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作者:陈宝祥 页数:224
内容概要
《地震追踪:地震系列轨迹的形态分析》以地震目录中的微震、小震、中强地震乃至7级以上强震为依据,结合华北地震区、全国乃至全球各地震带的地质构造特征,以地应力集中、释放、调整为科学思路,寻求震中迁移的规律,以探索地震的中短期预报方法。
作者简介
陈宝祥,1959年4月北京四中毕业,同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三系稀散元素放射性专业学习,1964年7月毕业,分配到地矿部二司工作。先后就职于地矿部综合地质大队(张家口)、湖南省平江县地矿部专题队、地矿部七0一地质大队、湖北省第四、第五地质大队工作。展转湘、鄂、赣地区。主要从事于铌、钽、铁、铬矿床的普查与勘探。1976年唐山Ms7.8地震后调回北京市房山区科委,从事地震方面的测报与防震减灾工作。1993年5月退休,2004年4月返聘,从事地震设防方面的工作。
书籍目录
上篇:地震基础理论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地震资料的来源第二节 地震资料的分析和处理第三节 工作方法第二章 地应力及地震活动第一节 地应力概述第二节 地应力的作用第三节 地应力场的主动性与被趋动性第四节 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第五节 地应力场具有五大特征第六节 地应力场与断裂带、构造体系的关系第七节 地应力与地震波的区别与关系第八节 地球是一个整体,具有统一的地应力场第九节 地应力场场强划分及与地震系列的关系第十节 大震型地应力场经过的地区为什么没有地震发生第十一节 地震的震中跳迁是地应力场场强、运动方向、运行速度和构造体系性质决定的第三章 地震系列第一节 地震与地震系列第二节 地震系列的判别与预测第三节 地震系列级别的确定第四节 地震系列中名词的解释第五节 地震系列中各个成员地震不是同时产生的第六节 地震系列中各成员间产生震级差、距离差、时间差、震源深浅的分析第七节 7.0级以上大震型主干体地震系列与地震活动期、幕、阶的关系第八节 地震系列的分类第九节 研究地震系列几何形态的意义第十节 地震系列与华北地区地震活动周期第十一节 地震系列与地震序列的区别第四章 地震、地震系列形成的力源概述第一节 地震的成因第二节 前人对地震成因的研究与认识第三节 专家对地震力源的认识第四节 多级多应力场点论,即由低震级到高震级多应力场点发展论第五章 趋动地震、地震系列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动力机制第一节 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第二节 科里奥利力现象第三节 地球与月球的引力变化第四节 地球轨道参数变化第五节 地球的特性对地震发生、发展的影响第六节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第七节 地球系统的自然驱动力--热能第八节 地壳运动第九节 构造体系与变形第十节 三种假说概述第十一节 强震后,人们对源动力的认识下篇:地震系列案例分析第六章 近代7.0级以上大震型地震系列第一节 1995年12月18日青海扎陵湖Ms6.2~1997年11月8日西藏玛尼Ms7.6大枝体地震系列分析第二节 1998年3月19日新疆伽师Ms6.0~1998年11月9日云南宁蒗Ms6.2中枝体地震系列第三节 2000年1月31日新疆若羌Ms5.7~2001年11月14日青海格尔木Ms8.1强震型大枝体地震系列分析第四节 2002年6月29日青海治多Ms5.9-2003年7月7日西藏青海交界Ms6.1中枝体地震系列第五节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大枝体地震系列分析第六节 2008年1月18日西藏墨脱县Ms4.0~2008年5月17日康定县Ms4.7预警性中枝体地震系列第七节 2009年6月30日四川德阳市绵竹市Ms5.62010年5月14日青海玉树Ms7.1中枝体预警性地震系列第八节 2010年4月17日西藏聂荣县Ms5.2~2010年5月29日青海玉树Ms5.7消退型中枝体地震系列第九节 1997年11月8日西藏玛尼Ms7.6~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大震型主干体地震系列分析第十节 小结(1~9小节)第十一节 关于四川理塘Ms8.O以上地震分析预报意见第十二节 1966年3月22日河北邢台宁普Ms7.21976年7月28日滦县商家林Ms7.1大震型主干体地震系列第十三节 关于唐山Ms7.8大地震的认识……第七章 现代中强型地震系列第八章 历史强震、大震型地震系列第九章 国外强震、大震型地震系列结束语地震谚语参考资料
章节摘录
一、7.0级以上大震型地应力场是逐渐发展起来,地应力场场强由小到大是分等级的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如华北地震区、青藏地震区、台湾地震区等地震区内,在地震活动期地应力场增长期内,一个7.0级以上大震型地应力场,一个8.0级特大震型地应力场是由0.0~0.09级微震型应力场,再经过1.0~1.9微震型地应力场,2.0~2.9级弱震型应力场,3.0~3.9级小震型应力场,4.0~4.9级中震型应力场,5.0~5.9级弱强震型应力场,6.0~6.9强震型应力场,7.0~7.9大震型应力场,8.0以上特大震型地应力场。是逐渐地缓慢地增长发展起来的,而不是突然就产生一个7.0~7.9级大震型地应力场的或产生8.0级以上特大震型地应力场的。一个7.0级以上大震型地应力场是有一个发生、发展、高峰、最后衰减消亡过程的,它反映了一个地震活动期的初始一高峰一终止的全过程。 三、7.0级以上地应力场场强在增长期增长速度分布范围是不均匀的,是不平衡的 地应力场场强在增长期是逐级上升的,由于构造体系的复杂性,使地应力场场强在增长期迁移速度是不均匀的,是不平衡的。构造体系是地应力场场强良好的集散通道。当地应力场迁移方向与构造体系一致时,地应力场迁移速度快,增强易于集中,构造体系薄弱地带,增强相应迁移速度慢,增强能量集中也慢,造成了地应力场增强分布下的不均匀性,它是产生各级地震系列中各震级间震级差、距离差、时间差的原因。总之地应力场在增长期其增长速度不是同步的,分布范围不是均衡的,是有强有弱的。 由于断裂带构造体系的复杂性,给地应力场场强的增长速度,分布范围更加复杂化,使地应力场增长更加不均匀、不平衡的。 四、一个7.0级以上大震型地应力场的增强在迁移、运行、流窜过程中,是分带发展的 关于7.0级以上大震型地应力场增强分带的划分是根据300多个地震系列自1.0~3.0级地震系列分布在震中区边缘地带,4.0~5.0级的中强地震系列分布在震中区较近的过渡地带,6.0~7.0级以上地震系列分布在地应力场的中心地带,是概括总结出来的。 7.0~7.9级大震型地应力场,8.0级以上特大震型地应力场,可分为三个带,即: 1.主地应力场带,位于极强型地场中心部位,地应力场强最强,具有极强的破坏力。相对来说,宽度较宽,根据耿庆国究研员《旱震关系研究》,特旱区可达300km。当然也受地质构造带的影响,两侧条带状也不是对称的。 2.过渡地应力场带,位于主地应力场带的四周,地应力场场强次于主地应力场带,仍可产生极强的地应力场强场,在地质构造发育、易于地应力场场强集中的部位,仍可造成一定强度的破坏力。它比主地应力场带场强弱,但运行时宽度更宽,是大震型地应力场的主体部分。其宽度比主地应力场更宽。 3.边缘地应力场带,位于过渡地应力场带的外围,地应力场强低于过渡地应力场强,能量最弱,但在局部地区也可产生弱震或小震型地应力场,对人的生命、财产均无影响。它在运行中宽度比过渡地应力场带更宽。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