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海洋 作者:郭琨 页数:22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首闯南极的日子——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长日记》是以日记体记录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全过程的作品,特点是以考察队长独特的、统领全局的视角,从1984年6月12日至1985年5月6日,逐日详细地记下了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前后后……回顾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披露事件的来龙去脉,其权威性是无可替代的。
《首闯南极的日子——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长日记》由郭琨编著
作者简介
郭琨,河北省涞水县人,1935年9月生,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原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国南极研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副主席。现为中国科学探险协会顾问、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曾七赴南极,两次荣立一等功。
1982年1月,率南极考察组赴南极考察。
1984年11月至1985年4月,任中国首次南极洲考察队队长,组织领导了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的建设和科学考察,任长城站首任站长。
1988年10月初至12月初,搭乘澳大利亚“冰岛”号船赴东南极大陆实地勘察选择中国第二个南极考察站——中山站站址。
1988年12月至1989年4月,任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队长,组织领导了中山站的建设,任巾山站首任站长。
筹建了中国极地研究所和南极训练基地;筹划购置了南极交通运输工具——“极地”号抗冰船和“雪龙”号破冰船;购置了两站冰雪陆地交通运输工具,雪上履带车等,使中国的南极考察事业逐步走上了系统、配套、科学、计划管理的轨道。
多次出席南极条约协商国、南极局局长会议和率团出席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的会议。
主要著作:《海洋手册》、《中国南极长城站》、《白色的大陆》、《冰原科学城》、《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画册》、《心系长城站》。同金涛同志合作主编了《神奇的南极》丛书十本,获得了第七届中国图书奖。撰写有《南极气候特征》等论文。
曾获国家科委“中国南极考察科学研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国家海洋局“中国南极考察科学研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神奇的南极
第二部分 首次南极考察的筹备阶段(1984年6月12日至1984年11月19日)
第三部分 远征南极的日日夜夜(1984年11月20日至1985年5月6日)
第四部分 附录
1.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纪实
2.南极精神颂——《红旗》杂志社论
3.我们的时代需要南极精神——《人民旧报》社论
4.用考察南极的革命精神搞四化——《人民旧报》评论员文集
5.南极考察队员乘坐船的日常规则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浩瀚的太平洋、天连海、海连天、波涛汹涌,万吨级的船只犹如一片叶舟,飘飘荡荡,前仰后合,颠簸摇摆,这样的航行生活是十分艰辛的、难熬的。大部分队员晕船了,少数人呕吐了。两船从上海启航驶出长江进入太平洋就遭遇到第“19号”和第“20号”台风的袭击。为了确保航行的安全,两船虽然改变了航线,但也受到了两个台风的骚扰。海上风力6-7级、阵风8级,浪高2-3米,中到大涌,船只颠簸摇摆得很厉害,摇摆度达15-20俗话说:“海上无风三尺浪。”两个台风袭来,风助浪势,浪借风威,汹涌的波涛相互追击着、撞击着、怒吼着……船只刹时骑上波峰浪尖,瞬间又猛地跌入浪谷。这对于刚刚踏上远征南极的队员们,尤其是对于从来没有乘船远洋过的队员来说,可是一个“下马威”。建筑班队员李辉呕吐5~6次,有的队员呕吐13-14次,把胃里的黄水都吐出来了,严重到了四肢抽搐,就像生了一场大病一样。当时晕船的队员约占60%,晕船呕吐的队员有7%,就是不晕船的队员也感到难受,饮食无味,睡不好觉。每天到餐厅就餐的人不到三分之一,有时只有几个人。漫长的海上航行生活,尤其是对于晕船呕吐的队员来说是要经受十分痛苦的煎熬的,这是赴南极考察队员同大自然的第一次较量,是第一次挑战,也是赴南极考察要闯过的第一道关卡——战胜晕船。浩瀚的太平洋波涛汹涌,两船在颠簸摇摆中破浪前进!航行中不用说看不见一艘船,就连一只鸟也很难见到;生活枯燥单调,船上最大的活动空间是约100平米的直升机起落的甲板,再有就是那狭窄的走廓;在万吨级的船上找不到一个平稳、安静的角落,整天伴随着你的是:船的机器轰鸣声、大海的怒吼声、波涛冲撞船舷的“哐当”、“哐当”声……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搅得人心烦意乱;更使人难以调整适应的是,时差的变化,气候季节的变换,使人的“生物钟”完全紊乱了。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再加上大浪大涌的侵袭,船只颠簸加剧,摇摆幅度加大,致使大部分队员晕船。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生活,对每个人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都是一次严格的检验,也是一次意志和毅力的磨炼。
编辑推荐
《首闯南极的日子:中国首次考察队长日记》是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