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海洋 作者:刘骆生//张一莉 页数:229 字数:270000
前言
“海”字,《说文解字》说:从晦从水。晦,不明了看不透之意。上述,说白了,就是海太大,很难看透它。这是古时候中国人对“海”的基本态度和观点。如果按一般汉字的认识规律,似乎也可以这样解释——“海”字里有“水”、有“母”、有“人”,大海是人类的摇篮和母亲。人类及世界上所有哺乳动物都可以说来源大海。大海对我们人类的诞生与今后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和无可替代的作用。我的工作是收集、整理、上报知识分子对国家大政方针的意见和建议。2003年接到了辽宁某教授“关于如何促进大连市经济发展研讨会”的建议。看了该建议后,我感到如果邀请全国各地的海洋方面专家仅研讨大连的发展问题,大家的积极性可能不会太高,另外,许多非辽宁的海洋专家对大连的情况不一定很了解。但是,这个建议启发了我,既然开发海洋将是21世纪最被看好的事业,那为什么不召开一个“沿海省市(有关部门)发展海洋经济研讨会”?当我把这一想法回复给了辽宁的同志后,马上得到了积极的回应。我把这个设想也汇报给了主管领导,得到了充分肯定和支持。就这样,在辽宁省政府的支持下,在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有关组织的热情响应下,2004年10月在辽宁盘锦召开“第一届沿海省市(有关组织)发展海洋经济研讨会”。会议决定:关心海洋、研究海洋、围绕海洋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意见、建议。国家海洋局、国家科技部、辽宁省政府都派出了领导人出席,并带来了他们的论文或报告。与会的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一些也带来了各自的意见、建议,会议取得了成功。这次会议之后,我们向全国政协大会就海洋问题提交了提案。即使如此我们还是感到对海洋了解的不多,很难向上级部门提出有份量的建议。2004年1月,我们去巴西进修,考察了巴西主要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玛纳斯等,巴西不仅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这些主要城市都和海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巴西的经济发展和海洋有着必然的、密切的、分不开的重要关系。海洋对巴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内容概要
海洋事业关乎我国长远发展大计,我国海洋事业近年来成绩卓著,但也有不足之处:许多政府部门观念落后,没有全面认识到发展海洋事业的重大意义,致使缺乏统一筹划,没有形成合力。 世界海洋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经济发达国家都经历过海洋强国的阶段。 本书让我们认识到,我国的海洋事业仅仅是国家领导人重视、一部分人重视是不够的,还需要很多很多人对我们的海洋状况和海洋的未来了解、关心、关注,大家形成了合力才能把这项伟大的事业推向前进。
作者简介
刘骆生,名中寓骆驼吃苦耐劳之意,弱冠迁徙,由京赴黑土地,雪中寻薪以御寒,至今难忘,转徙西北,风大如群虎吼,黄尘遮蔽日月,燃油灯,读鲁迅以自励,学业一度中断,幸高考恢复,遂命运转机,圆读书求学之梦。20世纪90年代初复归京,任某中央单位部门领导,担负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之职。关注海洋,协调组织海洋研讨会几许,意尽绵薄之力加一砖无以为多,添半瓦略表心迹。出书二十余本。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社会兼职为:清华大学国家政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理事等。围棋业余六段。张一莉,湖北省红安人,198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建筑学专业:2003年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新疆哈密地区建设局副局长,新疆哈密地区建筑设计院副院长。现任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建筑师。主要著作:主编《深圳勘察设计25年(建筑设计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合著《走在蓝天白云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全世界瞩目的香港 一、接到偷渡香港的动员信 二、第一次真切地感受香港 三、到香港学习工商管理 四、开放——中国改革的特色和优势 五、香港为外部资金进入中国起了领头羊的作用第二章 要做海上强国的产物——海参崴 一、从绥芬河到海参崴 二、在海参崴最抢眼的是军舰 三、俄罗斯在18世纪为获北方出海口发动战争 四、从沙皇俄国到俄罗斯俄国的海权意识第三章 新视角下的甲午海战 一、甲午海战步鸦片战争后尘 二、末战已见端倪的甲午海战 三、甲午海战催生了《马关条约》 四、甲午海战败在国家体制第四章 祖国的西沙 一、“运8”送我去西沙 二、祖国宝岛西沙 三、收复宝岛西沙 四、赤胆忠心保卫西沙第五章 南沙的涛声 一、在榆林港的慰问和参观 二、南沙原本没有问题 三、中国在南沙永暑礁建立基地 四、在南沙和越南的海战 五、攻不易守更难的南沙岛礁 六、着眼未来开发南沙第六章 新亚欧大陆桥 一、古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繁荣和发展 二、新亚欧大陆桥的美好前景 三、中国西部和中亚从此紧密连接 四、一根金线串连起颗颗珍珠第七章 南海1号——海洋强国的见证 一、海洋大国葡萄牙和西班牙 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三、麦哲伦艰苦卓绝环球航海探险 四、回顾郑和下西洋 五、南海1号见证中国曾经是海上强国第八章 并不遥远的海峡 一、既为大陆屏障也为大陆障碍的台湾海峡 二、并不遥远的马六甲海峡 三、苏伊士运河成了大国博弈的战场 四、波谲云诡的霍尔木兹海峡 五、博弈在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第九章 大西洋西岸的巴西 一、圣保罗和桑托斯海滩 二、“一月的河”——里约热内卢 三、亚马逊河腹地的玛瑙斯市第十章 走进地中海 一、难以透视的戴安娜现象 二、从柏林到科隆大教堂和巴黎圣母院 三、《最后的晚餐》告诉了人们什么 四、比萨斜塔——见证了人类最宝贵的独立思想 五、希腊——诞生英雄主义的地方后记
章节摘录
俄国沙皇对上述情况了解的一清二楚,深感控制了黑海还远远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抱负,为了出海口还要有完全不受制于人的港口才行。2.北冰洋的出海口摩尔曼斯克说到俄罗斯的北方不冻港摩尔曼斯克,就不能不说到北欧的国家芬兰。在俄国的历史上,为了出海口,为了海洋主权,俄国除了在南部的黑海边上打了200多年仗,在北方也为了出海口打了不少的仗。俄国人骁勇善战、吃苦耐劳、富有牺牲精神,终于在北冰洋里找到了一个宝贵的出海口,那就是原本属于芬兰东部北冰洋沿岸的领土。这片土地的海边是科拉湾,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虽地处北纬69属于北极圈里了,到了冬天这片海水也不结冰,最适合建设一个不受波罗的海各个狭窄海峡制约,可以自由出入大西洋的港口。考古学家说,大约9000年前芬兰人的祖先从欧洲南方和东南方迁居到了这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建立了最早的芬兰国。大约在12世纪后半段被瑞典征服成为了瑞典国的一部分。1809年又一次俄国和瑞典战争后,芬兰又成了俄国占领并统治的一个大公国,沙皇兼任芬兰最高领导。1917年10月革命爆发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共和国正与波兰等反俄联盟作战,给了芬兰人独立的机会,在德国、瑞典、挪威等国家的帮助下,芬兰在“十月革命”2个月零6天后的12月6日宣布独立。苏联新政权只好承认芬兰的独立地位。但好景不长,芬兰刚独立了20年,1939年斯大林借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机会,想借机再次吞并芬兰,爆发了苏芬战争,苏联又老戏重演,带着刚刚在芬兰边境某村庄扶植成立的芬兰傀儡政权,以20个师兵力、2000辆战车、1000余架作战飞机进攻只有30000正规兵力、30万预备役的芬兰。芬兰依靠地形、严寒沉重打击了苏军。后来苏军增兵到90万人,大炮2800余门,但也没有能全部吞并芬兰。但芬兰也割让了卡累利阿地峡、维堡湾西部沿海地带、拉多加湖北部和西部以及雷巴奇半岛和巴伦支海中部沿海地带的国土给了苏联,芬兰失去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土地。苏德战争后期,苏军借反攻德国的机会再次攻人芬兰境内,芬兰仍旧坚决抵抗,加上苏联主攻方向是德国本土,美英法对芬兰表示支持,芬兰才免于亡国,但战后又割让大片北方靠近北冰洋的所有领土给苏联,芬兰从此告别了北冰洋,成为和北冰洋不沾边的国家。这种地缘格局一直维持到现在。
后记
这本书写到尾声的时候,我非常高兴地接到了青岛市有关单位的邀请:到山东进行一次沿海考察。北起黄河入海口,南到日照市,沿着海边走。他们正在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的要求:努力发展山东的蓝色海洋经济。在此之前,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习近平副主席等都先后视察过中国的沿海各个省市,也都提出了类似的希望和要求。他们多次到沿海考察,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但是,宣传海洋、为海洋事业鼓与呼,希望海洋的发展引起更多的人重视、关注的工作依然还需要很多的人去做。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由国家最高领导和最基层的群众上下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才能实现和完成。写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通过新的学习我才进一步认识到海洋和大陆是那么样的密不可分,陆地上的许多事情都依靠海洋这个平台,才得以实现的。而在我国许多人的心目中,看待中国的目光还仅仅只局限于山川、平原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不知道中国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历史的原因,世界上许多有关海洋和海洋的影响还不被更多的中国人所知道。最近不到200年的时间内,人类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超过了人类以往的几千年的累积。地中海文明的传播、甚至包括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也都是借助海洋这个平台完成的。书中举了香港的例子,假定香港不是个海岛,中国的改革开放可能就不会如现当今这么顺利。同样我们可以进一步设想,假定在中国的北方沿海也制造出一个香港特区,那是否会对中国北方的经济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呢?中国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环境、资源、外贸等客观条件都在提醒中国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很难持续下去。欧洲的振兴、美国的崛起都是依赖两次工业革命才得以实现的。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也必然地走上科技创新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模式上去,海洋将成为中国贡献更多GDP的新天地;世界各地的海洋文化也将对中国提供有益的启示。
编辑推荐
《走近海洋》是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