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8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作者:渥·伊尔马滋 页数:全二册 字数:25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地震资料分析——地震资料处理、反演和解释技术,全书分上、下册出版。内容包括绪论、信号处理基础、反褶积、速度分析和静校正、偏移、倾斜时差校正和叠前偏移、噪声和多次波衰减、三维地震勘探、深度域偏移成像、深度域地质模拟、构造反演、储层地球物理,以及在各章提供的一些主要理论研究数学公式。 本书概念清晰、图文并茂、叙述细致。强调的是各种处理参数对结果的影响,提供了实际操作经验,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在每章后都附有练习、参考文献和附录。 本书可供从事地球物理专业的科研人员,特别是地震资料处理和地震资料解释人员、地球物理学家、地质学家、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参考。
书籍目录
上册 绪论 1 信号处理基础 概述 1.1 一维傅里叶变换 1.2 二维傅里叶变换 1.3 全球范围单炮记录分析 1.4 增益应用 1.5 基本数据处理流程 习题 附录A 傅里叶变换的数学基础 A.1 一维傅里叶变换 A.2 Z变换 A.3 二维傅里叶变换 参考文献 2 反褶积 概述 2.1 褶积模型 2.2 反滤波 2.3 最佳维纳滤波 2.4 预测反褶积的应用 2.5 野外资料实例 2.6 非平稳性问题 习题 附录B 反褶积的数学基础 B.1 合成地震记录 B.2 地震反子波 B.3 反滤波 B.4 频率域反褶积 B.5 最佳维纳滤波器 B.6 脉冲反褶积 B.7 预测反褶积 B.8 地表一致性反褶积 B.9 反Q滤波 参考文献 3 速度分析和静校正 概述 3.1 正常时差 3.2 速度分析 3.3 剩余静校正 3.4 折射静校正 习题 附录C 时差和静校正 C.1 时移双曲线 C.2 动校拉伸 C.3 倾斜反射界面旅行时方程 C.4 对剩余静校正量估算的旅行时分解法 C.5 由折射初至波估算深度 C.6 倾斜界面折射方程 C.7 加减法 C.8 折射初至波的广义线性反演 C.9 折射旅行时层析成像 C.10 L1模折射静校正 参考文献 4 偏移 概述 4.1 偏移原理 4.2 克希霍夫偏移的应用 4.3 有限差分偏移的应用 4.4 频率一空间域偏移的应用 4.5 频率一波数域偏移的应用 4.6 偏移中的其他实际问题 习题 附录D 偏移的数学基础 D.1 波场外推与偏移 D.2 常相位近似 D.3 抛物线近似 D.4 频率一空间域隐式算法 D.5 稳定显式外推法 D.6 最佳深度步长 D.7 频率波数域偏移 D.8剩余偏移 参考文献 5 倾角时差校正和叠前偏移 6 噪声和多次波衰减下册 7 三维地震勘探 8 深度域偏移成像 9 深度域地质模型正演 10 构造反演 11 储层地球物理
章节摘录
序 《外面的世界Ⅱ》,书名本身就不言而喻。和《外面的世界》一样,它收录了玛格丽特·杜拉斯1962-1993年间写的报刊文章、序言、书信、随笔,有的已经发表过了,有的从来没有刊行过。有的文章源于政治或社会事件,出于义愤,有的是因为一部心爱的电影,一帧看了良久的画作,一次相逢,一夜寂寞。这些文字,这些作品集中遗漏的短章,是玛格丽特·杜拉斯为身外的世界写的,它们构成了她的作品集的一个补充。 这些托付于我、还有我自己重新找出来的文章看似散乱,其实蕴涵着一种延续。这种延续并不限于时间的先后顺序。它来自于主题本身。主题间或许未必真的存在着某种联系,然而它们相互交错,相互回应。 全书所要展现的主题或许就是对法兰西的某种想法吧。《凡尔赛宫皇家女》眼中的法兰西,《圣-特罗贝的特罗贝先生》眼中的法兰西,1968年5月,80年代,穿越历史喧嚣事件的法兰西,雅尼娜·尼埃普斯和拉尔夫·吉布森摄影作品中的法兰西,像圣洛朗或布莱松那样的创造者眼中的法兰西。这是一个被展示更多于被讲述的法兰西,这是一个对所有的风都敞开的民族。 在其他的一些章节里,玛格丽特·杜拉斯把自己摆在自我世界和与之生活对应发生的外界大事的半途。在此,我们隐约窥到童年回忆中常常出现的风景。我们在那里再次看到了大海和死亡、兄弟和河流、母亲和爱情。在这里,我们得以踏上从《阿嘉塔》到《大西洋人》到《埃米莉·L》的道路。在这里,我们可以听到作家不停地躲开他人探问,却在暗地里作出的回答。心灵深处的点点滴滴都围绕着中心,时而在前,时而在后,相和相酬。 由此,《外面的世界Ⅱ》,是内在包裹了外在,就像旋律包容了歌词,此书的脉络不拘泥于边边界界,写作的风格赋予它勃勃生气。
编辑推荐
《地震资料分析:地震资料处理、反演和解释》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地震资料分析——地震资料处理,反演和解释技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