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洞型储层地震识别理论与方法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撒利民. 姚逢昌. 狄帮让. 姚姚.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0-08出版)  作者:撒利民. 姚逢昌. 狄帮让. 姚姚.  页数:212  

内容概要

  《缝洞型储层地震识别理论与方法》从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地层识别的难点、技术现状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缝洞型气藏的地质基础,进行了大量各种类型缝洞型油气藏模型的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及分析研究,介绍了最新的缝洞型储层识别的方法,最后给出了在我国西部地区成功识别缝洞型油气藏的实例。  《缝洞型储层地震识别理论与方法》适合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的科研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撒利明,博士后,高级工程师,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会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曾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探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地球物理储层预测、油气检测理论方法研究和软件研制20余年,承担完成国家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多个科技攻关项目。获国家、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1997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与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会联合颁发的“优秀青年科技奖”。姚逢昌,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地震处理解释方法研究,现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从事储层地球物理技术研发工作。发表论文70余篇,获国家和部级科技成果奖11项,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物探新技术新方法研究”首席专家。狄帮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地震物理模型和地球物理仪器的研究工作,承担完成多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基础性研究项目、国家“973”和国家重大专项项目,获国家和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30余篇。姚姚,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地震资料数字处理与解释方法研究多年,现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从事地震勘探开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出版专著、教材六本,发表论文近百篇,主持完成了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多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缝洞型储层地震识别技术概述  第一节  缝洞型储层油气成藏富集主控因素  第二节  缝洞型储层识别主要难点  第三节  缝洞型储层地震识别技术现状第二章  缝洞型储层物理模拟分析  第一节  地震物理模拟方法概述  第二节  溶洞型储层物理模拟及波场分析  第三节  裂缝型储层物理模拟及波场分析第三章  缝洞型储层数值模拟研究  第一节  地震数值模拟方法概述  第二节  溶洞型储层数值模拟及波场分析  第三节  裂缝型储层数值模拟及波场分析第四章  缝洞型储层地震识别方法  第一节  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  第二节  纵波裂缝检测技术  第三节  震属性分析技术  第四节  逆散射成像技术第五章  缝洞型储层地震识别应用实例  第一节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识别预测思路  第二节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地震成像技术  第三节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叠后地震描述技术  第四节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叠前地震描述技术  第五节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综合评价技术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缝洞型储层地震识别技术概述  缝洞型储层泛指以裂缝及洞穴为油气储集空间的储层。这类储层多为碳酸盐岩,其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多以裂缝及与其连通的溶孔、溶洞为主。该类储层通常属于高渗透储层。在全球的沉积岩中,碳酸盐岩虽然约占20%,却拥有已探明油气资源量的50%以上。在目前的油气产量中,碳酸盐岩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0%,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我国碳酸盐岩分布十分广泛,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渤海湾盆地及南方和海域的相关盆地。在我国已发现的油气资源可采储量和油气产量中,碳酸盐岩只占可采储量的18%,原油产量的3%,天然气产量的27%。相对于全球的碳酸盐岩油气资源分布规律,我国碳酸盐岩勘探和开发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碳酸盐岩勘探领域主要集中在陆上中-古生界和海上古近、新近系,储层类型主要有三类:岩溶风化壳储层、礁滩相储层和白云岩储层,油气藏类型包括构造、构造-岩性/地层、岩性地层圈闭。近年来,我国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领域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油气可采资源量和实际产量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既有勘探程度的因素,也有勘探难度的原因。国外碳酸盐岩油气藏多以构造圈闭为主,我国则大多为大型岩性地层复合油气藏;国外储层均质性较好,以基质孔隙为主,我国储层非均质性强,以次生孔隙为主,缝洞分布规律复杂,缝洞储层的有效预测成为制约碳酸盐岩勘探的技术瓶颈。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探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碳酸盐岩孔洞发育区地球物理识别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提炼而成,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缝洞型储层地震识别理论与方法”。书中对涉及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主要问题、技术难点和研究思路做了全面论述,从缝洞型储层的物理模型、正演模拟人手,对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实例展示了缝洞型储层地震识别方法和效果。全书内容以本项目研发的新技术成果为主,包括多波多分量地震、纵波裂缝检测、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和逆散射成像等。    这是一部既具有理论方法的系统性和超前性、又具有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的有关缝洞型储层油气勘探的学术专著,对于提高碳酸盐岩油气地震勘探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缝洞型储层地震识别理论与方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