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分析芯片的制作及应用

出版时间:2005-6  出版社:第1版 (2005年6月1日)  作者:方肇伦  页数:281  字数:4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微流控技术是新世纪分析化学发展的前沿和热点,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该领域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和最新成果。全书共分9章,详细介绍了微流控芯片的制作和加工技术,分章对微流控芯片上的微泵阀与微反应器、系统实验参数测量、微流体控制、检测系统和集成化等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微流控芯片系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专章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书适合于有关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化学和生物等相关检验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行业的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创新分析测试技术在21世纪科技发展中的地位  1.2 微型全分析系统和微流控芯片发展概况  1.3 微流控技术(Microfluidics)的定义    1.3.1 关于“Microfluidics”一词的中文译名    1.3.2 关于微流控技术的定义  1.4 微流控分析系统的特点    1.4.1 微流控分析芯片的结构与功能特征    1.4.2 微流控芯片与微阵列芯片(生物芯片)的区别  1.5 微流控技术与微流控芯片的发展趋势    1.5.1 引言    1.5.2 检测系统的微型化与集成化    1.5.3 试样引入与前处理系统的微型化和集成化    1.5.4 微流控芯片的规模集成化    1.5.5 专用型微流控分析仪器的发展    1.5.6 微流控分析的重点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第2章 微加工技术基础  2.1 概述  2.2 材料    2.2.1 硅    2.2.2 石英和玻璃    2.2.3 硬质高分子聚合物    2.2.4 弹性聚合物    2.2.5 光敏聚合物    2.2.6 其他材料  2.3 光刻    2.3.1 掩膜制备    2.3.2 光刻胶    2.3.3 曝光及显影    2.3.4 刻蚀    2.3.5 高分辨刻蚀  2.4 聚合物芯片加工    2.4.1 原位成型法    2.4.2 注塑法    2.4.3 热压法    2.4.4 激光烧蚀     2.4.5 其他加工法  2.5 芯片的封合    2.5.1 热封合    2.5.2 胶黏剂封合    2.5.3 表面活化辅助封合  2.6 表面微加工    2.6.1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     2.6.2 物理气相沉积    2.6.3 无极电镀  2.7 软刻蚀(Soft Lithography)  参考文献第3章 微流控芯片制作技术  3.1 玻璃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3.1.1 玻璃微流控芯片的通用制作方法    3.1.2 玻璃微流控芯片的室温键合制作方法    3.1.3 用于紫外检测的玻璃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3.2 热塑材料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3.2.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3.2.2 聚碳酸酯(PC)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3.3 PDMS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3.3.1 PDMS微流控芯片的常规方法制作    3.3.2 多层PDMS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3.3.3 具有功能组件的PDMS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3.3.4 PDMS微流控芯片模具的固体印刷法(Solid-object Printing)制作    3.3.5 PDMS微流控芯片的两步注塑制作  3.4 微流控芯片的表面改性技术    3.4.1 玻璃微流控芯片表面改性技术    3.4.2 PMMA芯片的表面改性技术    3.4.3 PC微流控芯片的表面改性技术    3.4.4 PDMS微流控芯片的表面改性技术    3.4.5 用于芯片微流体控制的表面改性技术  参考文献第4章 微阀、微泵与微反应器的加工与应用  4.1 微型阀在微流控系统中的应用    4.1.1 有源阀    4.1.2 无源阀  4.2 微型泵在微流控系统中的应用  ……第5章 微流控分析系统实验参数测量技术第6章 微流体控制技术第7章 微流控芯片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第8章 微流控分析系统的集成化第9章 微流控芯片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微流控分析芯片的制作及应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这是方肇伦老先生写的一本书,老先生学识渊博,学风严谨,为人正直,是真正的大师,老先生的知识面很广,除精通化学专业外,还熟悉数学、物理、生化、机械、电子等多方面的知识。老先生学术思想活跃,科学洞察力敏锐。他一生在原子光谱分析、流动注射分析、微流控分析等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确立了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国际地位。他于花甲之年率先在国内开展微流控分析系统研究工作。当时条件很简陋,他提出的H通道型微流控芯片,被美国同行赞誉为“穷人智慧的芯片”。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他带领大家潜心研究,勇于创新,终于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到了古稀之年,先生在科学研究中仍保持着活跃的思维和强烈的好奇心,经常提出各种新想法。老先生学风极其严谨。学术论文是自然科技成果的重要体现形式,先生对撰写论文要求很严格。他经常强调要做得住冷板凳,不要急功近利,决不允许论文粗制滥造。他专门制定了论文质量检查表,对即将发表的论文进行严格检查。他要求撰写的论文应该让不太熟悉该研究领域的读者看得懂,别人看完后能照着重复出来;署名作者必须对论文的全部或某一部分负责,即具体参与了论文的工作;每个数据必须准确到有效数字是几位;要尊重前人做的工作,文献引用全面,书写格式正确。先生发表的论文,至少需要修改8次才投出去,他投的论文极少被拒稿。有一次,先生兼职单位的一位老师向某期刊投了一篇论文,已被录用,但当先生得知该论文数据不全后,亲自和杂志社联系,要求暂不发表。其实这篇论文并未署先生的名字。老先生一直非常关心国家的科技发展。他曾经多次向国家有关部门递交建议书。他对国家每年花大量的外汇购买外国生产的科学仪器感到非常痛心,他说一旦受到他国制裁,不能进口仪器和试剂盒,连医院看病化验都成问题。他倡导并联名有关专家向国家提出“关于大力加强我国科学仪器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实施‘张衡工程’的建议”。他发起并主持了微流控学发展战略的第165次香山科学会议。他在生病其间还向科技部递交了973计划项目建议书。去年12月,他向沈阳市副市长汇报工作,提出建立沈阳微流控交叉研究中心的建议,提议并组织了“沈阳国际微流控学学术论坛”,可惜,天妒英才,前几天,老先生去世了,去世前一个多月,还为会议论文集写了序言。老先生走了,走得很匆忙,但他对科学的执着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和鞭策着我们;他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不随流俗的高尚品格,是我们所有科技工作者永远学习的榜样。文如其人,其它的我不想多说什么,了解先生为人的读者,就知道,这肯定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的好书!
  •   方院士的书很好,很适合学微流控的人看,尤其是初学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