存剧目,如《三打祝家庄》等。 更为难得的是,在花、雅之争中走下戏坛霸主地位的昆曲,仍不失为中国戏剧舞台上的“阳春白雪”。昆曲依然保持着它那独有的高贵气质和艺术魅力,知识界和文化界仍有不少痴迷者在研习昆曲艺术。 而那些流布在全国各地的昆曲艺人,则在困境中坚持孜孜不倦地传承着昆曲艺术。从北京宫廷和王公府邸走出的艺人,在河北中部一带深入民间巡回演出。他们既演昆曲,又唱高腔,在与当地民间艺术的融会贯通中,形成了一种粗犷、豪迈,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新派别——北方昆曲。昆曲从此有了南北之分。 新中国成立后,为保护和发展昆曲艺术,政府作了很多努力。自20世纪50年代始,流散各地的昆曲艺人被陆续吸收到各文艺团体中。20世纪50年代中期,上海和北京等地先后组织了几次昆曲演出活动。1956年,江苏国风昆苏剧团的《十五贯》进京演出。这出戏写的是一个叫况钟的清官为平反一起民间冤案,同他的顶头上司进行抗争的故事。这是一出经过改编的老戏,剧本生动感人,演员水平也很高,深受观众喜爱,也得到了官方的肯定。一时间,沉默了许久的昆曲又轰动了京城,后来人们说的“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指的就是此事。由此,昆曲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1957年北方昆曲院正式成立,1960年又组建了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江苏和湖南郴州的昆剧团也相继成立,各地昆曲爱好者研习社也得到了发展。一批昆曲新人也在这个时期成长起来,如上海的华文漪、岳美缇,北京的丛肇桓、侯少奎、洪雪飞,江苏的张继青等。 昆曲在几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剧目,共保留了来源于南戏、传奇作品和元杂剧的四百多出折子戏。昆曲剧目不仅数量多,而且艺术水平极高,一些代表剧目多出自历代出类拔萃的文人之手。P1-7
编辑推荐
十年来霍建瀛的《尚古情怀》栏目,以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为主导,也涵盖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个栏目一直颇受海外读者和传媒的青睐。这也难怪,从一个小物件或追寻着古人的足迹入手,用平实的语言讲述旧时的故事,有情节、有细节,透露出的是中国人独有的历史、生活状态和品性,这是人们普遍乐见的方式和视角。 这些年,中国人收藏的热度不断高涨,但是对所藏古董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和精神的价值有多少热衷却成了问号。而老霍的《艺术雅趣——尚古情怀书系》还是沉浸在他收集的那些旧物和曾经走访过的文物古迹,及其所承载的独特人性和事件之中,为它们撰写文字、拍照、配图。他希望更多的人分享这些旧事旧物所承载的中国人的生活轨迹和精神痕迹。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