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作者:那宝魁 页数:243
内容概要
质量经营是质量管理发展的新模式,它扩大了质量管理的范围和内涵,它不仅关注顾客要求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关注所有相关方的要求和社会责任,在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更关心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将无形资产与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全部按资源进行管理,坚持持续改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钢铁企业质量经营》结合钢铁企业实际对质量经营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主要内容包括:发挥领导作用、关注顾客要求、系统创新和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无形资产管理、生产过程控制、重视质量成本、生产现场管理、标准化管理、节能减排管理、安全生产管理、采购和供方管理、监视测量和数据分析、信息化管理、持续改进和质量经营评价等。 《钢铁企业质量经营》可供钢铁企业领导和从事质量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学习,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那宝魁,1934年生于黑龙江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58年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钢铁冶金系毕业,1958~1983年在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1979~1983年任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副院长。 1984~1988年任冶金工业部科技司副司长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冶金组组长,冶金工业部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8~1994年任冶金工业部质量司司长、冶金工业质量管理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理事、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R)第一届副主任委员。 1994年任钢铁研究总院技术顾问。 编著并出版的著作有《解读质量管理》、(《钢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绿色钢铁”和环境管理》等。
书籍目录
第1章 质量经营概述1.1 什么是质量经营1.2 质量经营是怎样形成的1.3 质量经营的发展过程1.4 质量经营是市场竞争的产物1.5 质量经营是质量管理的发展与提升1.6 质量经营的基本要求与运行模式1.7 质量经营的主要过程1.8 质量经营的日常管理1.9 质量经营的持续改进1.10 质量经营的改革创新第2章 发挥领导作用2.1 建立先进的经营理念2.2 描绘企业的发展愿景2.3 明确企业承担的使命2.4 树立企业的价值观2.5 形成有特色的企业文化2.6 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2.7 坚持方针和目标管理2.8 策划和组建高效精干的管理机构2.9 建立创新、学习、激励和沟通的机制2.10 具备企业家的素质和水平第3章 关注顾客要求3.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3.2 确定和评审顾客的需求3.3 以顾客满意驱动质量经营3.4 提高产品实物质量,满足顾客增值需求3.5 加强与顾客沟通过程的管理3.6 与顾客建立互利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第4章 采购和供方管理4.1 采购管理的基本原则4.2 对供方的评价和选择4.3 采购过程应具备的文件资料4.4 对外包方的控制4.5 采购产品的验证4.6 对采购产品质量的信息反馈和处理第5章标准化管理5.1 什么叫标准化5.2 什么叫标准化管理5.3 标准化管理的作用5.4 企业标准化的内容5.4.1 基础标准5.4.2 产品标准5.4.3 技术标准5.4.4 管理标准5.4.5 作业标准5.5 质量经营管理的标准化5.5.1 经营管理层次的标准化5.5.2 经营管理方法的标准化5.5.3 经营管理过程的标准化5.5.4 经营管理工具的标准化第6章 技术创新管理6.1 质量管理模式的变化……第7章 生产过程控制第8章 节能减排管理第9章 安全生产管理第10章 质量成本管理第11章 无形资产管理第12章 人力资源管理第13章 过程设备管理第14章 生产现场管理第15章 信息化管理第16章 监视测量和数据分析第17章 持续改进第18章 质量经营评价第19章 结束语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4)强化对新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特别是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新产品质量不够稳定,应策划和实施有效的检验和试验方法和程序。尽可能在评审和验证阶段提供充分的质量保证证据。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输出不仅应包括产品特性(产品标准)和过程参数(操作规程),也应包括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检验和试验规程)。现在有的企业把新产品试制只看成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之一,提供了产品后对能够形成操作规程和检验和试验规程的信息没有作为设计和开发的输出进行管理,不利于产品监视和测量过程的提升。 (5)既要充分利用仪器设备的效率,也要重视人工技能在产品检验和试验中的作用。在钢铁产品大批量生产过程中进行成分分析和性能检测时,仪器设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产品的表面质量,无损探伤也很难完全替代人工的目视检验。也就是说,仪器设备对测量(或试验)有效,而人工技能对监视(或检验)有用。即使在生产过程设置了自动检测装置,有些产品在成品和交付检验时,人工的检验也不可缺少。为了提高质量、保证能力,应重视人工检验技能的培养和传承。对监视和测量人员来说,能力要求和培训应以提高技能为主,并设置资格认可和等级要求。 (6)判断有准则、操作有规程应是产品监视和测量的主要管理内容。判断准则有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两大类。如果企业标准只做内控,国家标准才是准则的话,产品的差异化就是一句空话。只有在是否合格的判断准则中具有针对顾客个性化要求的内容,才能体现企业产品的品牌水平。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过程也需要受控,操作规程应属于受控的程序。操作程序不仅应包括组批、取样、检验和试验程序,还应规定数据处理和分析,不仅应记录检验和试验结果,还应根据判定准则做出是否合格的结论。合格品由授权人签字交付,不合格品转人不合格品原因分析和处置程序。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