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张永生 气象出版社 (2012-07出版) 作者:张永生 著 页数:233
前言
在近年来内蒙古气象综合网上的原创文章中,无论是发表数量还是阅读量,张永生的文章都排在前列。我想这并不是因为他的处长身份,而是他文章中流露出的关注气象事业发展、关注年轻人成长、关注气象服务工作的那份追求和热情,以及他从基层一路走来的阅历,使这些文章具备了独特的视角和一定的深度,阅后能给人启迪。 张永生是一个想干事儿又肯琢磨事儿的人。10年前我到内蒙古气象局任职后去盟市调研,时任乌海市气象局副局长张永生的工作汇报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乌海市属于工业城市,地域很小,在多数人眼里不像是一个能把气象事业干得红红火火的地方,然而当时气象局的工作确实有声有色——由于他们主动与556厂开展合作,联合开发人工增雨系列产品并推向全国市场,使这家已被乌海市政府列入破产名单、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在当时所有机关事业单位推进减员增效、实施人员分流期间,乌海市气象局想方设法拓展业务项目,有效地增设了业务岗位,成为气象系统和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中平稳分流的典型。其后不久,他们又大胆开辟服务领域,承担了乌海机场的民航气象服务,成为全国的创新项目。我接触过的乌海市党政领导,对气象局服务地方的贡献评价甚高。张永生从2008年调自治区气象局后先后在办公室、减灾处、人影办任职,这种想干事儿和肯琢磨事儿的优势得到了更大发挥。他的敬业和思考不仅提升了履行岗位职责的有效性,而且往往能够创造性地落实上级意图。 张永生是一个脚踏实地且肯下苦功夫的人。他不仅常常能够提出新的设想,而且总是亲历亲为、以身作则,扎扎实实地去推进设想并使之实现。在乌海市担任副局长期间,他不仅与厂家一起负责增雨防雹火箭项目的立项、研发管理、外场试验,还亲手编写项目建议书和研发报告并参与市场拓展;担任自治区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时,主动承担综合信息系统应用推广协调组组长的重任,利用繁忙工作间隙和业余时间,编制、修订录入流程与规范,安排试运行及运行期间一应事务,为推进气象管理信息化做出了贡献;任减灾处处长以来,在主持全盘工作的同时也承担具体工作,与大家一起加班加点,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张永生是一个能从工作中找到快乐且追求完美的人。收录在《感悟集》中的近百篇文章,是他近三、四年来利用工作之余深入思考的结晶。许多人惊叹他怎么能在办公室主任、减灾处处长这么忙碌的岗位上依然笔耕不辍,我以为这得益于他以工作为乐且追求完美的性格。每当调整到一个新岗位后,他总能尽快适应新职责的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超越;他能把旅途中、节假日、晚饭后的时间用来学习、思考和写作,并长期乐此不疲。作为内蒙古气象学校七七级毕业生,他的学历不高,所学专业知识有限,但凭借多年来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和大胆实践,如今成了专家型管理者。张永生的经历也启示我们,学历低并不是制约自身发展的障碍,只要愿意学习、进取并锲而不舍,同样可以增强素质,激发潜能,提升人生价值。尽管书中文章多属探索性思考,有些观点也许值得商榷或深入研究,但这并不影响本书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励志精神和思想境界,这也正是值得各级气象同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我常常想,敬业是一种内在品质,外在表现则是工作激情。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张永生是具有旺盛工作激情的人之一。爱学习、善思考、肯实干、能坚持,在他而言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当前我们建设气象现代化、深化为农牧业服务、加强气象文化建设,迫切需要一大批想干事、愿琢磨事、能干成事的干部职工。我现在将张永生的《感悟集》作为气象文化建设读物推荐给大家,希望每个人从阅读中思考:怎样对待工作与学习?怎样实现事业发展与个人成长双赢?怎样找到快乐工作和值得为气象事业奉献的理由?同时,也相信大家能从这些文章中感受到一位三十多年工龄的气象工作者奋发向上的激情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乌兰
内容概要
《感悟集》是一位气象工作者对实现人生价值、推进气象服务工作、加强气象文化建设的总结和感悟。
作者简介
张永生,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干过农村绝大部分农活,是七十年代恢复高考当年考入内蒙古气象学校的幸运者。曾担任旗县以下艰苦气象站观测员;历任盟市气象局业务管理、办公室秘书、副主任、人事科长、局长助理、副局长、局长;自治区气象局办公室主任、应急与减灾处处长、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多年来结合工作实践勤于思考和写作,发表过通讯、小说、随笔、诗歌等。
书籍目录
成长话题 新参加工作者有可能陷入的误区 新参加工作者有可能存在的偏见 用快乐心情迎接每一天 享受成长、生活、学习的快乐 关键时候差了一步 追求简单化 珍惜 修炼成长之“道” 知识与智慧 体会“知易行难” 对自己负责才能对别人负责 感受快乐的意识与能力 新参加工作者的目标设定 从无字处读书向更远处前行 新参加工作者的成长之路 唤醒发现和享受幸福的能力 话说“责任” 把经历变成能力 访美杂想 主播原来是专家 抓好落实是关键 临灾心态 真“强”无形 创新与跟随 话说“诚信” 体会出国三件事 “梦想”的力量 认可 忙碌 专家生长的土壤 比美国差在哪儿 细节的内涵 小处不简单 孩子不吃饭 习 惯 从疼痛中觉醒 好莱坞启示 往前延伸一点点 忽悠 追求持久 服务漫谈 服务人才从哪里来 向“德清模式”取经 气象服务的标准与满意度 抓住“关键点” 气象服务:实现“道”与“术”的统一 以气象灾害为引领 旗县气象局长:三个“清楚” 气象部门的“政治” 美国的天气预报发布单 “积累”与“释放” 学习明星,勇做“第一人” 双重使命 “需要”与“被需要” 表象背后 既要敏感也要迟钝 服务产品“对策建议”商榷 什么是文化 “没法儿说”的背后 为了富裕与平安 凭专业吃饭 中层干部 中层干部的职责 中层干部的做人与做事 中层干部作用的发挥 中层干部易犯的错误 中层干部的职业习惯 中层干部的能力 干群同步问题 学习笔记 加强气象应急管理工作的思考——参加“应急管理培训班”总结 保护和建设好内蒙古生态屏障——听胡鞍钢报告笔记 医生、预报员、专家及其他——读大前研一的《专业主义》札记 “富不过三代”与“薪火相传”——读史札记 转换角度 变害为利——读史札记 读书感知 古人智慧——看戏有感 环境保护,一项任重道远的事业——听周生贤“环境保护形势报告”笔记 管理及其他 初进拐子湖·我想说 体制与机制的威力 祝福母爱 提高办公室工作水平 向管理信息化迈进 过年心情 应急管理的最高境界 让气象因我而不同 带着笑容上班 “堵车”与“读书”的汇聚效应 二进拐子湖·内蒙古高原的草 三进拐子湖·瞬间 气象文化的虚与实 问题多数出在管理上 气象现代化的关键是人 让考核目标成为真正的目标 明日气象: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五十岁后回望,最大的感受是时间过得太快。还真如小沈阳说的: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儿过去了!五十个年头可是五十个365天啊,还不是在眨眼之间过去了? 2009年,美国时代周刊一篇文章提出了新的观点:工作就是财富。可见美国人在次贷危机中亲身体验了股票缩水、资产贬值、企业破产、大批工人失业,发现唯有工作能给他们带来可靠的稳定的收入,所以得出了这样的认知。这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对于已经获得工作岗位的人而言,如何对待一天又一天从我们身边不经意间溜走的时间?是否也应当把工作当成财富? 时间是无情的。无所事事的人只恨时间过得太慢,上班后熬着等下班,可时间依然不紧不慢迈着自己的步伐;事多而忙碌的人只嫌时间太快,可它仍然不会停留一分一秒。无论是爱迪生、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还是街头那些弱智的或懒惰的流浪汉,他们的生命长度该是怎样还是怎样。 然而时间又是有情的。确有许多勤奋的人一生中硕果累累,令人惊叹他们怎么能做得出那么多的事情!时间的有情就在于:当你在学习上投入了时间,你就有收获知识和技能的希望;当你在工作上投入了时间,你就有可能获得良好的业绩回报。 时间是公正的,你善待它,它也会报答你。平时与盟市气象局长和处长们交流年轻人成长、基层局站人才队伍建设等话题,往往担忧新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荒废学业、虚度年华。现实已经证明,无论盟市气象局还是旗县气象局站,如果领导者不重视对年轻人的管理和指导,放任自由,这些单位的年轻人就有可能贻误青春年华。有些单位领导对年轻人的工作、学习抓得紧些,年轻人虽然暂时叫苦,以后才发现辛苦一时,长久受益的还是自己。 时间的公平性和有限性启发我们:脑子再聪明、本事再大的人,拥有时间的长度与我们相同。人们经常把人、财、物当作有效资源,总是忽略时间,其实时间是最重要的资源。我们在基层从事气象工作,岗位虽然平凡,但相对而言工作性质比较单纯,时间比较充裕。只要珍惜光阴,认真学习,用心做事,也同样能收获好的业绩。 为什么有些参加工作没多久的年轻人会心里不平衡,抱怨命运不公,总是眼高手低、萎靡不振?主要是没有弄清楚到底是工作需要你,还是你需要工作。我认为两个都需要:首先是你需要一份工作,其次才谈得到工作是否需要你。虽然单位已经招录了你,但还没有到工作需要你的时候,因为你的工作岗位任何人都能替换;只有当你在这个岗位真正有了本事,做到了这个岗位非你莫属,才能算是工作需要你。有没有倒过来的顺序呢?也有。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就是先有非诸葛亮莫属的岗位需求。所以是三次登门去请,而不是贴出招聘启事等诸葛亮上门来应聘。几千年来只有这样一段佳话留下来,可见先有非你莫属的岗位需求这种顺序颠倒的事情,不可能轮到我们这样的凡人身上。 对于千千万万个普通人而言,因为我们需要工作,所以有了工作后就要珍惜工作;如果也同意美国人的观念把工作当作财富,就应珍惜时间,不虚度光阴,真正成为工作需要的人。
编辑推荐
《感悟集》是一位气象工作者对实现人生价值、推进气象服务工作、加强气象文化建设的总结和感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