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中国计量出版社 作者:胡保亮 页数:144
前言
经过30年的高速成长,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并奠定了我国制造大国的地位。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进一步凸显,以低端产业、低附加值商品、低层次技术、低价格竞争为主的发展路子难以为继,加快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战略机遇,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从规模速度型向创新效益型转变。而信息化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离不开发挥信息系统战略作用,有效的信息系统战略有助于企业利用信息系统执行业务战略甚至重塑业务战略并获取竞争优势,而无效的信息系统战略导致企业失去机会、浪费资源甚至产生竞争劣势。因此,对信息系统战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企业信息系统战略,应当研究和解决彼此相关的三个问题:①信息系统战略主要内容是什么;②哪些因素将会影响信息系统战略,即企业如何根据内外因素选择信息系统战略;③信息系统战略怎样实施,即企业应该配置哪些信息系统资源实施信息系统战略。本书分别通过以下三个切入点来回答这三个问题:企业信息系统战略的维度有哪些?企业内部、外部环境因素与信息系统战略各个维度的关系是什么?信息系统战略各个维度调节信息系统资源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机制是什么?本书除第1章绪论和第9章结论部分外,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2、3章,为全书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和实证分析数据;第二部分包括第4、5章,主要研究信息系统战略的维度结构;第三部分即第6章,主要研究企业内部、外部环境因素与信息系统战略各个维度的关系;第四部分即第7章,主要研究信息系统战略各个维度调节信息系统资源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机制;第五部分即第8章,通过案例分析对本书研究结论进行验证,并结合案例解释这些研究结论。 综观全书研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和创新: (1)在研究视角上,本书重点关注企业实际部署中的信息系统战略。不同于企业规划中的或打算中的信息系统战略,本书从企业应用的信息系统对业务战略支持的方式角度研究信息系统战略构思,发现信息系统战略是个三维结构,包括业务活动支持维、业务决策支持维与网络嵌入支持维。这种信息系统战略因其反映了企业应用的信息系统实际是如何被使用的以及如何对业务战略提供支持的,而成为企业实际决策制定和行动部署当中的战略。 (2)在研究内容上,本书重点研究信息系统战略管理要素间的关系。通过信息系统战略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了环境动态性、竞争强度、组织规模等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与信息系统战略三个维度之间的匹配关系;通过信息系统战略调节机制研究,发现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关系资源、信息系统基础设施与信息系统战略三个维度之间的匹配关系。这些关系的发现弥补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只能提供信息系统战略管理要素与流程的不足。 (3)在结构体系上,本书强调信息系统战略理论构建及其实际应用。通过对三个理论问题的研究,本书得到了相关结论及其管理启示,为企业设计、选择、实施信息系统战略提供应用指导。特别地,本书还针对发达地区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三种类型企业对理论研究结论进行分类分析,以及多个案例企业进行应用分析,进一步增强了理论应用指导性。
内容概要
《企业信息系统战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信息系统对业务战略支持方式并结合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特征,识别我国企业信息系统战略维度结构,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元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深度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信息系统战略环境、信息系统战略维度、信息系统资源、企业绩效之间关系,探讨我国企业信息系统战略设计、选择、实施策略。有助于认识我国企业信息系统战略及其规律,助推企业信息系统战略理论发展。对于促进微观层面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及企业借助信息化获取竞争优势、实现转型升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企业信息系统战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既可作为制造企业进行信息化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的参考资料,也可供信息化领域的软件供应商、系统实施商、信息化主管部门官员阅读,更可作为高等院校从事信息化教学与研究师生的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方法第2章 理论综述 2.1 信息系统战略概念及其维度构思 2.2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管理框架 2.3 信息系统战略分析与选择 2.4 基于资源观的信息系统战略实施 2.5 信息系统研究领域中的企业绩效第3章 实证数据收集 3.1 问卷设计 3.2 问卷调查 3.3 样本特征第4章 信息系统战略与业务战略的关系 4.1 业务战略的基本概念及其维度划分 4.2 信息系统战略与业务战略协同关系 4.3 信息系统战略与业务战略协同本质第5章 信息系统战略的维度结构 5.1 信息系统战略维度提出的理论依据 5.2 信息系统战略维度提出的实践依据 5.3 信息系统战略三维结构 5.4 信息系统战略维度验证 5.5 研究结果与管理启示第6章 信息系统战略的影响因素 6.1 信息系统战略影响因素研究模型 6.2 信息系统战略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6.3 统计分析与假设检验 6.4 研究结果与管理启示 6.5 典型类型企业分析第7章 信息系统战略的作用机制第8章 信息系统战略的案例分析第9章 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附录
章节摘录
1.1.1 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到两化融合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演进进程,通过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把整个社会发展阶段从工业社会推进到一个新的社会形态——信息社会;与此相对应的,把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形态——物质经济,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信息经济(游五洋和陶青,2003)。信息化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全球经济和科技发生深刻变革、我国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时刻,根据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深刻阐述了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的内在关系,科学回答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途径。这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等重要论断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包括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四个层次(金江军,2009)。 技术融合是指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产生新的技术,推动技术创新。例如,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融合产生的机械电子技术,工业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融合产生的工业控制技术。 产品融合是指信息技术或产品融合到工业产品中,增加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例如,普通机床加上数控系统之后就变成了数控机床,传统家电采用了智能化技术之后就变成了智能家电(如智能冰箱、变频空调等),普通飞机模型增加控制芯片之后就成了遥控飞机,增加汽车电子设备可以提高汽车档次。 业务融合是指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促进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例如,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等管理软件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电子商务为市场营销提供了新的途径,产品信息可以在网上发布并达成交易。 产业衍生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可以催生出新的产业,如汽车电子产业、工业软件产业、工业创意产业、企业信息化咨询业等。此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业、电信业等产生了大量市场需求,可以有效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