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病理诊断基础与技巧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科技文献出版社  作者:张树桐 主编  页数:507  

前言

自百余年前伦琴发现x线时起,影像诊断学发展到今天,从X线平片到DSA,到CT和MRI以及B超、ECT、PET,其诊断手段早已突破了传统X线放射诊断的范畴。随着科技不断创新,能够运用多种先进的影像检查技术手段来准确完成疾病的诊断有着不可预期的前景。然而,如何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如何分析各种影像表现并得到准确的诊断是影像科医师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在临床中,疾病不同阶段影像表现也可以千差万别;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影像表现,或相同(相似)影像表现而疾病不同的例子不胜枚举。作为影像诊断医师,我们必须认识到疾病的影像表现和基础病理生理改变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每种影像诊断技术因其适用性和局限性所限,在疾病的影像诊断中还常需借助其他的诊断技术使之得以明确,其中,各种疾病不同病理阶段的组织结构改变和功能变化就常与影像学表现互为表里,这对准确把握疾病的本质尤为重要,所以,影像诊断的病理基础和诊断技巧常为影像学前辈和同道们不断探讨的课题,本书编写之目的就是对这一课题做大胆的探索,并祈盼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内容概要

本书是由一批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影像诊断工作者集合多年CT和MR诊断经验及科研成果并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编写而成。本书内容系统全面而又有一定特点。它既讲述,常规CT、MR诊断知识,也适当地将近些年CT、MR快速发展的新技术使用经验穿插其中,对分子影像学发展给予一定关注。本书重视各疾病影像学方法的结合与比较,提出更有利的具体影像学方法选择。强调影像与病理的联系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全书简明扼要又准确地论述了疾病影像的病理基础,并注意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    全书分总论与各论共17章80余万字,1100余幅高分辨图片。图文并茂,易读易懂,结构清晰。它可作为影像工作者入门的阶梯,也可供有一定工作经验者应急查阅,适用于广大临床影像从业者和临床医师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组织细胞病理学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第二节 损伤:变性、物质沉积    第三节 修复  第二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节 充血    第二节 出血    第三节 血栓形成与梗死    第四节 水肿    第五节 淋巴循环障碍与脑脊液循环障碍  第三章 炎症    第一节 炎症概述    第二节 急性炎症    第三节 慢性炎症    第四节 炎症的反应和结局  第四章 肿瘤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    第二节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第三节 肿瘤的分类、分级与分期    第四节 肿瘤病理影像联系    第五节 肿瘤影像方法选择与应用价值  第五章 CT基本原理与新进展    第一节 CT发展简史    第二节 CT的基本成像原理及基本步骤    第三节 CT扫描方法    第四节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    第五节 CT新技术及应用进展  第六章 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与新技术    第一节 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第二节 MR新技术  第七章 分子影像学概况    第一节 分子影像学概述    第二节 分子影像学的成像基础与研究范畴    第三节 分子影像学常用的成像技术    第四节 分子影像学所需的示踪剂和探针    第五节 磁共振分子影像学的临床应用下篇 各论  第八章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第一节 脑血管疾病    第二节 颅内感染性疾病    第三节 颅脑损伤    第四节 颅内肿瘤    第五节 脑变性疾病    第六节 颅脑先天畸形与发育障碍    第七节 脊髓病变  第九章 头颈部疾病    第一节 眼和眼眶疾病    第二节 鼻与鼻窦疾病    第三节 咽部疾病    第四节 喉部疾病    第五节 耳部疾病    第六节 颌面部疾病  第十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气管及支气管病变    第二节 肺部感染性病变    第三节 肺部先天性病变    第四节 肺血管及实质性病变    第五节 肺部肿瘤    第六节 胸膜病变    第七节 纵隔病变  第十一章 心血管疾病    第一节 冠状动脉疾病    第二节 心肌病    第三节 肺源性心脏病    第四节 心肌、心包肿瘤    第五节 先天性心脏病    第六节 心包疾病    第七节 大血管疾病  第十二章 肝脏、胆道、胰腺、脾脏疾病    第一节 肝脏疾病    第二节 胆道疾病    第三节 胰腺疾病    第四节 脾脏疾病  第十三章 胃肠道疾病    第一节 食道疾病    第二节 胃、十二指肠疾病    第三节 小肠疾病    第四节 结直肠疾病    第五节 急腹症    第六节 腹外疝与腹内疝  第十四章 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疾病    第一节 泌尿系统疾病    第二节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肾上腺与腹膜后疾病  第十五章 骨关节和肌肉系统疾病    第一节 骨、关节与软组织损伤    第二节 脊柱退行性病变    第三节 骨、关节与软组织感染    第四节 慢性骨关节病    第五节 骨缺血性疾病    第六节 代谢性骨病    第七节 骨关节发育障碍    第八节 骨肿瘤、肿瘤样变与软组织肿瘤  第十六章 甲状腺、乳腺疾病    第一节 甲状腺疾病    第二节 乳腺疾病  第十七章 造血系统、淋巴系统疾病    第一节 血液系统疾病    第二节 淋巴系统疾病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九、颅内动脉瘤【概述】颅内动脉瘤指发生于颅内动脉的局灶性异常扩大。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40~60岁最常见,女性多于男性,比例约为4:6,5l%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动脉瘤破裂所致。首次动脉瘤破裂死亡率达30%~40%,复发性动脉瘤破裂死亡率更高,报道达50%以上。动脉瘤破裂前90%无特殊症状与体征或仅有头痛发作,破裂后引起中风发作。【临床表现】动脉瘤破裂一般有三种临床表现:①在用力、激动等情况下,血压升高而发病,呈剧烈头痛后马上昏迷;②剧烈头痛、恶心和呕吐,过一段时间后好转或昏迷;③极少患者无头痛等先兆,仅有意识障碍。颅内动脉瘤好发于脑动脉,约95%位于颈内动脉系统,5%分布于椎动脉系统。以发病的多少排列,依次为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常可多发,发生率约为20%。动脉瘤的破裂与其大小有关。小于0.5 cm者破裂机会很少,大于0.5 cm破裂机会递增,大于3cm者可产生颅内压增高症状。

编辑推荐

《影像病理诊断基础与技巧》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影像病理诊断基础与技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影像结合病理才是强者,但是讲的还不是很深入
  •   虽然书角卷曲,但是不影响阅读,可以接受;书的内容如电子书所描述,对放射科医生很有用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   质量比较差!图象很模糊!
  •   一字 好
  •   到书店去看了,书很好,就是价格。。。。期待继续降价
  •   一般般吧,没我想象的那么好
  •   写的好烂的书啊,最后还是买第四军医大学的影像诊断病理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