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中国海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作者:李明春  页数:127  

前言

  向广大读者介绍我国海洋工作初创时期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发掘那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向阳红”序列科学考察船的故事。这个绝妙的主意最初源于中国海洋报社的两位资深记者李明春和徐志良。中国海洋报社抓住了这个想法并立即付诸实施,计划对“向阳红”序列调查船的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和挖掘,包括出版《中国“向阳红”》系列图书和制作专题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一计划得到了国家海洋局孙志辉局长的赞同,他指示有关部门列专项经费支持该项目的实施。2005年秋,丛书编委会成立。在这以后,编委会召开了多次会议,大家凭着对海洋工作的热爱,对海洋精神敏锐的感知以及忘我的创作热情,经过3年的努力,最终完成了全书的编撰工作。同时,有关的专题纪录片也制作完成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是我国海洋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也是海洋人回望过去、砥砺今天、昭示未来的精神财富。  历史通常保持沉睡的姿态,只有探询者的目光唤醒它的生命。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家海洋局的成立,为了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改装了一批海洋调查船。其中,向阳红序列调查船曾经是国家海洋局初创时期从事海洋调查和海洋科学研究的主力军。

内容概要

每一艘海洋科学考察船从它出厂的那一天起,就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她们承载着使命,把定航向,接受了狂风暴雨的洗礼,历经惊涛骇浪的考验。中国“向阳红”序列海洋科学考察船,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从中国海起航,在大海上留下了辛勤耕耘的航迹。本书全面地记述了“向阳红1号” “7号”、“9号”、“16号”船一个个不平凡的历程,真实再现了那一艘船,一代人搏风击浪、观天测海、纵横大洋的传奇故事。

书籍目录

引子第一章  跨世纪的航程  北京:东长安街31号  中国近代海洋事业的演进  毛泽东“手书”“向阳红”出世  我国海洋气象科学调查第一船  “向阳红”船名探源  四海弄潮几多“向阳红”第二章  生正逢时  亦军亦民:“7083”部队秘闻  难忘的“1976年”北上渤海  唐山地震波  “向阳红09”号船的命运与前途第三章  中国“向阳红”  世界在召唤中国“向阳红”  军人的天职  共和国战船小试太平洋  全球大气试验任务的下达  老外说:OK  第二次南下太平洋  全球大气试验揭秘  处女航的意外收获  太平洋上探空测海第四章  传奇之舟  1980年:中美联合南下东海  火烧战船渤海涅槃  “我对不起‘向阳红09’号船”  紧急授命新任船长  科学之舟东渡第五章  黑潮之恋  亲近黑潮  船长远洋调查手记  中日合作黑潮调查  实战黑潮第六章  科学之舟  听见枪响立即返航  粉碎反革命武装劫船  驶进日本海  “向阳红16”号船拉开大洋考察帷幕  出师未捷雾沉东海  受命危难之时  夏威夷拜见张学良将军第七章  不是最后的故事  我与“向阳红09”号船  向深海大洋冲刺  不是最后的故事

章节摘录

  北京东长安街31号,如今高楼大厦林立,人流如织。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座乳白色的欧式三层小楼坐落在这里。这座小楼就是国家海洋局建局初期的办公地址。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海洋的地位和作用开始被科技界一些高层知识分子认识。1956年。在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祯等科学家的倡导下,由赵九章、曾呈奎等海洋专家组成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海洋组,负责起草全国海洋规划。当时这个海洋组起草的海洋规划被列入了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第七项。1958年这个海洋组组织了全国第一次海洋普查。初步查清了中国沿海(不含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海洋资源状况和地理环境特征。在这个基础上,海洋水产业、盐业、港航交通业开始恢复和发展起来。  1963年,29名海洋专家、学者上书党中央和国家科委,建议加强我国的海洋工作。这些专家认为,当时的海洋工作遇到很多问题:一是海上活动没有安全保证;二是海洋水产资源没得到很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海底矿产资源储量和分布不清楚,国防建设和海上作战缺乏海洋资料。所以必须加强对全国海洋工作的领导,建议成立国家海洋管理机构。  聂荣臻元帅当时领导军队和全国的科技工作。他知道我国由于长期的重陆轻海,海洋科技、海洋国防都很落后,海上情况复杂,台湾当局在叫嚣反攻大陆,美国又封锁了台湾海峡,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要开发海洋,不进行海洋研究,不加强全国海洋工作的领导是不行的。1964年1月4日。国家科委在他的授意下向中共中央书记处和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同志写出了报告,建议成立国家海洋局。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纵横中国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帮同学爸爸买的,反映此书挺好。
  •   很不错的书。。。里面很多内容首次看到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