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测绘出版社 作者:郝晓光,徐汉卿 页数:13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系列世界地图》于2002年4月在武汉编制完成,目前已被国家科考和国防科研所等领域所采用,原稿已被国家图书馆收藏。随着科学事业的进步和社会观念的发展,《系列世界地图》正逐步走向社会、走进万户千家,给人们带来崭新的科学理念。本书将近10年来有关《系列世界地图》已发表的论文编辑成册,为国家的知识和文化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明朝万历年间,西方传教士绘制的《山海舆地全图》及《坤舆万国全图》将地圆说带到了中国,促进了中国的科学进步。400?年后的今天,我国测绘工作者创编的《系列世界地图》突破了传统理念,以东、西、南、北四个视角,从经度、纬度两种方向,将世界地理关系准确和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简介
郝晓光博士,1958年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现任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湖北省测绘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是中国第13次南极科考队中山站越冬队员。主要从事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
书籍目录
《山海舆地全图》的复原研究
重拾舆字的地图符号意义
纬线世界地图
换个角度看世界
新版中文世界地图
系列世界地图
《系列世界地图》上的专题内容
《系列世界地图》上的极点符号
东半球版世界地图的两点改进
基于新编《系列世界地图》的全球板块分布图
《系列世界地图》及其应用与推广
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雪龙船实时航迹图
雪龙船南、北极考察走航图的制作
雪龙船实时航迹图的技术处理方法
从央视南极航线图看新编世界地图的优越性
北极航道在新编世界地图上的表示
北冰洋航海线在世界地图上的表示及相关讨论
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航线图
国际航空线在北半球版世界地图上的表示
我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设计覆盖范围探讨
对我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向北扩展星座方案的探讨
编制世界地图应注意的若干事项
支持湖:ILN绘创新世界地图
创新也许并不神秘
为世界地图的新发展鼓与呼
《系列世界地图》的创新和诠释
“极地考察实时航迹图”背后的故事
奥运火炬环球传递应形成“三极”并举
《系列世界地图诞生纪实》序言
《系列世界地图的故事》序言
《系列世界地图的故事》评介
……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出现在中国殷周之际的“盖天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大地是方形的,天是掩盖在大地之上的,即所谓“天圆地方”。战国时的惠施和汉代张衡认为大地是球形的,天也可以运转到大地的下面,这就是“浑天说”。元代的札马鲁丁还制作出我国历史上第一架“地球仪”。但“盖天说”占统治地位,惠施和张衡的“浑天说”与札马鲁丁的“地球仪”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唐代的一行进行了世界上最早的子午线测量工作,并以北极星作为测量纬度的标准,元代的郭守敬测量了27个点的纬度值,但他们对大地形状的认识却停留在“天圆地方”的水平上。1405年,明朝郑和率舰船百余艘、27800人出海远航。前后7次奉使,历时28年,先后到达东南亚、印度半岛、波斯湾、阿拉伯半岛、非洲东岸,访问30余国,迎送各国使者,促进了中国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却没能开辟新航线和发现新大陆,惜与世界地理发现的伟大时代失之交臂。就在中国的晋代时期,希腊科学家托勒密将“地圆说”的观点引入地图学,创立了以经纬网的变形表示地球曲率的地图。郑和下西洋87年后,哥伦布在“地圆说”的指引下,率3艘轻帆船横渡大西洋,于1492年10月12日到达圣萨尔瓦多岛,一举发现了美洲。1497年,达·伽马率船队由里斯本出发,绕过好望角,穿过印度洋,于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的卡利卡特港,开辟了欧洲经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新航线。1519~1521年,麦哲伦率船队绕过南美洲进入太平洋,完成人类的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理论。
编辑推荐
《经纬跨越四百年:文集》由测绘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