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作者:赵重远,靳久强 著 页数:202
内容概要
《含油气盆地地质学》通过总结油气勘探历史和凝练油气盆地研究成果,提出了含油气盆地地质学的概念,并将之定义为研究沉积盆地在板块构造演化中如何转化为含油气盆地以及油气如何聚集为矿藏的地质学原理并用之进行油气资源预测、评价和勘探的一门新学科。全书共分十章,通过沉积盆地形成和演化动力系统研究、国外沉积盆地类型划分和地质特征分析,以及中国沉积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特别是中国含油气盆地的世代划分和成盆期后构造研究,提出了含油气盆地地质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研究系统,并提出了用于油气预测和评价的含油气盆地流体流域系统概念和油气成藏动态预测方法。《含油气盆地地质学》可供从事油气地质研究和勘探工作的科研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阅读书目。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含油气盆地地质学——油气勘探新阶段的石油地质学
第一节 油气勘探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第二节 盆地研究遇到的新机遇
第三节 后盆地时期含油气盆地地质学
第四节 “含油气盆地地质学”概念的形成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含油气盆地形成和演化的动力系统
第一节 地球动力系统
第二节 盆地动力系统
第三节 沉积盆地的沉降机制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国外沉积盆地类型划分
第一节 沉积盆地构造类型划分及其意义
第二节 国外沉积盆地主要划分方案
第三节 国外沉积盆地类型特征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中国地质构造的个性特征和演化历史
第一节 中国地质构造的特殊性和多解性
第二节 中国古大陆的形成解体和演化特征
第三节 中国新大陆——海西地台的形成和演化特征
第四节 中国海西地台的扩展和后期破坏与改造
第五节 中国现代地壳的均衡状态
第六节 中国陆内构造变形和地球动力学特征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中国含油气盆地的世代划分和地质特征
第一节 中国古大陆解体至新大陆形成阶段——第一世代盆地的地质特征
第二节 中国新大陆形成至西太平洋古陆解体阶段——第二世代盆地的地质特征
第三节 西太平洋古陆解体阶段——第三世代盆地的地质特征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中国含油气盆地的类型划分和成盆期后改造
第一节 中国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类型
第二节 中国含油气盆地的成盆期后改造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世界沉积盆地的世代划分和石油地质特征
第一节 第一世代古生代克拉通盆地
第二节 第二世代中一新生代盆地(以特提斯构造带盆地为代表)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含油气盆地流体流域系统及其成藏原理
第一节 含油气盆地水流域系统
第二节 含油气盆地油气流域系统
第三节 含油气盆地油气成藏动力系统和成藏原理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油气成藏过程分析和动态预测
第一节 油气藏形成的地质作用
第二节 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第三节 油气成藏动态预测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含油气盆地地质学研究的整体动态综合分析
第一节 含油气盆地地质学研究总则
第二节 含油气盆地地质学的内涵和研究系统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因此,第三区虽在构造上也为一相对独立块体,主要由被燕山期破坏了的海西地台及其华南增生部分组成,但此后又受西太平洋古陆裂解影响被拉伸减薄,已缺少原海西地台的痕迹。可称其为东部块体。 由上述可见,中国大陆深部结构基本反映了海西期后海西地台、燕山中期中国东部陆内造山带、燕山晚期以后东部地壳伸展和喜马拉雅期以青藏高原隆升为先导的构造-地貌梯级大分化的结构和构造面貌。由于在中国均衡重力异常图上显示(马杏垣等,1989),均衡不协调的大于+40毫伽的正异常区和小于-40毫伽的负异常区总面积仅占中国总面积的11%,所以,在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已基本处于均衡状态。其表现为均衡异常线走向与构造线走向相一致和正、负异常区分别与构造隆起区和沉降区相对应。而在后者的均衡状态转换带上以及在正、负异常与隆起、沉降区不相协调的地方则是均衡状态尚不完善的地区,也是当代构造调整比较显著的地区,或为地震的多发地。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