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作者:赵淑江 等编著 页数:432
内容概要
《海洋环境学》由赵淑江、吕宝强、王萍、刘健编著,内容包括海洋环境学绪论、海洋环境要素、海洋环境的主要生态过程、主要海洋环境类型、海洋资源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海洋灾害、海洋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等,深入浅出,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读者自学使用。
书籍目录
第1章绪论
1.1海洋概述
1.1.1地球表面海洋的分布
1.1.2海洋的划分
1.1.3海洋环境的梯度变化
1.1.4海洋生态环境的服务功能
1.1.5海洋环境概述
1.2海洋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1.2.1海洋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1.2.2海洋环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1.2.3世界主要海洋科学组织
1.3海洋环境的影响因素
1.3.1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1.3.2气候变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第2章海洋环境要素
2.1太阳辐射
2.1.1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传播
2.1.2太阳辐射在海一气界面的反射与吸收
2.1.3太阳辐射在海洋中的传播过程
2.1.4太阳辐射对海洋水体结构和物质循环的影响
2.1.5太阳辐射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2.2海区气候
2.2.1海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
2.2.2影响中国近海气候的主要天气系统
2.2.3海区的主要气候要素
2.3海水环境要素
2.3.1海水温度
2.3.2海水盐度
2.3.3海水的密度
2.3.4海水的压力
2.3.5海水的黏滞性
2.3.6海水的表面张力
2.3.7海水的渗透压
2.3.8海水的透明度与水色
2.3.9海水中的溶解有机物与悬浮颗粒
2.3.10海水的热容和比热容
2.4波浪
2.4.1海洋波动与波浪
2.4.2海洋波动与波浪的分类
2.4.3波浪的特点
2.4.4波浪波级与波浪观测
2.4.5波浪与海洋生态环境
2.5潮汐
2.5.1潮汐现象
2.5.2潮汐的形成与变化规律
2.5.3潮汐观测与预报
2.5.4风暴潮
2.5.5潮汐与海洋生态环境
2.6海流
2.6.1海流综述
2.6.2海流种类
2.6.3海流的观测
2.6.4海流与海洋环境
2.7海洋环境的主要生物类群
2.7.1原核生物界
2.7.2原生生物界
2.7.3真菌界
2.7.4植物界
2.7.5动物界
2.8海洋环境的生态类群
2.8.1海洋生物的主要生态类群
2.8.2海洋生物对海洋环境的适应策略
第3章海洋环境的主要生态过程
3.1海洋环境的主要化学过程
3.1.1海水的化学组成
3.1.2海水中的溶解气体
3.1.3海-气界面的气体交换
3.1.4海水中的二氧化碳体系
3.1.5海洋富营养化
3.1.6污染物质在海洋环境中的主要生态过程
3.2海洋环境中的物质生产、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3.2.1海洋环境中的初级生产
3.2.2海洋环境中的次级生产与能量流动
3.2.3 海洋环境中的物质循环
3.3海洋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
3.3.1海洋污染生态效应的概念
3.3.2海洋污染生态效应的发生机制
3.3.3海洋污染生态效应的基本类型
3.3.4几种典型污染物质的海洋污染生态效应
3.4海洋环境自净能力
3.4.1物理净化
3.4.2化学净化
3.4.3生物净化
3.4.4海洋环境容量
第4章主要海洋环境类型
4.1潮间带海洋环境
4.1.1潮间带的一般环境特征
4.1.2岩岸潮间带
4.1.3沙滩潮间带
4.1.4泥滩潮间带
4.2河口海洋环境
4.2.1河口海洋环境特征
4.2.2河口区域的海洋生物
4.3海湾海洋环境
4.3.1海湾的分类
4.3.2海湾的环境特征
4.4浅海海区海洋环境
4.4.1浅海海区海洋环境一般特征
4.4.2海藻场
4.4.3海草场
4.4.4珊瑚礁
4.4.5近岸上升流区域
4.5大洋海区海洋环境
4.5.1大洋区海洋环境一般特征
4.5.2大洋区海洋生物群落
4.5.3大洋区深海海洋动物的适应机制
第5章海洋资源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5.1海洋资源概述
5.1.1海洋资源的基本概念
5.1.2海洋资源的种类与特征
5.1.3海洋资源分布的一般规律
5.2海洋生物资源
5.2.1海洋生物资源类型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
5.2.2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5.2.3海洋渔业开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5.3海水及水化学资源
5.3.1概述
5.3.2海洋水资源与环境
5.3.3海洋水化学资源与环境
5.4海底固体矿产及油气资源
5.4.1概述
5.4.2滨海矿砂
5.4.3海底热液矿床
5.4.4海底多金属结核
5.4.5海底富钴结壳
5.4.6海底磷矿
5.4.7海底煤矿
5.4.8海底油气资源
5.4.9海底固体矿产资源及油气资源开发的环境效应
5.5海洋能源
5.5.1概述
5.5.2海洋能源开发
5.5.3海洋能源开发的环境效应
5.6海洋空间资源
5.6.1概述
5.6.2海洋空间资源
5.6.3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
5.7海洋资源保护
5.7.1概述
5.7.2海洋资源保护的基本理论
5.7.3海洋资源保护的生态系统理论
5.7.4海洋资源保护的基本方法
第6章海洋灾害
6.1海洋气候灾害
6.1.1风暴潮灾害
6.1.2海浪灾害
6.1.3海冰灾害
6.1.4厄尔尼诺现象
6.1.5拉尼娜现象
6.2海岸带地质灾害
6.2.1海岸侵蚀
6.2.2海水入侵
6.2.3港湾河口淤积
6.2.4地震海啸灾害
6.3海洋生态灾害
6.3.1赤潮灾害
6.3.2海洋生物入侵
6.3.3病原生物暴发灾害
6.3.4其他海洋生态灾害
第7章海洋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
7.1海洋环境调查
7.1.1海洋环境调查的历史
7.1.2海洋环境调查方法
7.1.3海洋环境调查基本程序
7.2海洋环境监测
7.2.1海洋环境监测概述
7.2.2海洋环境监测技术
7.2.3海洋环境监测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7.2.4监测报告和成果归档
7.3海洋环境评价
7.3.1概述
7.3.2海洋环境评价的任务
7.3.3海洋环境评价的发展
7.3.4海洋环境评价的目的及基本程序
7.3.5海洋环境评价的方法
7.3.6海洋环境评价报告的编制
7.3.7海洋环境公报
7.4海域使用论证
7.4.1海域使用论证的目的和意义
7.4.2海域使用的申请程序
7.4.3海域使用论证的工作程序
7.4.4海域使用论证报告
第8章退化海洋环境的生态修复
8.1海洋生态环境退化及其诊断
8.1.1海洋生态系统健康
8.1.2海洋生态环境退化及其表现
8.1.3海洋荒漠化
8.1.4海洋生态环境退化诊断
8.1.5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
8.2退化海洋环境的生态修复
8.2.1生态修复的概念
8.2.2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8.2.3生态修复的操作程序
8.2.4退化海洋环境的生态修复方法
8.2.5退化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案例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一般来说,验潮站观测到的水位变化,与天体引潮力作用产生的潮位变化有差异,其原因可分为大地结构、海洋学和气象、气候等因素。大地结构因素包括火山喷发、地震等产生的激波,传播到大陆架浅水产生的海啸,周期由几十分钟到几小时。海洋学因素包括海流(大洋流)变化伴随的水位变化,其水位与海流地转所引起的海面坡度有关,例如海洋主流位置变化,有冷核或暖核的中尺度涡向大陆架或向海的迁移运动等。气象、气候因素包括天气条件(风暴)是每日变化的,且气候的长期变化和季节变化也直接影响水位变化。例如在岸线或接近岸线处在风暴袭击产生风暴潮水位变化过程可能产生4种效应:①逆气压效应,在风暴中心低气压水域的海面有向上升高的趋势,其值依赖于中心气压相对正常海面气压的降低值,一般海面升高不会超过1m,在深水和浅水海域逆气压效应其效果是相等的;②向岸风效应,向岸风应力产生的增水在浅水中的效应最大,向岸风长时间吹后,使大量水体向岸堆积,导致岸线水域水位增大,其水位变化依赖于风力的大小,风吹时间和距离,且与水深成反比;③沿岸风效应,沿岸风应力可产生沿岸流,在北半球若陆地在风的右侧,沿岸流在地转效应作用下引起海面倾斜,使沿岸水体升高;④波浪增水效应,它是局限于海岸破波带范围的一种增水现象,在破碎带向岸侧水位增高,向海侧水位降低。这4种水位变化效应,当风暴在宽阔的浅海登陆时都会发生,其中向岸风的增水和波浪增水效应影响岸线的水位最大。
编辑推荐
《海洋环境学》是海洋科技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