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作者:陈大可 页数:199
内容概要
陈大可主编的《Argo研究论文集》收录了Argo973项目中的16篇文章。其中,前面5篇论文带有综述的性质,大致上针对Argo973项目的5个课题,分别对多源海洋资料的同化方法、北太平洋上层海洋温盐结构及其中尺度特征、太平洋与中国近海的热盐交换、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上层海洋的季内到年际变化、吕宋海峡Argo观测试验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介绍。其余的11篇论文则针对具体的科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特别强调Argo观测资料对于海洋研究和预报的重要作用。
书籍目录
海洋多尺度三维变分的基本原理与统一理论框架分析
北太平洋上层海洋温盐结构及其中尺度过程特征
太平洋与中国近海热盐交换的若干研究进展
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上层海洋的季内到年际变化
吕宋海峡Argo观测试验
Argo资料对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温度和盐度预报精度影响
热带印度洋海温的季节内振荡特征
Argo资料对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海洋再分析效果影响
利用温度剖面资料结合海面高度估算全球海洋上层热含量异常
黑潮延伸体年际变动及其对北太平洋中部模态水“形成局地性”的影响
基于Argo观测海洋对台风南川的响应
台风期间障碍层的形成和变化
利用Argo资料研究热带西太平洋上层热含量的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南大洋涡旋的温盐结构特征——Argo浮标个例分析
基于Argo资料的棉兰老涡变化特征分析
评估Argo资料在太平洋海洋再分析中的作用
章节摘录
为了得到更加细致的温度和盐度变化分布,需要去掉气候态月平均数据。我们通过将实际观测的温盐剖面减去插值到垂向每个观测层次上相应时间和地理位置的WOA09气候态月平均温盐数据,转换为温盐异常剖面。这就减小了年际变化的影响,从而更加突出了浮标观测所记录的真实海洋事件。在图6中,海洋上层不断更替出现的温度/盐度升高/下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活跃的海洋涡旋、水团或其他海洋现象。其中,从第160剖面(其观测位置见图4)开始至浮标观测生命结束的这段期间内次表层高温高盐信号尤为值得关注。进一步研究这个自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持续了约1年的异常信号,我们推断它可能是浮标漂流路径上一个直径在200km以上生命超过1年的次表层暖涡信号。由于缺少同步的观测资料,该涡的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我们把目光投向浮标的中层漂流深度,此处盐度相较于WOA09气候态略微偏低;温度则有两个偏暖信号:白开始观测至第20剖面及第160剖面至浮标观测最终结束。因为缺少同期地点相近的实地观测数据,我们不能完全肯定单纯是由中尺度涡导致了这些异常的水体性质。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