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状低云的天气学研究

出版时间:1998-8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作者:蔡尔诚  页数:158  字数:112000  

内容概要

天气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暴雨与强风暴天气是由积雨云团制造的。本书将此概念发展为:积雨云团只是暴雨和强风暴的直接制造者,而积雨云团的最早“胚胎”则是由波状低云“制造”的。在此新概念基础上,建立了暴雨落区从几小时到60天的短、中、长期预报新技术。全书由七个相互衔接的概念构成,每一个概念提出和回答一个问题。这些问题对从事天气预报业务与研究的工作者,可能是有兴趣的。

作者简介

蔡尔诚,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气象研究室主任,高级气象工程师。1935年出生,1950年(15岁)参加解放军,先后任班长、排长、参谋,1958年集体转业开发北大荒。
1958年7月末的一场洪水,使他决心献身气象事业,他自学完成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气象专业四年制课程,随后

书籍目录

一、概念一:现代天气分析环节上的“缺口”—边界层分析二、概念二:边界层上下大气运动的“示踪物”—波状低云  2.1 波状低云:影响边界层大气中(小)尺度不匀  2.2 波状低云:稳定层下的水汽聚结过程  2.3 波状低云:大气能量贮聚阶段的代表性云  2.4 波状低云:不同时,空尺度大气运动的“结合部”三、概念三:波状低云是暴雨及强风暴的“孕育区”  3.1 暴雨及强风暴在无雨的波状低云区内发生发展  3.2 前方没有波状低云的“造(降)雨云”,其雨区不会明显扩大  3.3 雨区的扩展范围大体限制在前方的波状低云区内  3.4 700hPa偏南(东)气流在“波状低云——造雨云”系统内辐合:暴雨将形成  3.5 从波状低云形成到强对流发展的演变过程  3.6 从波状低云形成到大范围暴雨发展的演变过程  3.7 与数值模式计算的比较四、概念四:波状低云与降(造)雨云的互补功能  4.1 暴雨云系模型  4.2 Bergeron-Hobbs垂直互补模型  4.3 两级互补  4.4 互补云系的物理图像  4.5 用云的“互补性”做短期暴雨预报五、概念五:波状低云诱发地面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功能  5.1 地面流场落后于云场现象  5.2 一种可能的解释:潜热释放  5.3 边界层大气三维中尺度分析方法  5.4 波状低云形成时边界层大气中的五类物理过程  5.5 波状低云诱发中(小)尺度上升运动系统的概念模型  5.6 地面中(小)尺度系统向中、高空发展的环境条件模型  5.7 多次潜热释放的“接力”过程  5.8 预报分析流程  5.9 对表3-5的一种解释六、概念六:波状低云的暴雨(强风暴)“预备场”功能  6.1 关于“预备场”功能  6.2 作为“预备场”的波状低云区的若干天气学属性  6.3 中期暴雨预报工作流程七、概念七:相似降水过程的相似“准备场”  7.1 天气预报的时、空匹配  7.2 暴雨长期变化规律的一个统计数学模型  7.3 大(暴)雨落区集中性的天气学解释  7.4 长期暴雨预报工作流程与预报效果结束语:波状低云对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反馈作用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波状低云的天气学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