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口腔微生物学

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杨圣辉 科学技术文献 (2008-05出版)  作者:杨圣辉  页数:222  

内容概要

  《实用口腔微生物学》内容从树立口腔微生态概念人手,详细阐述了口腔微生态环境和口腔微生物的生理功能;简明地介绍了口腔微生物的分类及特性,详尽地阐述了与口腔常见疾病发生相关的重要因素——牙菌斑;结合临床防治阐述了口腔微生物与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关系。《实用口腔微生物学》包含了口腔微生物学完整、系统的体系,并从实际临床医疗工作需要出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是口腔科临床医师、学生和从事研究的探索者必备的参考书籍。

作者简介

杨圣辉,教授主任医师,1961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口腔系,1961~1981年在北京口腔医院从事临床工作,1981~2008年于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所从事口腔微生物学研究与教学。发表论文110篇,获得市局级科技成果奖9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参编全国高等学校教材《预防口腔医学》,参编北京大学八年制医学教材:《口腔生物学》、《预防口腔医学》、《医学微生物学》的部分内容。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口腔生态系第一节 口腔生境一、牙齿二、黏膜三、龈沟与龈缘第二节 唾液一、构成二、成分及功能三、唾液对口腔微生物的作用第三节 影响口腔细菌生长的因素一、温度二、pH值三、氧化还原电位四、营养五、宿主遗传因素六、人的行为因素第四节 口腔微生物群的获得与发展一、获得二、发展第五节 细菌代谢一、糖代谢二、蛋白代谢第六节 黏附一、黏附种类二、口腔环境因素对黏附的影响三、黏附特征思考题第二章 口腔正常菌群第一节 革兰氏阳性球菌一、链球菌属二、消化链球菌属三、肠球菌属四、葡萄球菌属第二节 革兰氏阴性球菌一、韦荣氏菌属二、奈瑟氏菌属三、莫拉氏菌属第三节 革兰氏阳性杆菌一、放线茵属二、乳酸杆菌三、真杆菌属第四节 革兰氏阴性杆菌一、卟啉单胞菌属二、普氏菌属三、梭形杆菌属四、其他革兰氏阴性厌氧茵五、嗜二氧化碳菌种六、螺旋体思考题第三章 其他口腔微生物群第一节 病毒一、DNA病毒二、RNA病毒第二节 真菌一、念珠茵属的种类和分型二、白念殊茵的生物学特性三、念珠茵的致病性四、念珠菌的检查方法第三节 枝原体与衣原体一、枝原体二、衣原体第四节 原虫思考题第四章 牙菌斑第一节 菌斑组成及结构一、组成二、结构第二节 菌斑形成一、茵斑形成过程二、茵斑在口腔的生态关系第三节 菌斑分类一、窝沟茵斑二、光滑面茵斑三、邻面茵斑四、龈缘茵斑五、龈沟菌斑思考题第五章 龋病细菌学第一节 龋病细菌学说一、细菌病因学说二、病原茵确定三、致病菌第二节 致龋菌毒陛作用—、黏附二、产酸三、耐酸第三节 龋病相关因素一、宿主因素二、食物因素三、时间因素第四节 龋病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一、确定龋病危险因素的方法二、龋病的危险因素三、龋病危险因素预测及早期诊断四、龋预防原则思考题第六章 牙周病细菌学第一节 细菌病因学一、细菌病因学说二、牙周病的微生物学特征三、牙周致病菌的确定第二节 牙周致病菌的毒性作用一、牙周致病菌的毒性因素二、宿主和细菌间作用第三节 牙周炎的防治一、防治原则二、菌斑控制三、控制方法四、积极治疗思考题第七章 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的细菌学一、有炎症的牙髓二、感染根管三、根尖周病四、根管充填失败的根管思考题第八章 口臭一、口臭的原因与分类二、口源性口臭发生机制三、口臭的诊断四、防治方法思考题第九章 与口腔菌群相关的系统疾病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一、流行病学二、生物学机制第二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一、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微生物学三、发病机制四、临床症状与诊断五、预防第三节 早产低体重儿一、流行病学二、机制和途径三、研究进展第四节 糖尿病一、糖尿病的特点二、1型糖尿病与牙周病三、2型糖尿病与牙周病四、细菌学特点五、糖尿病与牙周病相互影响的机制六、糖尿病患者的牙周治疗第五节 呼吸系统疾病一、与细菌相关的肺部疾病二、牙菌斑的菌库作用三、口腔细菌的感染途径四、口腔细菌的致病机制第六节 胃肠道感染一、HP的微生物学特性二、口腔肝的来源及传播途径三、口腔中HP的检测四、HP在口腔内的分布五、口腔HP与胃肠疾病六、口腔HP与口腔疾病第七节 关节炎症一、口腔感染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二、口腔感染与类风湿关节炎三、口腔感染与关节炎性的相关因素四、口腔感染影响关节炎的可能致病机制思考题思考题解答参考文献索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口腔生态系第一节 口腔生境生境(habitat)是正常微生物在机体特定部位生存的环境。在口腔内的生境有牙齿、黏膜及龈缘龈沟。以各生境的微环境特点,赖以生存的菌群内容不同。一、牙齿(Teeth)牙齿是人体惟一暴露在外的骨组织,是无脱屑的组织表面(nonsheddingsurfaces),非常适合细菌定植(colonization)。细菌在牙齿表面的定植开始于婴儿出生后5个月乳牙萌出,到2岁乳牙列形成以及5~12岁恒牙列的形成,为口腔内细菌的定植及发展创造了空间。细菌借助被覆在牙面的获得性膜(acquiredpellicle)形成了特殊的生物膜(biofilm),称牙菌斑(dentalplaque)。菌斑内的菌群以口腔链球菌(oralstreptococci)为主,在不同牙面则菌群内容又会有所区别。正常情况下,菌种间数量有一定比例。牙表面菌斑是形成、清除再形成的动态过程,长期滞留则会使菌群比例失调,从而形成为龋病、牙周疾病的易感条件。口腔内由于牙体牙列解剖特征、异常发育以及在治疗中造成一些易感的滞留区。常见的菌斑滞留区如下。1.自然滞留区前磨牙及磨牙(牙合)面窝沟及颊侧沟、深的窝沟是形态多样的骨性盲袋,沟内菌斑无法清除。两个牙齿邻面接触区下菌斑也不易自洁,构成龋病好发的滞留区。另外,龈缘及龈沟内也是菌斑滞留部位,长期口腔卫生不良,加重菌滞留是慢性牙龈炎的易感因素。2.异常发育滞留区常见的前倾及水平阻生齿,在异位的下第三磨牙与下第二磨牙间形成难以清除的菌斑滞留区。易造成下第三磨牙远中邻面龋、两牙之间牙龈炎、牙周炎症及冠周炎。另外牙列不齐患者,也可有多种多样的龋病易感的滞留区。

编辑推荐

《实用口腔微生物学》包含了口腔微生物学完整、系统的体系,并从实际临床医疗工作需要出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是口腔科临床医师、学生和从事研究的探索者必备的参考书籍。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实用口腔微生物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