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宁波文学家评传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作者:张如安,张萍 著  页数:23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明清时期可以说是宁波文学的繁荣时期。这首先表现在作家众多,作品繁富。明清宁波文学业绩不凡,学术界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多的实绩。张如安,张萍的这本《明清宁波文学家评传》选取了明清各个时期的12位宁波籍文学家,在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他们的生平和成就做了必要的评述。选录的作家中,既有方孝孺、全祖望这样的名家,更多的作家是少有人甚或从未有人评述过的。

书籍目录

郑真评传
一、郑真的生平与学术
二、清俊雅音的诗歌
三、观物察理的散文
方孝孺评传
一、方孝孺的生平和学行
二、别有识见的文论
三、纵横豪放的散文
四、富有骨气的诗歌
张楷评传
一、从监察官员到平叛监军
二、和韵诗:严重因袭中有所突围
三、《蒲东崔张珠玉诗》的特殊意义
陈束评传
一、陈束的生平大略
二、“嘉靖八才子”的形成与解体
三、陈束的诗歌创作
四、陈束的散文创作
张时彻评传
一、生平跌宕著述丰
二、乐府六绝多可观
三、综撷绨缃出散文
四、《说林》之文尤隽异
屠本睃评传
一、生平风流著述多
二、情采、声韵兼备说与诗歌创作
三、令人谐谑的小品创作
四、缘情寄曲,风流纵涎
叶宪祖评传
一、驱车九折,浩浩落落
二、公之至处,自在填词
三、赞女子再嫁,真情至上
四、写豪杰才士,意在刺世
五、喜信物绾合,团圆作结
吕天成评传
一、其于词学,故有渊源
二、舞象即嗜曲,弱冠好填词
三、“得罪名教”的文学创作
四、举今昔传奇而甲乙的《曲品》
五、新的品曲标准对传统戏曲批评观念的突破
李邺嗣评传
一、侧身忧患,九死不死
二、举梨洲之言以警励学者
三、浙东诗坛一巨子
四、斯文之统,自在浙东
周斯盛评传
一、周斯盛的生平大略
二、幽眇放恣证山诗
三、羁怀萧索证山词
裘琏评传
一、遗孤·进士·囚徒
二、等身卷帙,极才人之致
三、《四韵事》杂剧:名为“自娱”,实为自伤
四、《女昆仑》传奇与《万寿升平乐府》杂剧
五、戏曲创作:清初汉族知识分子思想演变的缩影
全祖望评传
一、全祖望的生平和学术
二、作诗聊足补献征
三、志士雄文重两朝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李邺嗣在明亡之前的诗歌创作,文字华丽,摹拟唐诗,痕迹宛然。如《闺情》云:“寂寂垂罗幌,谁知春日低。傍人谓闲卧,不识梦辽西。”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将他从无病呻吟中惊醒过来,强烈的民族思想贯注到了他的创作中,他高倡诗歌要反映忠孝大旨,又特别强调气节,并有意识地张扬诗史,这使他的诗歌面貌焕然改观。李邺嗣入清之后的诗歌,以乱离为题材,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企图以此来撑住“大雅”之倾。为此,他饱蘸血泪,写下了许多“大愤留天地”、“血渍千春在”的爱国诗篇。他反思了明代的腐朽,认为文吏的危害尤甚于武吏,“武吏握刀箭,伤人尚有瘢。文吏抱尺素,钻钻支骨残。”因此,他愿化身侠客,“未斫武吏头,先菹文吏肝”(《结客少年场》)。以此助成国法之宽。他更创作了不少揭露清兵暴行的诗歌,曾作《叫天歌》,满怀悲愤地抨击入侵的异族是“野我庐,割我黍”的带刀大盗。他曾作《消息》诗,叙述自己出生入死,“石上招知己,刀头祭国魂”;他曾抱吟吟出了《呼屈公》,立志要追随屈原为国尽忠;出狱后又作《善哉行》,以“臣靡不死,复兴夏室”来抒发其志在匡复的民族意志;他曾作《壮士行》,勉励友人“要藏匕首有光芒”;又作《夜访》诗:“夜访专诸巷,霜刀蚀血痕。只图雪大耻,未需报私恩。”歌颂“专诸”这样的刺客,把报私恩放在一边,而将昭雪民族大耻的重任担在肩上。他又有《兵燹后野步哀甬东》云:“此日高苍意,应怜三户民”,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典故来激励人民的抗清斗争。他有《八哀诗》等表彰甬上死难的忠烈群体,也有《田翁哭》、《江上》等作描写战乱中浙东人民的苦难。李邺嗣的诗文非寻常之作,乃是一个民族志士的仰天歌哭,一字干泪,真情勃郁,至今读来仍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编辑推荐

《明清宁波文学家评传》是由海军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明清宁波文学家评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本土文化人评说宁波文学,独树一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