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作者:张方礼 主编 页数:247 字数:406000
前言
2007年,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全面贯彻落实辽河油田公司二届四次职代会工作部署和公司党委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密围绕“硬稳定、快发展”奋斗目标,以建院40周年为契机,以冀东南堡油田大发现为动力,传承和发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全面超额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全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363×10^4t、可采储量1116×10^4t控制储量5394×10^4t、预测储量’7363×10^4t,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07%、105%、108%和105%;新增探明天然气储量32.87×10^8m3,可采储量16.44×10。m3;部署探井57口,实施41口,探井成功率63%;部署开发井583口,提供2008年产能建设井位432口;完成各类科研生产项目146项,获得各级成果奖46项,项目完成率100%。油气勘探工作再上新台阶。按照“深化坳陷陆上,加快滩海外围,准备南海新区”的总体工作思路,积极推行一体化工作方式,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哈20、锦315、葵花岛等11个油气田21个区块全面超额完成三级储量任务,同时取得了2项重大发现,6项重大进展,见到4个好苗头。地震资料处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油田开发工作更加扎实有效。按照“二次评价、二次开发、深度开发、多元开发、高效开发”的工作要求,突出新技术的规模应用,强化油藏地质背景、开发规律、新技术机理等基础研究,有力地促进了油田开发工作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满足油田勘探开发的实际需要,在认真总结过去几十年勘探开发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对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2007年的科研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从中优选出27篇优秀论文汇编成书。
内容概要
本书为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2007年度优秀科研论文汇编。内容涉及油田地质、油藏工程、采收率实验、油田管理等方面。 本书可供油田地质勘探和油藏开发方面的科研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茨榆坨中段薄层岩性油气藏滚动勘探部署研究及实践大民屯凹陷基岩成藏模式与勘探实践大民屯凹陷中央潜山带太古宇储层特征研究辽河油田中低渗油藏注水水质技术指标实验研究ZJ坳陷勘探部署研究辽河滩海中部海月构造带成藏条件及勘探目标评价奈曼凹陷岩性油藏勘探潜力分析曙光一雷家地区特种油气藏勘探实践西部凹陷西斜坡中南段稠油成藏机理及勘探实践西部凹陷基底结构及油气成藏特征辽河油田可持续发展勘探潜力分析及区带优选张强凹陷南部地区油藏形成条件研究牛居深层及复杂构造成像技术研究兴隆台潜山及周边构造带高精度成像方法研究陆家堡交力格地区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辽河油区2007年度新增探明储量研究辽河油田原油稳产规划研究西部凹陷西斜坡薄层稠油分布规律研究及开发实践冷家堡油田特一超深层稠油二次开发技术研究与实践辽河滩海葵东1块油藏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辽河滩海地区低阻油气层测井评价方法及在储量研究中应用奈曼低渗稠油油藏有效开发研究与实践热采水平井动用程度评价方法及改善对策研究曙一区超稠油水平井高效开发技术研究辽河油田勘探决策系统构建及应用辽河油田稠油蒸汽驱开发过程中硫化氢成因机理研究试油数据管理与信息发布系统建设
章节摘录
插图:茨榆坨中段薄层岩性油气藏滚动勘探部署研究及实践摘要在对岩性油气藏类型、分布、成藏主控因素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成果,针对茨榆坨中段内储层分布较稳定、单层砂体薄、延伸短、横向变化快、渗透率低、各单砂体之间连通性差、常规开发效果不理想等特点,应用适合薄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多种技术方法和手段,进行储层分布特征的追踪、对比,进而结合沉积相等分析成果,对有利圈闭进行评价。并利用水平井进行勘探开发,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提出3口水平井井位部署建议,通过并实施了两口井(茨631-H1、茨631-H2),均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截至2008年3月,累计产油6344t,累计产气236X10m3。首次使辽河油田水平井油层厚度极限由5m降为2m,使茨榆坨构造带中段的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1概况研究区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北部的茨榆坨斜坡带中段,为茨西和茨东断层所夹持的翘倾断块披覆背斜构造带。南起茨5井区,北至茨53井区,东侧以茨东断层与牛居一青龙台构造带相邻,区带面积约200km2。截至2005年底,该区共钻探井135口,探井进尺281636.58m,三维地震满覆盖;目前已发现古近系沙三段、沙一段和东营组三套含油气层系,另外在潜山层段有部分井见油气显示或获得工业油流。截至2007年底,该带已上报探明含油面积43.3km2,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641×104t,可采石油地质储量833.2×104t;探明含气面积6.9km2,溶解气地质储量23.2×108m3。
编辑推荐
《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优秀论文集(2007年)》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