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震风险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作者:高庆华  页数:239  

内容概要

  《论地震风险》以地球系统科学和系统整体观为指导,提出了建立地震风险管理模式,指导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的理论方法以及实践意义,内容包括地震风险的识别,地震风险的预测,地震风险的评估和地震风险的管理等方面。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地震风险研究的意义和内容第一节 中国地震事业的发展与地震风险研究新阶段一、中国是地震风险严重的国家二、李四光论地震三、新中国地震事业的发展四、地震风险是地震科学研究的前沿第二节 地震风险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一、地震风险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二、地震风险分析的基本方法第三节 地震风险研究的基本观点一、地震风险的双重属性与自然灾害系统二、地质系统与自然灾害系统整体观三、活动性构造体系与现今地应力场控震论四、地壳运动整体观与地震形成机制的探索第二章 地震风险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第一节 地震风险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一、活动性构造带控制地震危险带二、活动性构造体系控制地震危险区三、中国大陆地震风险分布的地区差异性第二节 地震活动的韵律性一、地壳运动的周期性与地震活动的韵律性二、地震活动与其他自然变异周期性的相关关系三、地震活动规律的形成机制四、地震活跃期的初步划分第三章 地震风险预测的探索第一节 自然灾害发展趋势预测的总体构思一、自然灾害发展趋势综合预测的基本思路二、自然灾害综合预测的探索第二节 地震预测整体观的探索一、以地壳运动整体观指导地震活动规律研究二、以地球变动的韵律性指导地震活动序列研究三、地震前兆分析整体观第三节 应用地震地质方法预测地震风险一、进行地质构造调查研究,鉴别活动性构造,确定发震断裂带二、鉴别活动性构造的序次关系,确定发震断裂带影响的范围三、鉴定活动性构造体系,预测地震风险区四、研究构造体系复合,预测地震风险区第四节 根据地应力环境和相关地震前兆预测地震风险一、研究现今地应力场的特点,查明区域活动程度,圈定震源风险区二、研究地球内部物理化学作用与地震前兆三、研究地震前兆与地应力场的关系,预测地震风险第五节 根据水文地球化学异常预测地震风险一、中国区域水文地球化学带与地震带空间分布规律二、应用水文地球化学灵敏组分预测地震风险第六节 根据地热场的特征预测地震风险区一、中国地热场的区域差异性二、根据地热场的特征预测地震风险区第四章 中国区域地震风险预评估第一节 中国区域地震危险性预评估一、李四光论区域地震危险性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研究三、中国地震区域危险性预评估第二节 中国地震区域危害性预评估一、中国区域地震经济损失度预评估二、中国区域地震人员死亡度预评估第三节 中国区域地震风险预评估一、中国减灾基础能力评价二、中国地震风险区划分第五章 中国区域地震次生灾害风险预评估第一节 中国21世纪初期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区域危险性与危害性预评估一、中国21世纪初期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区域危险性预评估二、中国21世纪初期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区域危害性预评估第二节 中国21世纪初期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区域风险性预评估一、编制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二、编制地震灾变预测区划图三、编制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第三节 地震次生灾害链风险评估一、室内财产损失评估二、生命线工程损失评估三、地震火灾损失评估四、次生水灾损失评估五、地震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第六章 地震风险管理第一节 构建地震风险监测预测系统一、中国防震减灾工作的经验教训二、构建地震监测系统三、构建地震风险预测系统第二节 评估地震风险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构建分区分级防震减灾体系一、研究编制地震风险系列区划图,划分防震减灾区二、评估地震风险等级,圈定防震减灾重点风险区第三节 确定区域地震风险等级,指导地震防灾一、确定区域地震风险等级二、以地震风险指导地震防灾第四节 构建递进式防震应急体系一、建设地震风险区防震应急体系二、建立递进式防震应急体系的社会响应机制第五节 防震减灾要纳入国家综合减灾体系一、中国21世纪初期自然灾害发展趋势与减灾需求分析二、防震减灾必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公共安全体系相结合三、开展地区综合减灾,减轻地震衍生灾害和次生灾害第六节 推动地震灾害保险一、灾害保险是化解地震风险的重要措施二、在全国推行地震灾害保险的可行性第七节 以人为本,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一、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二、研究地震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制定与减灾相结合的发展策略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论地震风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