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科技文献出版社  作者:克晓燕,高子芬 主编  页数:646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为5篇31章。第一篇总论介绍了淋巴瘤的历史、病理学分类、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并发症等内容。第二篇与第三篇为本书核心内容,分别详细介绍了霍奇金淋巴瘤和各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第四篇至第六篇介绍了结外淋巴瘤、特殊类型淋巴瘤以及淋巴系统相关疾病。本书附录部分列出了淋巴瘤常见化疗方案及其详细用法,可以方便读者查阅。    由于淋巴瘤领域研究进展较快,本书力求内容新颖,紧跟最新研究进展,并强调实用性。本书可供从事血液肿瘤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医生与研究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克晓燕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主任、淋巴瘤研究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后于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分别获放射血液专业硕士和血液内科博士学位。1993年获WH0奖学金赴美国波士顿大学医院血液研究中心进修,1994—1996年在美国哈佛医学院DanaFarber肿瘤研究所血液恶性病专业做博士后。
回国后主管血液科临床医疗及大内科教学工作,并致力于开展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对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血液恶性病的高剂量化疗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有丰富经验,尤其是淋巴瘤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并为北方地区淋巴瘤协作组的主要发起人。2001年与北医病理系高子芬教授联合举办了第一届淋巴瘤国际研讨会以推行WH0淋巴瘤新分类,并主持“淋巴瘤标准化诊断与规范化治疗多中心研究”等科研项目,特别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MA1T型结外边缘区8细胞淋巴瘤和T细胞淋巴瘤为研究重点,对其组织学特性、免疫表型、基因诊断及临床系统治疗进行深入研究。并与美国哈佛医学院Dana—Farber肿瘤研究所、美国M.D.Anderson肿瘤研究中心、英国剑桥大学、瑞典Umea大学等机构的国际著名淋巴瘤临床及病理专家密切合作并开展学术交流。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淋巴瘤规范化治疗,恶性血液病、淋巴瘤的分子生物学诊断与微小残留病灶监测,恶性血液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研究,B7/CD28信号传导T细胞免疫耐受机制研究,87与肿瘤免疫研究等。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美医学青年人才基金、北大医学部肿瘤研究中心“985多中心研究”、211基金等多项基金资助,并参加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研究。发表论文80余篇,参编参译著作数部。论文曾获1995年全美血液学年会旅行奖、中国科协期刊第一届优秀论文奖、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学术交流会(放射医学与防护专业)优秀论文二等奖、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与临床结合奖等奖项。现兼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北京分会委员,中国实验血液学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学会常委、辐射血液学组组长,《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编委,《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委,《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编委,卫生部、北京市医疗技术鉴定咨询专家等职务。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恶性淋巴瘤的历史回顾  第二章 淋巴组织的发育分化及恶变    第一节 淋巴组织的发育分化    第二节 淋巴细胞恶变 第三章 淋巴瘤的病理学分类  第四章 淋巴瘤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五章 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分期  第六章 淋巴瘤的实验室检查及常用诊断技术    第一节 一般实验室检查    第二节 淋巴结活检    第三节 淋巴结细针穿刺    第四节 骨髓穿刺及活检    第五节 病理学形态学特征    第六节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第七节  流式细胞技术    第八节分子遗传学   第九节影像学检查  第七章 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八章 淋巴瘤的治疗   第一节  治疗原则   第二节  淋巴瘤的化疗   第三节  淋巴瘤的放射治疗   第四节  淋巴瘤的生物学治疗   第五节  淋巴瘤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第九章 淋巴瘤并发症 第二篇 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 第十章 霍奇金淋巴瘤  第十一章 前B细胞恶性肿瘤和T细胞恶性肿瘤  第十二章 B细胞淋巴瘤  第十三章 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 第三篇 结外淋巴瘤 第四篇 特殊类型淋巴瘤 第五篇 淋巴系统相关疾病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淋巴瘤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确实是一本很好的,实用的临床书籍。
  •   老师推荐的,很好很实用,推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