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决策者摘要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中国气象局 气象出版社 (2011-01出版)  作者:中国气象局  页数:16  

内容概要

  《华南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决策者摘要2011》对华南区域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影响与适应进行了科学评估,从海岸带、农业、水资源、能源、人体健康、旅游等领域出发,提出了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及建议。

书籍目录

序 1引言 1.1《报告》的意义、范围及与《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联系 1.2《报告》使用的资料和评估方法 2气候变化观测事实、影响与原因 2.1观测到的气候变化 2.2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影响 2.3区域气候变化的原因 3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与潜在影响 3.1未来可能的变化趋势 3.2未来可能的影响 4不确定性分析 5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 5.1海岸带 5.2农业 5.3水资源 5.4能源 5.5人体健康 5.6旅游 5.7气象防灾减灾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农业生产条件改变,部分果树气候适宜度降低,病虫害加重。农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最大,气候变化已经对华南区域的农业造成了一定影响,王要表现为:一是作物生长期间的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发生了变化。1961——2008年,华南区域≥10℃积温以71度日/10年的速率显著上升;广东省早稻生长季的降水量增加,日照时数减少;影响水稻生产的低温灾害有所减轻,但是20世纪90年代的4次低温和2008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果树和鱼类大量死亡,农业损失巨大。二是主要植物、动物的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推迟,气候带有加速北移的趋向;1998年以后,广东省北热带面积有所增加,中亚热带面积有所减少。三是华南区域龙眼、柑橘气候适宜度下降,水稻生育期缩短,产量波动增大; 曰平均气温每升高1℃,水稻生育期平均缩短3~6天;气候因素对广西粮食单产波动的影响占57%~67%。四是复种指数增加,病虫害影响加重。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20年间,华南区域复种指数增加了5.6%,但进入21世纪后增速放缓,广东省甚至明显下降;从1981年到2007年,广东省稻飞虱危害面积不断增大,海南省病虫害发生面积以平均每年3.16万公顷的速率上升,广西南宁市蔬菜主要病虫害种类增加了近1倍。 (见《报告)第二篇2.2) 珠江流域径流量增加,但旱涝频发,咸潮加剧。气候变化对华南区域的水资源产生了可以辨识的影响。1980年以来,珠江流域年降水量没有明显增加或减少的趋势,水面蒸发和潜在蒸散均显著变小,珠江流域径流总量呈增加态势。受气候变暖、降水不均、流域干旱等因素的影响, 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咸潮呈加剧之势,咸潮活动越来越频繁,持续时间增加,上溯范围越来越大,强度趋于严重,影响越来越广。1989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有9个冬季出现咸潮,咸潮上溯比常年增加10~15千米,咸潮出现时间较常年早15~20天。近2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曾发生过5次严重咸潮,其中3次发生在2003年、2004年和2005年。2003年秋季咸潮期间,广州市东涌水厂的氯化物含量曾出现突破12000毫克/升的“历史纪录” (饮用水上限为250毫克/升);2005——2006年,澳门、珠海供水系统淡水来源的广昌泵站连续38天氯化物含量今天超标,平均每曰超标历时近20小时。咸潮的影响已经从农业扩大到工业、城市生活、生态环境等,成为威胁珠江三角洲地区用水安全的“心腹大患”。1951年以来,珠江流域气象干旱面积没有明显的变化,最长的干旱事件大多发生在1980年以后,1979—2006年的干旱发生日数比1951——1978年明显增多。 “9406”、 “9407”、 “9806”、 “0506”等流域性大洪水影响巨大。

编辑推荐

《华南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决策者摘要(2011)》通过全面综合、归纳国内外有关华南区域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成果,凝练出重要的区域气候变化科学结论,为华南区域各级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华南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决策者摘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