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01-01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作者:中国气象局监测网 页数:116
内容概要
《L波段(1型)高空气象探测系统业务操作手册》以我国新一代L波段(1型)高空气象探测系统软件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规范(试行)》为基础,全面讲述了L波段(1型)有关业务操作方面的相关内容,全书共分10章,包括系统软件的安装;探测数据采集和计算公式的介绍;台站参数的设置;L波段(1型)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的使用;探空仪基测方法;数据统计计算方法和特殊情况处理方法等主要内容。 《L波段(1型)高空气象探测系统业务操作手册》图文并茂、结构清晰、讲解深入详细。通过《L波段(1型)高空气象探测系统业务操作手册》的学习,读者不仅可全面了解我国高空气象探测规范的最新内容,还可迅速掌握L波段(1型)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的使用。 《L波段(1型)高空气象探测系统业务操作手册》除可作为高空气象探测人员的技术学习用书外,还可供从事高空气象探测业务管理人员、大气探测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简介1.1 探测系统软件组成1.2 探测系统软件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要求1.3 安装L波段(1型)高空气象探测系统软件1.4 设置计算机显示器的分辨率和颜色数1.5 卸载L波段(1型)高空气象探测系统软件第二章 主要特点2.1 设计思想2.2 主要特点2.3 主要功能第三章 计算公式3.1 本站气压3.2 饱和水汽压、水汽压及相对湿度计算公式3.2.1 水面饱和水汽压计算公式(适用温度范围-50~100℃)3.2.2 冰面饱和水汽压计算公式(适用温度范围-100~-0.0℃)3.2.3 使用通风干湿表计算空气中水汽压的公式3.3 空气相对湿度计算公式3.4 露点温度及温度露点差计算公式3.4.1 露点温度3.4.2 温度露点差3.5 厚度及海拔高度计算公式3.5.1 相邻两气压层间的厚度3.5.2 各气压层的海拔位势高度3.6 量得风层的计算3.7 内插计算公式3.7.1 规定风层内插计算公式3.7.2 气压内插公式3.7.3 温度、湿度等其他要素的内插3.8 规定等压面间的平均升速3.9 平均升速3.1 0矢量风3.1 1雷达测量位势高度3.11.1 大气折射引起的仰角测量误差修正3.11.2 测距误差修正3.11.3 球坐标中的几何高度计算公式3.11.4 几何高度一位势高度转换3.12 雷达测高计算气压3.13 对经纬度的计算公式(空间定位)3.14 敏电阻温度元件的误差订正3.15 测检定箱和水银气压表水银槽面不在同一海拔高度的气压订正公式第四章 主要处理方法4.1 数据的使用4.2 定等压面的计算4.2.1 规定等压面上的要素值的计算方法4.2.2 规定等压面上的位势高度的计算方法4.3 度层的选取和计算4.3.1 零度层的选取条件4.3.2 零度层的气象要素值计算方法4.4 流层顶的选取4.4.1 对流层顶的选择条件4.4.2 第一对流层顶的选取4.4.3 第二对流层顶(150~40 hPa)的选取4.4.4 流层顶的气象要素值计算方法4.5 性层的选取4.5.1 择特性层的条件4.5.2 择特性层的方法4.5.3 性层的气象要素值的计算方法4.6 温、压、湿的失测处理4.7 得风层的计算4.7.1 测风分钟数据计算量得风层的时间间隔4.7.2 录的计算分钟连续失测时的处理方法4.8 规定层风的计算4.8.1 合探测4.8.2 达单独测风4.8.3 殊情况处理4.9 大风层的选取4.10 风终止时间大于探空终止时间的处理4.11 合探测雷达无斜距的处理4.12 球下沉记录的处理4.12.1 空数据的处理4.12.2 风数据的处理4.13 空终止层的处理4.14 角低于测站“雷达最低工作仰角”的处理4.15 “放球软件”或系统“死机”后的处理方法4.16 制报文的规定4.17 空气象探测空间、时间定位报告电码4.17. 层资料相对经、纬度偏差量和时间定位的计算4.17.2 高空气象探测空间、时间编码方案4.17.3 间、时间定位编报特殊情况处理……第五章 台站常量参数设置第六章 放球软件的使用第七章 数据处理软件第八章 文件系统与命名规则第九章 背景地图制作方法第十章 系统操作注意事项附件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