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与地理教育论文集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湖北省地理学会、 咸宁市地理学会 气象出版社 (2010-08出版)  作者:湖北省地理学会,咸宁市地理学会 编  页数:292  

前言

当人类的历史时针指向21世纪,当我们探寻地理科学发展的轨迹,就会发现,没有哪一个时期像现在一样,地理科学如此凸显其重要地位,如此紧密地联系着我们的生活。1986年,科学巨匠钱学森先生曾提出,地理学应当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等并列的大科学体系。钱学森在现代人类知识体系11个门类中,将地理科学归结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科学;在五大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申,把地理系统排在星系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将地理建设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并列。由此可见,地理科学是举足轻重的科学体系。当人类审视自己与地理环境关系时,人类本身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而这种对环境的影响力,对我们人类的现在和将来产生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当人类的理性之光渐渐揭开了自然的神秘面纱——用马克思.韦伯的话说,就是“世界祛魅”的过程,人类逐渐陶醉于对自然的征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享用和掠夺实际是对自然的无情摧残。

内容概要

  《地理科学与地理教育论文集: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00周年》由上篇——地理科学和下篇——地理教育两大部分组成。共汇集了54篇学术论文。内容涉及“两型”社会建设与地理教育改革、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区域规划、湖北省“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与环境、文化与旅游、地理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等。在上篇部分,内容包括长株潭资源承载力、低丘岗地改造、湿地生态价值、乡村旅游、武汉城市圈新农村建设、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九宫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三峡水库神农溪流域水华形成机理等。在下篇部分,内容包括探索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地理教学改革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地理教育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地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地理教学中的实习基地建设、乡土地理教学的实践、地理教育教学模式、实践课程改革等内容。  《地理科学与地理教育论文集: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00周年》是湖北省地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的论文集。该论文集介绍了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热点问题,选题新颖,针对性强,是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改革的优秀成果集,可为政府部门、相关专业科研工作者和广大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学习参考和指导。

书籍目录

上篇 地理科学长株潭“3+5”城市群相对资源承载力浅析淦河总氮超标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崇阳县钒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对策研究低丘岗地改造项目综合效益的定量评价——以湖北省通城县北港镇低丘岗地改造项目为例浅析网湖湿地生态价值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影响洪湖市乡村旅游发展初探武汉城市圈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探讨——以武汉市长山农业生态园为例九宫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湘江流域城市扩张特征分析新疆城镇体系历史分布沿革特征分析恩施自治州道地药材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GAP认证咸宁市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地震预测问题的思考三峡水库神农溪流域水华形成机理与对策论旅游的环境影响长江水运优势利用的思考主要自然地理要素对农业地域类型的影响洪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初探“中部崛起”战略中的湖北省“一带两圈”建设九宫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武汉经济圈城市规模分布分形研究滨库临坝型城市旅游动态开发模式研究——以宜昌市为例对古城随州旅游价值的评价——以炎帝神龙故里景区为例基于GIS的湖北省农业功能区划研究西部经济发展中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基于RMP分析模式的武汉高校旅游产品开发研究基于游客感知的宜昌旅游形象设计研究旅游对经济影响的思考民工潮”、“民工荒”、“民工返乡”对农地利用影响的比较分析咸宁市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测度研究下篇 地理教育新课程理念下地理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要素与流程高中地理《地球运动》部分考查的重点和难点高中地理教学中灵活处理“自学园地”的方法地理新课程目标的层次性解读让中学地理课堂“动”起来的教学方法高中地理实验课教学探索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浅谈新课程改革中发展性学生评价浅谈高中地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学的几点体会新课标下“校本教学研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浅析中学开设环境教育课的必要性基于本地山区特色的乡土地理教学的实践地理教学中“知识提取”引领“知识储存”的教学法我国传统民居特色与地理环境特征的联系基于地理事象变化的季节判断方法亚洲季风和澳大利亚北部季风的联系及其季风气候的差异自然地理实习点的选择——以崇阳青山水库为例浅谈如何引导中学生快乐地学习地理论新时期师范生教学能力测试标准的研制与实施地理图像教学与地图能力的培养

章节摘录

插图:发展旅游必须吸引人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中国在1956年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迄今为止,中国已公布的自然保护区在600个以上,这些自然保护区不仅是观察与研究自然的重要基地、活的自然博物馆、基因多样性的自然宝库,同时也是旅游的良好目的地。湖南张家界地质公园,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开发,促进了自然资源的保护,山水森林美仑美奂。2.1.2 旅游业对生态环境也有明显的有利影响随着旅游业的日益发展,不断地开发旅游资源,其中有不少旅游资源原来就存在一些生态问题,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便可采取旅游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的措施,使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比原来的生态环境质量更高,即旅游开发美化了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出来进入利用阶段,若能科学地管理,能使当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2.1.3 旅游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修复与保护旅游促进了历史遗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如武汉重修黄鹤楼、南昌修复滕王阁、湖北赤壁古战场都恢复得相当好。同时,旅游促进了一些旧的建筑改造为新的旅游设施,如福建客家土楼改造成高级宾馆,傣族的竹楼、苗族的吊脚楼接待游人后赋予了新的内容。总之,旅游不仅通过其自身的活动促进、刺激了环境保护,同时直接提供经济手段使保护措施得以实施。当然,美好的环境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编辑推荐

《地理科学与地理教育论文集: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00周年》由气象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地理科学与地理教育论文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