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尕海湖晚第四纪古环境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潘安定 气象出版社 (2010-06出版)  作者:潘安定  页数:137  

前言

第四纪钻孔孢粉分析是揭示该地区千年到百年尺度植被演替以及气候变化的重要方法,2005-2009年,本项目研究组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柴达木盆地第四纪高分辨率孢粉分析及定量古环境重建》资助,主要运用孢粉分析、粒度分析、磁化率研究等方法,在研究建立柴达木盆地现代沉积孢粉与植被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尕海钻孔孢粉分析等研究结果定量分析柴达木植被在荒漠/草原/森林草原之间的演替过程,及其与东亚季风演化和全球变化的关系。同时根据孢粉一气候之间的定量关系,探索孢粉分析结果成为陆地气候的重要替代性指标。通过推算不同时间尺度的温度、降雨量、水量平衡等的变化特征,揭示气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以及短尺度的快速气候变化事件。该研究在重建第四纪以来气候变化和生态响应的演化历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项目研究过程中,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和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的多名师生和科研人员参与了项目研究工作。杨木壮教授、郑卓教授、罗传秀博士、黄康有博士等6人与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师范大学生物系的地学、植物学专家一起到柴达木盆地、尕海湖实地考察采样,中国科学院盐湖研究所马海州所长、山发寿研究员、曹广超博士、隆浩硕士等在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陈振宁副教授协助野外植物鉴定,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上述三个单位的研究人员三年来通力协作,积极配合,为顺利完成项目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实验室分析处理和孢粉鉴定过程中有10余名研究生先后参与工作,中山大学郑艳伟、罗传秀、李杰、王晓静;广州大学张元芳、王志英、李冰;盐湖所魏海成等研究生在磁化率、粒度分析、孢粉分析鉴定等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参加本书编写工作。其中4名以本课题研究的部分内容作为博士、硕士学位毕业论文题目,分别于2008、2009、2010年毕业。在调查与资料收集过程中,十多名本科生参与工作,培训了科学研究方法。

内容概要

  《柴达木盆地尕海湖晚第四纪古环境》是根据孢粉定量分析的方法,建立柴达木盆地现代沉积孢粉与植被之间的关系,进而根据尕海等钻孔孢粉鉴定结果,定量分析柴达木植被在荒漠/草原/森林草原之间的演替过程及其与东亚季风演化和全球变化的关系。运用孢粉-气候之间的定量关系,使孢粉分析结果成为陆地气候的重要替代性指标,推算不同时间尺度的温度、降雨量、水量平衡等的变化特征,结合粒度、磁化率分析,揭示气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以及短尺度的快速气候变化事件。该研究在重建第四纪以来气候变化和生态响应的演化历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柴达木盆地尕海湖晚第四纪古环境》适合自然地理学、环境学、生态学、第四纪学、气候学等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人员、研究生、本科生阅读,也适合西部地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和环保等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从事和关心全球变化的人士参考。

作者简介

前言第1章柴达木盆地尕海湖第四纪环境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1.1柴达木盆地尕海湖第四纪环境研究的意义1.2研究工作完成情况第2章区域特征2.1柴达木盆地自然环境概况2.2德令哈盆地自然环境概况2.3尕海湖地区基本概况第3章野外调查与采样3.1表土样品的采集和样点植被调查3.2岩芯样采集和岩性特征第4章粒度分析4.1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粒度分析结果的影响4.2尕海湖高分辨率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第5章磁化率分析5.1磁化率与古气候环境演变的关系研究进展5.2尕海湖高分辨率磁化率特征及环境意义第6章孢粉分析6.1孢粉分析方法6.2表土花粉与植被的关系5.1磁化率与古气候环境演变的关系研究进展6.3晚第四纪孢粉记录6.4古植被与古气候重建第7章尕海湖地区末次冰消期晚期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变重建研究1.1尕海湖DG02孔多指标记录与古气候重建……

书籍目录

前言第1章 柴达木盆地尕海湖第四纪环境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1.1 柴达木盆地尕海湖第四纪环境研究的意义1.2 研究工作完成情况第2章 区域特征2.1 柴达木盆地自然环境概况2.2 德令哈盆地自然环境概况2.3 尕海湖地区基本概况第3章 野外调查与采样3.1 表土样品的采集和样点植被调查3.2 岩芯样采集和岩性特征第4章 粒度分析4.1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粒度分析结果的影响4.2 尕海湖高分辨率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第5章 磁化率分析5.1 磁化率与古气候环境演变的关系研究进展5.2 尕海湖高分辨率磁化率特征及环境意义第6章 孢粉分析6.1 孢粉分析方法6.2 表土花粉与植被的关系6.3 晚第四纪孢粉记录6.4 古植被与古气候重建第7章 尕海湖地区末次冰消期晚期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变重建研究7.1 尕海湖DG02孔多指标记录与古气候重建7.2 尕海湖DG02孔末次冰消期晚期以来气候变化的对比研究7.3 尕海湖气候变化模式与驱动机制探讨参考文献附录附录1 表土花粉采样点位置及植被概况附录2 尕海DG02孔不同预处理方法实验样品序号及编号附录3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尕海样品平均粒径影响及对比结果附录4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尕海样品大粒径颗粒含量的影响及对比结果附录5 不同预处理方法与样品性状的对应关系附录6 尕海湖DG02孔粒度组成、粒度参数及磁化率计算结果附录7 柴达木盆地表土花粉主要科属百分含量计算结果附录8 尕海湖DG02孔主要花粉百分含量计算结果附录9 尕海湖DG02孔主要科属花粉浓度计算结果附录10 柴达木盆地现代花粉图版附录11 柴达木盆地表土花粉图版附录12 柴达木分地钻孔花粉图版

章节摘录

插图: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处西部干旱区、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原区三大区域的交汇地带,受东亚季风和西风带的影响,盆地内地的沉积物详细记录了第四纪时期生态系统和气候系统及环境变化的丰富内容,前人的研究也表明该区湖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敏感的,柴达木盆地已经成为研究第四纪气候和环境的天然实验室,特别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和生态环境特点使其在重建第四纪以来气候变化和生态响应的演化历史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为青藏高原东北部构造隆升过程提供证据,并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做出贡献。当前,人类社会对全球变化的研究不断深入,而对于过去的全球变化研究仍然缺乏连续的和高分辨率的陆地环境记录,而陆地的高分辨率环境记录是理解全球表层环境系统动态演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认识陆地环境变化规律和驱动机制等重大科学问题的关键环节。柴达木盆地一系列内陆湖泊沉积物作为陆地环境演化的良好载体,保存了十分丰富的气候、植被、环境演化和人类活动等信息,尤其是柴达木盆地周围的植被属温性荒漠区和半荒漠区与东部湟水-黄河温性森林草原过渡区,该植被在第四纪时期对气候的响应比较敏感,因此该地区的第四纪钻孔无疑为研究第四纪冰期间冰期以及许多快速变化事件在植被生态变化中的反映提供了极好材料。在陆地地表和各类沉积物中,孢粉是分布最广的古植被和古气候环境信息资源,孢粉分析作为一种古生态学研究方法经过几十年来各国科学家的不断努力和经验积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在陆地区域对过去全球环境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我国对草原和荒漠区进行现代表土花粉与植被关系的研究还相当有限,近年来的研究如李月丛等(2005)关于中国荒漠区东部花粉对植被的指示性研究涉及的区域范围较广,此外许清海等(2005)关于北方草原区主要群落类型表土花粉分析,以及在新疆天山、内蒙古、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等地也有许多开创性的研究,这些成果对认识青海湖地区以草原为主的孢粉散布特征及其与植被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编辑推荐

《柴达木盆地尕海湖晚第四纪古环境》由气象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柴达木盆地尕海湖晚第四纪古环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博士论文的出版物,内容比较详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