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禅闻道静思语

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作者:王泓逸  页数:304  字数:337000  

内容概要

《听禅·闻道·静思语》由王泓逸编著。
《听禅·闻道·静思语》内容如下:
在物欲横流、尘嚣日上的时代,禅如一只青青铜钟上的蝴蝶,以不为刹那所惊扰的悠然永恒,引渡世人的心灵栖息在诗意的开阔地。
禅,正是这样一把打通现实与理想的钥匙,以超然物外的智慧、妙趣文雅的吐属,渡人于稚拙之中,醒人于妄执之间。它是世间一道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带我们进入恬静平和的生活。

书籍目录

一、家常境界:若是修行,在家亦得
一村菊香
自度度人
蛤蜊说法
终日吃不到一粒米
乞丐买饼
盐酱人生
好牛奶与坏牛奶
地狱与天堂
惜福有福
一口好牙
家常即是天机
洗碗扫地
行苦心不苦
第一课
亲尝知味
遇佛杀佛
滴水穿石
你的忍辱波罗蜜上哪去了
吃不吃酒肉
禅无杂念
阿弥陀佛
最好的教化
以静制动
一样都不可少
如来“四马”
成功的二宝
法无定法
弯弓射日
不明最苦
斩蛇于当下
三年后再来
出世与入世
飞度生死
矛盾果
佛不是万能的
恭敬求佛
二、平等境界:一切人是佛,岂有择男女
茶道
烦恼即是菩提
放生
正反善恶
禅师的洗脚石
老小之用
超度完毕
从容处事
禅说心性
不争之禅
银货两讫
三、顿悟境界:芥子纳须弥,自悟自成佛
魔眼
禾山四打鼓
一切是禅
门与鞋子的宽恕
灵光顿悟
滴水和尚
生灭无常
舍得
路通何处
心象真迹
贼是家亲
慈悲不易奉行
禅在茶中
梅子熟了
且去吃茶
色即是空
心净土净
禅定之力
无须推让
禅无贵贱
美妙的法喻
禅房花木深
沙米一时去
放下执著
茎草示众
搁不得,还搁得么
禅是自助餐
六识逐六尘
水果的启示
六根清净
四、闲适境界:万法本是闲人闹,坐看云起常一笑
我不需要
到底是何教
装金币的钱袋
啥鬼东西也没有
洞山问禅
禅度众生
一只小乌龟
灵利道人
如水归水
本性宝藏
当下之时
心滞法不通
随遇而安
自伞自度
无胜于有
阿难悟道
一念自在
花雨不沾衣
不固执于一
绳未断
神医的奥秘
五、自然境界:云在青天水在瓶,一切世事尘中见
道是平常心
机锋已过
不淋一人
禅道自然
别去管它
翻跟头
以物悟道
禅无生死
衣裹真珠
诚实无欺
不得模仿
除去闲名
得失之间
天下第一
供果因果
荣枯自性
我以前为什么看不见
逼出一眼清泉
反求诸己
处处都是风水宝地
无修无碍
舌头真的硬了
无形无相
用得着避免吗
以杀止杀
生灭随心
天真最好
剑道要诀
最好的供养
松紧合宜
生命的长度
吃梨的学问
不能全说
一与三
云在青天水在瓶
归静悟禅
事事随行
只手之声
六、旷达境界:四大五蕴,必归终尽
自己的天空
盐的味道
放下花瓶
善自珍重
悟在心静中
承担之乐
即心即佛
所放自收
迷悟习性
远虑近忧
饼与糖
生死禅关
放下得道
挂单和尚的疾病
四瞒人
不为生气种兰花
两难选择
一生万法
禅茶一味
一座寺庙
禅是吾家事
缺失与圆满
踢瓶
黄金毒蛇
见与不见
我不是信差
世上本无门
小布袋大乾坤
一青一熟
恐怕他当真
你还会吃饭吗
如何是一色
退原来是进
半道而返
带不走
禅无你我
一切自看
无欲则刚
七、风流境界:寸丝不挂,好个入处
临去秋波那一转
两个文殊菩萨
机锋如剑
醉入禅门
色即是空
拾得自己方是拾得
满堂月光
一枚纽扣
师姑是女人做
物我皆一
别是人间一段禅
枯木寒岩
红尘迷心
禅化顽石
婆为媳牵驴
木樨花香
佛语心为宗
会禅的婆婆
寒塘渡鹤影
是凡是圣
同圆种智
答与不答
八、无言境界:拈花微笑,无名是道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拈花微笑
语默动静,都是佛事
伶俐禅
不干什么
我是谁
拨开云端见日头
不解之解
只有两条船
临水照影
一指禅
谁是禅师
不系之舟
消与未消
天上地下,惟我独尊
三层禅
禅乃无言
不说长短
永远不病的人
未上树时
九、自由境界:任心自在,快乐逍遥
驴子唱诵
怎么出来
竹密岂妨流水过
烧佛取舍利
一个忠告
坐禅岂能成佛
皎然长生
布袋拖耳
挥刀自断
竹篓接雨
十、禅心境界:一月现一切水.千江水印千江月
禅宗三境
欲速则不达
师父至上
毁佛救世
凡圣同居
三羞愧
心静自宽
门里门外
慧从静来
六祖说禅
性不生减
不生禅
觉而不迷
体相本自然
“盐、淡”皆有味
形变神不变
禅机在我心
和尚喝粥
活在当下
洗脚的木盆
世人皆可度
一尘不染
佛门狮子吼
禅月清辉
冲破牢关
禅锋四出
“扑满”时散
己事己了
诗家切玉刀
此老野狐禅
敬钟如佛
泥中莲花
鸡蛋之声
说得出来就去
禅枪佛杖
蓦然回首
谁能医得我的口
井中之人
不疑不悟
明者自明
果熟自然香

章节摘录

版权页:好牛奶与坏牛奶二千五百年前,古印度恒河流域苍茫的原野上,行进着一位伟大的觉者——释迦牟尼。他轻轻吟唱着他所发现的宇宙真理:“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是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的发生、存在与消失,都是有其原因与条件的,都是从因缘而生,也从因缘而灭。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最为聪明的学者舍利弗第一次听到佛陀的弟子——马胜(亦名:阿说示。释迦牟尼最初的五个徒弟之一,也是佛教僧团最早的比丘)吟诵这首偈子,马上领悟了其中朴素而又深奥的真谛——缘起性空。于是,他立刻拉上自己最好的朋友——大目健连,连同二人的数百名弟子,一起拜在了佛陀门下。仅仅七天,舍利弗便证得阿罗汉。在佛陀成千上万的弟子中,他以智慧名列第一。有一天,舍利弗在城里托钵(乞食)的时候,与一位很有声望的婆罗门相遇了。婆罗门说:“舍利弗,你看你现在,光头赤足,只能讨要一些残渣剩饭,太对不起自己的身体了。”舍利弗问他:“人的身体从何而来?”“当然是无所不能的大梵天(婆罗门教的主神,相当于上帝)创造的。”“可是,大梵天又是谁创造的呢?”舍利弗一脸的微笑,轻轻问道。婆罗门无言以对,匆匆走了。舍利弗吟诵道:“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一次,世尊对舍利弗说:“我观察你的脸色,平静如水,你平时人的一定是无愿无求的无相三昧(一种禅定状态)吧?”舍利弗点点头,向师父忙报着自己修行的体验:“无相三昧,也就是空三昧。我的心入此三昧,所以极为平静。世尊,大地宽厚,不管什么东西都能容纳。甚至连屎尿、痰液等一切污垢,它都一概接受,从不拒绝。我的心就像大地。正因为大地宏忍、厚重,所以,它能尽现一切物质的所长,充分发挥其功用,从而生长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绚丽世界。“世尊,恒河之水能将任何东西冲刷、清洗干净,它能将玉石磨砺得晶莹圆润而不贪,它融化脓血、净化腐朽而不憎。我的心犹如此水,不起爱憎之念。”佛陀赞叹道:“如是,如是,我便是以空三昧而开悟,从而得道成正觉。舍利弗与佛陀心心相印。有一天,舍利弗听完佛陀的开示,身心一直被那深刻而又平凡的哲理陶醉着,脸上洋溢着儿童才有的纯真的微笑。回来的路上,一位外道(修习其他宗教的人)问他:“舍利弗,你得到了什么宝贝,这样高兴?舍利弗说:“我刚刚听了世尊说法。佛法美妙而又神奇,真是无价之宝啊!”外道不无嘲弄地说道:“你偌大年纪了,还在吮吸师父的乳汁啊?难怪像孩子一样笑呢!”舍利弗一笑:“你所接受的教义,是邪恶的,犹如变了质的坏牛奶一样,所以你一喝够了,就知足了,不想再喝了。而我所听闻的佛法,深邃无限,奥妙无限,回味无穷,越品越有滋味。所以,佛法就像营养丰富、口感淳厚的好牛奶,喝多少都是新鲜的、甜美的、有益的,越喝越想喝。禅思禅悟禅宗智慧,就是精神上的牛奶。常饮它。就是启智,就是开悟。这杯牛奶。终生不要间断,自会受用一生。

媒体关注与评论

动若不止,止水皆化波涛;静而不扰,波涛悉为止水。水相如此,心境亦然。不变随缘,真如当体成生灭;随缘不变,生灭当体即真如。一迷即梦想颠倒,触处障碍。一悟则究竟涅槃,当下清凉。  ——李叔同风雨萧条晚作凉,两株嘉树近当窗。结庐人境无来辙,寓迹醉乡真乐邦。南渚残云宿虚牖,西山青影落秋江。临流染翰摹幽意,忽有冲烟白鹤双。  ——倪瓒自题于《秋亭嘉树围》

编辑推荐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禅是不能讲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行处灭,悟!道是不能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思!培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查看所有商品描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听禅闻道静思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真正的心灵鸡汤
  •   内容不错,喜欢看!
  •   我之所以买呢本书因为条名,希望好睇啊··
  •   小故事,闲来看看,挺好的。
  •   学习佛教的思想,看淡一些事情,让你的生活更开阔。平静,思考,学习。
  •   在参禅中感悟,于领悟里提升!
  •   很郁闷的是,该书根本不算是全新的,里面还行,可是书皮一看最多只有8成新,脏兮兮的,
  •   书不错,很有哲理,值得拥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