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李鸿章学领导绝学跟胡雪岩学管理绝学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作者:张扬,赵月华 著  页数:24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李鸿章和胡雪岩,是中国晚清历史天空中闪耀着熠熠光辉的双子星座,无人能出其右。 李鸿章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其时间之长、涉及领域之广、所做事情之多,是任何同时代的政治家都无法比拟的,梁启超曾在《李鸿章传》中写道:“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为中国近四十年第一流紧要人物。……李鸿章,忠臣也,儒臣也,政治家也,外交家也。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经商要学胡雪岩”、“古有先秦陶朱公,近有晚清胡雪岩”,这两句流传民间百年的经典谚语,深刻道出了一个深谙中国传统智慧权谋的传奇商人在人们心中不可撼不可摇的崇高地位。胡雪岩的影响如此之深远,在于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本为一个出身贫寒的钱庄小伙计,但由于善于成事,触类旁通,运筹帷幄,在商界游刃有余,如鱼得水,竟赤手空拳在商界开辟出一番天地,成为名动天下的“红顶商人”,既富且贵,无人能出其右。不仅在大清帝国官商两界声名显赫,而且国外商人闻之也为之动容。 他们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成就,在于他们都拥有一套为人处世、做事为官的绝学,这使得他们能从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成就其丰功伟业。这些绝学是他们历经官场磨难之后精心提炼出来的,是他们对人生沉浮进退、得失成败的一番深刻总结。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中国五千年传统智慧的独特应用,体现了他们对变幻莫测的人生现实的深刻感悟。这些绝学不但指出了为人处世应该遵循的原则,也指明了一条达到内圣外王的道路,对于今天那些想建功立业的人来说,有着十分积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书籍目录

上篇 跟李鸿章学领导绝学 第一章 李鸿章的善谋人脉之智  紧紧抓住“指路明灯”  找好自己的靠山  良师不若友朋  善于在关系网中周旋  左右逢源方可成大事  紧紧盯住“重点人”   第二章 李鸿章的圆融世故之慧  巧于谋划细节  学会控制方能防患于未然  不善借者不能成其事  深藏不露以掩饰真相  安身是 第一原则  学会忍耐  世故老到方能渡过难关   第三章 李鸿章的积极为官之策  虚心实意办天下事  精心打造霸业根基  以“惩贪”为名整肃吏治  敢为天下先  处变不惊才是真本事  打开局面需要积极突破   第四章 李鸿章的因人成事之道  打造自己的幕府  对部下袒护有加  将才使才二者不可偏废  打虎还须亲兄弟  敢于借才于异域  拥有自己的高级参谋  人才是天下 第一要素  千方百计网罗人才   第五章 李鸿章的灵活权变之技  巧妙进行申辩  有屈有伸再试锋芒  人生当有进有退  随时察看周围情形   第六章 李鸿章的忍辱负重之力  勇于面对危局  拼搏奋进方可有为  跌倒之后忍痛爬起  下篇 跟胡雪岩学管理绝学 第七章 胡雪岩的圆世之技  谨小慎微防人妒  不要直接去得罪人  为人最要紧的是收得结果  得饶人处且饶人  吃亏也是占便宜  做生意不可抱残守缺   第八章 胡雪岩的结交之法  大树底下好乘凉  以情义结交朋友  善于投人所好  对症下药方可除病  红花需要绿叶扶  广交天下朋友  想方设法化敌为友  …… 第九章 胡雪岩的用势之妙 第十章 胡雪岩的谋划之策 第十一章 胡雪岩的掌控之招 第十二章 胡雪岩的泰然之要

章节摘录

  纵观李鸿章的早年成才之路,离不开其老师曾国藩的栽培。  曾国藩1854年2月率湘军出战以后,至1858年10月将大营移驻江西建昌(今南城)。当时,安徽战事对湘军极为不利,李续宾和曾国华等几位得力干将相继被太平军击毙,军情异常紧迫,急需“才志之士”辅佐。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于1859年1月间赶赴建昌,正式进入曾国藩幕府。一连几天,曾李之间开怀畅谈军务、时势。具体说来,李鸿章在曾国藩幕府中,起先掌管文书,继而负责向朝廷拟订奏稿。这些工作对李鸿章而言是异常得心应手的,曾国藩常常当着别人的面夸奖他说:“少荃天资聪明,文才出众,办理公牍事务最适合,所以文稿都远远超过了别人,将来一定大有作为。”当然,曾国藩也感到李鸿章还不成熟,存在着许多缺点,譬如他恃才傲物,心高气盛,日常生活散漫等。为此,他有意想对李鸿章训导磨炼一番。  李鸿章入曾国藩幕府不久,就被派去皖北编练马队,但他考虑到此地情势险恶,与在南昌的长兄李瀚章慎重商议后,于是给曾国藩去信表示难以应命。曾国藩在复信中劝勉道:“此次招勇五百,但试淮勇之果能操习马队否耳。不特少荃不敢自信,即仆亦茫无把握也……贤昆仲不必遽以任事之难为虑。”话已说到这个地步,李鸿章只得勉为其难。后来,因当时太平军在皖北的势力十分活跃,此事最终没有达到预期目的。1859年3月,为了全力对付福建境内的太平军,曾国藩将湘军大营移驻赣中抚州。因军务紧迫,急需帮手,他接连写信给李鸿章兄弟,希望李鸿章“速赴大营,以慰驰系”;“少荃何日来营,深以为盼”。在老师的多次催促下,李鸿章于当年4月中旬从南昌迅速赶赴抚州大营。为了援助张运兰部老湘营,全力保住景德镇这一湘军据点,曾国藩经慎重筹划后,于同年6月决定派李鸿章协同曾国荃所部湘军五千人从抚州进兵景德镇。但李鸿章不愿寄人篱下,自有推卸之意。曾国藩对其反复加以劝导勉励:“阁子闳才远志,白是匡济令器,然大易之道,重时与位,皆有大力者冥冥主持,毫不得以人力于其间。”就在此时,清廷旨令曾国藩率军入四川防堵石达开部太平军。曾国藩对此差使很不情愿。李鸿章得知个中缘由,立即函请督办皖南军务的大臣张芾奏留曾国藩,让其仍留江西统筹全局,但未获批准,于是他与曾国藩不得不由赣经鄂人川,行至武穴地界时,接到湖广总督官文传来“会剿皖贼”的旨令。是年9月,李鸿章先随曾国藩赴黄州会晤湖北巡抚胡林翼,随后抵达武昌拜谒湖广总督官文,商定分四路进兵安徽的计划,重点目标则是夺取军事重镇安庆。11月,清廷授予李鸿章福建延津邵道遗缺,曾国藩除向李瀚章去信祝贺之外,还考虑到正是用人之际,即奏留李鸿章继续留居幕府“赞襄”军务,自黄州东下于12月中旬驻军安徽宿松,与陈兵太湖和潜山一带的太平军陈玉成部相对峙。  1860年5月间,重新组建起来的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相继覆灭后,曾国藩的湘军成为与太平军相对抗的主力部队。6月初,清政府授予曾国藩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的职务。为了尽快稳定皖境局势,曾国藩将大营移驻安徽祁门,又调张运兰、左宗棠、李元度诸军配合进兵。祁门地处长江之南,位于黄山之西,四周山岳环抱,如果久守待援,则是用兵之大忌。曾国藩以为只要占领了四周制高点,分兵扼守要路,就可以高枕无忧。李鸿章的看法却不一样。他认为,在这种地方驻兵有可能陷入“绝境”,应当趁早转移他处,选择有利地形,以便进退自如。曾国藩固执己见,任凭李鸿章如何苦谏也不改变主意,差点闹到师生翻脸的地步。是年10月,南路西征太平军全力攻占宁国、徽州等地,并“环绕祁门作大围包抄之法”,曾国藩的大本营陷入险境,一连三个月粮草通道被阻,情势万分紧急。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只得移军休宁,试图突围至徽州,以便浙江方面的军需能够顺利到达。幸亏曾国荃在安庆方面对太平军发起强大攻势,胡林翼在太湖方面加以策应,加之鲍超等军拼命抵抗,才使得曾国藩最终脱离险境。  通过这次用兵,曾国藩更加感到李鸿章是个人才,于是在以后军政方面的大事都主动征求李的意见。譬如,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皇帝在逃往热河途中谕令曾国藩迅速拨兵北上“勤王”,曾国藩立即召集文武僚属商议对策,要求每人提出一种方案,结果绝大多数人主张派兵北援,唯有李鸿章明确提出反对意见。他的理由是:洋人军事势力强大,北援“勤王”已经成为一句空话;湘军关系到天下大局安危,一举一动必须慎重从事。然而,怎么向朝廷作一个圆满的交代呢?李鸿章主张可以提出按兵不动的请求,而且对湘军士兵不要显露出半点北援的意向,这样才能稳住军心,等待时机变化再作决定。这一次,曾国藩毫不犹豫地听从了李鸿章的建议,上奏表述鲍超因人地生疏,不便北援,可以由他本人和胡林翼两人中酌准一人进京“勤王”,但要等到谕旨定夺后才能付诸行动,实际上这是采取拖延敷衍的策略。结果正如李鸿章所预料,是年11月曾国藩便接到中外“和议”已成,不需派兵北援的谕旨。这件事后,曾国藩更加器重李鸿章了。  然而,李鸿章与曾国藩之间的师生情谊虽愈益亲密,但在是否重处李元度的问题上两人还是发生了分歧,使李鸿章不得不离开曾国藩幕府。  早在曾国藩移大营于安徽祁门时,便将徽州方面的防务全权委托于李元度,反复叮嘱他要坚壁自守,不得轻易出战。可是,当1860年9月问太平军李世贤、杨辅清部前来攻城时,李元度却把曾国藩的嘱咐置于脑后,擅自出城迎战,结果一触即溃,所属六千多人不是伤亡,就是逃散,徽州被太平军轻易夺占。事后李元度又不经报告允准,私自徘徊浙赣边境多时,后来虽回到祁门曾国藩大营,不久又只身离去。曾国藩对此悔恨交加,一气之下拟奏朝廷请斩李元度以明军法,并自劾用人不当,请求处分。李鸿章则持不同意见。认为患难之交不可不留情面,于是拉上幕友当面劝说曾国藩,声称“老师如果一定要劾奏李次青(李元度),门生实不能拟稿”。曾国藩生气地回答说:“我自己拟稿。”李鸿章态度也很坚决:“这样的话,门生只得告辞回家,不能侍奉老师了。”曾国藩更加生气地说:“听你自便!”事至如此地步,李鸿章不得不离开曾国藩幕府,到南昌他哥哥李瀚章家中闲住了半年多时问。  对于李鸿章的离去,曾国藩虽然一度感到气愤,如他在日记中曾对李得出“此人难与共患难”的结论,但他经过冷静思考之后,觉得李鸿章确实“寸干出众”,是一块好材料,加之胡林翼从中反复开导说项,便于1861年初主动与李鸿章取得联系,希望他协助其兄担当南昌城守重任,以抵挡西征太平军势力之发展。李鸿章也在静下心来之后,深念师生情谊,直接写信或由胡林翼转劝曾国藩及早从祁门移军,先肃清西征太平军再图他处。但李鸿章是个有个性的人,很难一下子拉下脸面主动回到曾国藩身边。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为中国近四十年第一流紧要人物。”  ——梁启超  胡雪岩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商人”。  ——鲁迅  胡雪岩是“集大成者”。是范蠡、白圭、吕不韦的综合体。  ——曾仕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跟李鸿章学领导绝学跟胡雪岩学管理绝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对于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