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

出版时间:2006-12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北京发行部  作者:何丽芳  页数:216  

内容概要

所谓乡村旅游,就是以想业农村原生态特色的田园风光和文化活动为喜人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本书梳理了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内容包括:乡村旅游的原生态特色、乡村旅游的传统文化基础、传统乡村文化与旅游审美、传统乡村景观资源与旅游开发、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与传统文化发掘、乡村旅游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

作者简介

何丽芳,1965年12月出生,湖南省汨罗市人。1988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副教授,现任教于湖南女子大学,湖南省旅游学会会员。长期从事旅游专业教学、科研和导游员培训等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和生态旅游,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40多篇,著述著作和主编教材7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乡村旅游的原生态特色 第一节 乡村、乡村景观与乡村旅游  一、乡村  二、乡村景观  三、乡村旅游 第二节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原生态特色  一、原始乡村旅游体现为自然中的迁徙  二、古代乡村旅游表现为纵情山水  三、近现代乡村旅游的回归大自然 第三节 现代乡村旅游的原生态本质特征  一、乡村旅游地的原生态文化的重要性  二、乡村旅游活动的原生态体验要求  三、乡村旅游市场的原生态环境需求第二章 乡村旅游的传统文化基础 第一节 旅游文化与现代旅游  一、旅游文化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二、旅游文化是现代旅游开发的渊源  三、旅游文化是现代旅游营销的基础 第二节 乡村旅游吸引力中的传统文化  一、乡村旅游吸引力强调传统文化的意义  二、传统文化在乡村旅游吸引力中的地位  三、具有核心吸引力的乡村传统文化要素 第三节 乡村旅游基于传统文化的动机  一、寻找乡村感受的故乡情结  二、传统中庸思想的审美情趣  三、“天人合一”的人生追求  四、“生熟相济”的注意取向 第三章 传统乡村文化与旅游审美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旅游审美思想  一、君子比德, 自然审美对象的人文化  二、澄怀味象,感悟超功利的意境  三、崇尚自然,倡导返璞归真的思想 第二节 传统山水文化与旅游审美  一、传统山水文化的形成  二、传统山水文化的组成  三、传统山水文化的旅游审美特征  四、旅游中的山水文化赏景与体验 第三节 传统乡村聚落文化与旅游审美  一、乡村聚落文化的特点  二、传统乡村聚落的基本类型  三、传统乡村聚落文化的旅游鉴赏 第四节 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旅游审美  一、传统乡村建筑的基本类型  二、传统乡村建筑的结构和类型  三、传统乡村建筑的旅游审美特征 第五节 传统乡村民俗文化与旅游审美  一、乡村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  二、乡村民俗文化的旅游审美特征  三、乡村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第四章 传统乡村景观资源与旅游开发 第一节 乡村景观资源的人文特性  一、乡村景观旅游资源的人文化  二、乡村景观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特征  三、乡村景观资源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处理 第二节 传统乡村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  一、乡村景观资源旅游开发的方式  二、乡村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模式  三、乡村景观资源旅游开发主题的定位分析 第三节 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乡村景观的特色体现  一、乡村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二、乡村旅游景观要有地道的“乡土味”  三、大力开发乡村民俗文化活动  四、乡村旅游要开发文化体验型旅游产品 第四节 乡村景观类型的旅游开发  一、乡村山地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  二、乡村湿地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  三、乡村森林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  四、古村镇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  五、海岛渔村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  六、乡村古文化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  七、农业景观的旅游开发第五章 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与传统文化发掘 第一节 旅游产占《设计的文化趋向  一、旅游产品文化设计由表及里的趋向  二、旅游产品文化体验由表及里的趋向 第二节 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内蕴的发掘  一、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内蕴的发掘方式  二、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内蕴发掘的重点  三、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内蕴发掘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 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的文化包装  一、迎合大众的“怀旧”心理  二、调动大众的“乡土”浓情  三、诱导大众的“休闲”兴趣  四、激发大众的“野性”冲动 第四节 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产晶的设计  一、文化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功能特征  二、体验型产品设计的基本路径  三、体验型产品设计的基本技术路线  四、乡村酒店——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第六章 乡村旅游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 第一节 乡村旅游发展对传统文化的负面效应  一、乡村旅游对传统文化负面影响的主要表现  二、乡村旅游对传统文化负面影响的原因 第二节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传统文化保护  一、建立“政府主导”的保护机制  二、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保护  三、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文化生态保护  四、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整理保护 第三节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一、乡村旅游的生态旅游目标  二、基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文化  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重心  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一)帝王巡游  孟子曾说:“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所守也。”巡游即指天子以最高统治者的身份,前往全国各地巡视考察地理形胜、官吏政绩和游赏名山大川。帝王巡游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王朝,交流经济和文化,观风知俗,了解民情,特别是发展交通道路和旅游事业,开发名山大川旅游资源等,有着积极推动作用。自秦始皇巡游起,旅游开始挣脱儒家狭隘的功利信条束缚,对大自然原生态美的玩味和探觅,鼓舞历代学者、文人循其车辙,觅其遗迹而漫游于中国大地,也影响了历代帝王的巡游,如汉武帝、隋炀帝、康熙、乾隆都是帝王巡游的代表。  (二)百姓郊游  自唐朝起,百姓借时令节日观灯游戏,踏青郊游:士宦更是时常游览城郊名胜,享受山水之美。春游登高,是唐朝社会普遍的游乐风气,“长安春时,盛于游赏,园林树木无闲地”。寒食、清明节,借扫墓祭祀寄托哀思,踏青游春,领略桃红柳绿、莺飞草长、万物欣欣向荣的春光,还有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拔河、斗鸡等游乐活动。仲秋、重阳节,也是郊游的大好时光。郊游郊居是唐代文人的时尚,高雅的文化旅游生活,如金陵文人“春游牛首秋栖霞”唐时就已盛行,秦淮河畔、长干桥、青溪等处,更是人如潮涌,扬州瘦西湖、蜀冈也是唐人郊游好去处。  (三)修学士游  司马迁一生读书行路,漫游全国,从青年时期起,便开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采风万里”的壮游活动,开创了我国旅游史上知识分子“慨然欲遍历九州岛,览其山川形势,访遗佚,博采轶事,以广其闻见,而质证其所学”的优良文化传统,采访古今历史人物的轶闻旧事,博究详录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及经济、交通的同时,还饱览了中华大地雄奇壮阔的山河景色,为中国古代旅游史上伟大的旅行家和旅游文化的巨匠和大师。宋代朱熹、明代徐霞客等也都强调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知识与道德的统一,反对关在书斋中苦读冥思,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远游来增加见闻,交游各地贤士,考察各地风物,观览山川形胜,从天下万物这“无字书”中去探求真知卓识,领略自然与人生的意义,即旅游是“格物致知”、“明性见理”的实践。  三、近现代乡村旅游的回归大自然  产业革命后,生产效率的提高,工业生产的发展急需大量的劳动力,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过去自由、宁静、景色优美、悠闲的乡村生活,来到了嘈杂拥挤、节奏紧张的城市,极大地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居民,特别是劳动就业人员,绝大多数都在从事单调乏味的重复性工作,身心受到极大的压力。他们需要放松紧张的情绪,重返大自然,向往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在这样的心理因素驱动下,工业革命引起的城市化进程,必然更多地引起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向往,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对于乡村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关系详细的阐述,具很强的实践意义。
  •   对这本书非常满意。
  •   虽然文章很好,读后非常收益非浅,但满书都是字,没什么图,晕。。。。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