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作者:王陆军著 页数:162
Tag标签:无
前言
20年前,我到南昌开会,讨论一本专业书的编辑问题。当时我初入图书馆之道,不少专业问题都似懂非懂,所以有机会就向专家请教。我曾向一位外省图书馆学会的领导谈及对当时图书馆事业发展、图书馆学研究的一些困惑,这位资深前辈微微一笑,说了三个字:“伪科学”,令我悚然。 这三个字,只是转述,并非他的本意。20年来,我有空就琢磨这三个字,尤其是那个“伪”字,并逐渐有了一些心得。 显然,我们的事业不伪,我们的学术也不伪,但其中又不能不掺杂了若干“伪”的成分。也许这不是我们做事业、做学问的人所能左右,所愿意看到的。 我们向国外图书馆学习并参考他们的经验,我想,首先学的不是技术、措施和理论,而是一个“真”,为图书馆事业而做图书馆事业,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而做学问。 这本书里,我选取了几个我感兴趣而大家未必都感兴趣的问题作了探讨。有的是设想,可能是异想天开,请一笑了之。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写给图书馆圈内和圈外的人看的书,一本给掌握政策的人和被政策掌握的人看的书,也是一本期望重新唤醒图书馆人求真务实精神的书。 本书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的重点是百年间的两场公共图书馆运动给我们带来的震撼与反思。第二部分到第五部分,则聚焦于图书馆的服务、人才、法制建设和数字资源建设。 作者有在基层图书馆和大型图书馆工作的经历,也有从事文学和图书馆学期刊编辑的经历,能以特别的笔触表达自己对图书馆事业的喜怒哀乐。
书籍目录
一 公共图书馆运动百年祭 (一)风起云涌的公共图书馆运动 1.运动盛况 2.江南图书馆 3.奇人端方 4.公共图书馆运动的推动力 5.李小缘先生 6.李小缘先生的《图书馆学》 7.我对“学术研究”的期望 (二)梁启超腰斩公共图书馆运动 1.粱启超的真面目 2.中华图书馆协会 3.粱启超的“办美式群众图书馆无用论” 4.梁论的影响 5.《新大陆游记》 (三)风云再起的新图书馆运动 1.新图书馆运动的主旨 2.两代“图书馆运动”的共性 3.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成果 4.我的21世纪公共图书馆运动观 5.为运动把脉 6.图书馆事业与考试制度 (四)当代乡村图书馆的命运 1.乡村图书馆难以维持的原因 2.我的农民工读书计划 3.让人民选择 4.乡村小学女校长的渴望 5.我的贫困地区乡村图书馆的发展观 尾声:黄河水车的遐想二 服务引领发展 (一)服务弊端寻根 1.传统书文化的负面影响 2.阅读的三连环之谜. 3.美国人的读书 4.公共图书馆属政府机构 5.计划经济的魅影 6.有口无心 7.做图书馆员的十大原因 8.有心无力 9.看到希望 (二)延伸服务的呼唤 1.国外的延伸服务 2.美国扶助弱势群体的政策 3.扶助贫困者政策 4.扶助残疾人政策 5.延伸服务的呼应 (三)草根服务VS精英服务 1.我的精英服务观 2.香港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 3.精英服务简史 4.延伸服务 5.服务方式举例 6.精英服务的价值 (四)阅读塑造社会 1.渗入社会的群众读书活动:新加坡嘉年华 2.从出租车司机、美容师到公务员 3.感悟 4.美国阅读活动的策划与操作 5.阅读的功利 (五)新、奇、特服务 1.电脑游戏服务 2.读书抵罚款 3.英文少儿图书馆 (六)日本图书馆考察记 1.体会 2.启示 3.结语三 人才的呼唤:我们需要改变 (一)人才,不妨丰富多彩 1.公共图书馆的奇能异才者 2.馆史开发的启示 3.才女丁宁与名人效应 (二)呼唤公平 1.评职称的尴尬 2.谈职业资格认证 3.独木桥上的挣扎 4.我的建议 5.美国图书馆的工资待遇 6.数据挖掘后的发现 (三)德艺双馨话人才 1.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2.敬畏与感恩 3.中西感恩思想研究 4.副馆长卸货和26%双硕士 5.珍惜人才 (四)门外汉的图书馆学教育探索 1.我拒收的两种人才 2.图书馆学教育献策 3.名家的忧虑 4.图书馆职业准入制度的迷惑四 图书馆法的凤凰涅槃 (一)昔日重来 1.立法理由论 2.必由之路 3.图书馆永恒发展的保障 4.公益性图书馆生存必需论 5.保障最佳效益运转论 (二)异域风采 1.多彩的美国图书馆法 2.韩国图书馆法:读书救国 3.古老而年轻的英国图书馆法 4.俄罗斯图书馆法解析 (三)立法入门 1.图书馆法的内容 2.“立法难”解析 3.我国图书馆立法历程 (四)立法的关注点 1.中西图书馆评估的碰撞 2.效益评估新论 3.独立的法人地位 4.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缺失 5.经费来源再探 6.著作权的恶意保护 7.人民的权利五 谷歌:值得握手的敌人? (一)谷歌来了 1.“世界数字图书馆”的尴尬 2.艰难的自主数字资源建设 3.谷歌的挑战 4.欧洲人的反抗 5.欧洲数字图书馆 (二)谷歌的优势与劣势 1.举重若轻 2.免费服务的诱惑 3.高效低价的工业化生产 4.品牌效应 5.华丽的断简残编 6.深度服务的缺失 (三)希望仍在前方 1.谷歌图书搜索的影响 2.求知者永远的家 3.天堂的模样 4.“阅读的姿态是最美的” (四)对策举例 1.标新立异战略 2.特色图像数据库制作 3.视频、音频数据库制作 4.探索新的服务模式 5.解开著作权的死结 6.期待奋起六 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布局研究 (一)国外图情学期刊布局的发展 1.图情学期刊主办单位的多样化和专业化 2.图情学期刊的专题性、系统性与权威性 (二)我国图情学期刊的合理布局 1.我国图情学期刊布局的特点 2.我国图情学期刊实现专题化的主要障碍 3.我国图情学期刊布局的改进措施 (三)结语:走向世界
章节摘录
1917年,留美归来的沈祖荣、戴志骞、胡庆生等发起了“新图书馆运动”,抨击传统藏书楼的旧习,鼓吹仿效美国公共图书馆,建成新式的中国的群众图书馆。1917年至1919年间,沈祖荣等携带着各种影片、模型、统计图表等,奔赴全国各地,猛烈抨击藏书楼的陋习,广泛宣传图书馆的功用。其足迹至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河南、山西等地。 在北京,戴志骞也极力宣传他的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刘国钧曾这样评价他:“亦相继以新图书馆运动号召于时,西洋图书馆之办法与理念,乃渐为国人所重视……美国式之图书馆观念遂逐渐靡布全国。与民国初年步趋日本之趋势对立。” 而在南京,金陵大学的李小缘等也为此运动呼应。当时新图书馆运动形成了武汉、北京、南京三个中心,并辐射了全国大部分省份。 1920后,韦棣华女士多次奔赴华盛顿,为促使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将庚子赔款余额退还中国的议案,以用来发展图书馆事业。她在美国奔走呼号,最终促使美国图书馆协会主席鲍士伟博士来考察中国图书馆事业,进一步掀起了新图书馆运动的热潮…。 其实,掀起运动“热潮”的推动力,远不止这三拨人的奔走呼号,而是各种社会力量的集合,后文会详细地加以分析。 图书馆运动的结果,是各地公共图书馆从无到有,以较快的速度得到普及;旧式的藏书楼逐步转变为向社会开放的新式图书馆;美国式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理念得到流行;社会各阶层,包括政府官员、平民百姓、知识分子的图书馆意识有所加强;图书馆研究得到重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也得到较大提高。总之,使公共图书馆以较快的步伐踏入了社会。 沈祖荣对当时图书馆的社会影响也有过描述:“全国各高等教育机关,其收藏丰富,馆舍美丽完备者,几成为必然之通例。学者与教育家,常以其本乡本土完备之图书馆设施自豪。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