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藏开发模式丛

出版时间:1997-07-01  出版社:赵良金、张子贤、 等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7-07出版)  作者:赵良金 等 著  页数:191  

内容概要

  《中国油藏开发模式丛:濮城西沙二气顶油藏》是《中国油藏开发模式丛书》分类模式部分“气顶砂岩油藏”的典型实例之一,是关于边水气顶砂岩油藏开发模式的专著。  作者以中原油田濮城西区沙二上1油气藏为实例,运用油气藏开发16年来所积累的丰富资料,采用油藏描述技术、室内物理试验、油藏工程分析及油藏数值模拟等手段,从边水气顶砂岩油藏的早期识别、油气藏主要地质特征、开发过程中油气水运动规律和驱油机理,以及不同开发方式对油气藏开发效果的影响等方面,较全面地论述了气顶砂岩油藏开发全过程的技术特点和基本规律,建立了适合于濮城西区沙二上1这类油气藏地质特征的最优开发模式及相应配套的工艺技术系列,为国内此类气顶砂岩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中国油藏开发模式丛:濮城西沙二气顶油藏》可供石油地质、油田开发、数值模拟、矿场生产岗位的科研、技术人员和石油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油气藏地质模型 第一节区域地质背景 第二节油气藏勘探历程 第三节构造模型 一、区域构造特征 二、油气藏构造特征 第四节储层模型 一、地层特征 二、储层沉积学特征 三、储层物性特征 四、储层非均质特征 第五节流体分布及其性质 一、油、气层特征 二、流体分布 三、流体性质 四、油气藏压力和温度 第六节流体性质评价 一、流体组分特点 二、流体相态特征 第二章储层渗流机理 第一节水驱油渗流机理 第二节气驱油渗流机理 第三节水驱气渗流机理 第四节油驱气渗流机理 第三章油气藏开发历程和开发特点 第一节试油、试气及试采 一、试油、试气 二、试采 三、储量复算 第二节注水开发油环北部 一、方案部署 二、注水开发效果及开发特点 三、油气藏开发动态变化特点 第三节油气藏全面注水开发 一、对油气藏地质特征的新认识 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三、续建产能方案部署 四、油气藏开发动态变化特点 第四章油气藏开发模式 第一节濮城西区沙二上1油气藏开发方式(方案)设想 第二节油气藏不同开发方式数值模拟研究 一、衰竭式开采 二、油气边界注水障,油环内部点状面积注水保持地层压力,先开发油环后衰竭式开采气顶 三、油气边界注水障同时开发油环和气顶 四、目前井网早期注水,先开发油环,后衰竭式开采气顶 第三节油气藏不同开发方案经济分析 第四节油气藏开发方式优选 第五节建立合理开发程序 一、搞好油气藏早期评价 二、编制开发方案 三、油气藏开发过程中的监控和调整 第五章油气藏开采工艺技术历程及工艺技术系列 第一节油气藏开采工艺技术历程分析 一、钻井及射孔完井工艺技术历程分析 二、油气界面监测工艺技术历程分析 三、油气界面调控和气窜处理工艺技术历程分析 四、机械采油工艺技术历程分析 第二节钻井及射孔完井工艺技术 一、钻井工艺技术 二、射孔完井工艺技术 第三节油气界面监测工艺 一、动态监测系统建立与监测分析技术 二、油气界面监测工艺 第四节油井气窜处理工艺技术 一、国内外气顶油藏气窜处理工艺技术 二、濮城西区沙二上1油气藏气窜处理工艺技术 第五节油气界面调控工艺技术 一、隔障注水技术 二、控制调整采气量、采油量和注水量技术 三、选择合理的射孔井段 第六节高气油比井机械采油工艺技术 一、电潜泵强化提液采油要求 二、抽油井的防气技术 三、深抽工艺技术 第七节气顶排液采气工艺 一、化学排水 二、气举排液 三、机抽排液采气工艺技术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4)沙一段(ES1) 沙一时期凹陷进入稳定下沉阶段,濮城地区为一套半深一较深湖沉积,厚度250~400m。剖面类型可分为全盐型、半盐型和无盐型三种,下部岩性为灰白色盐膏岩夹石膏层、灰色泥岩及油页岩。濮城断层上升盘盐层减少,相变为碳酸盐,并发育少量砂岩,到北端盐层顶部相变为砂岩。上部是一套灰色泥岩夹薄层白云岩、油页岩、粉砂岩,顶部常有生物灰岩。化石为惠民小豆介、扁平真星介、钝头轮藻、薄球藻和繁棒藻等。上部自然电位曲线平直,视电阻率值低平。下部有盐剖面电性是低自然伽马,高视电阻率夹低视电阻率;无盐剖面则为无大的起伏的自然电位曲线和中一高视电阻率值。地震上为低频,中弱振幅反射,底部盐层具强振幅连续性的反射特征(图1.11,1.16,1.17)。 (5)东营组(Ed) 濮城地区残存东营组厚600~800m,是凹陷收缩一消亡阶段的一套浅湖相一河流相沉积。岩性为浅灰色、灰白色粉砂岩,细砂岩,含砾砂岩与暗紫红色、棕红、灰绿色泥岩互层。砂岩发育,多呈厚层状。化石有广饶小豆介、辛店华星介、扁脊东营介和伸长似轮藻、桥口似轮藻、球果似轮藻、德州哈氏轮藻、冠轮藻等。电性特征是自然电位曲线常呈箱状或指状负异常,视电阻率值为中等一较低值起伏。地震为一组高频,强振幅不连续反射(图1.11,1.18)。 (6)上第三系(N) 下第三系沉积之后经整体抬升剥蚀然后再坳陷下沉,开始了上第三系馆陶组(Ng)和明化镇组(Nm)沉积。馆陶组厚210~260m,岩性是灰黄、棕红色、灰绿、浅灰色粉一粉细砂岩、砾岩与棕红色泥岩呈不等厚互层,以反韵律的块状砂岩为其特征。明代镇组厚890———1060m,岩性为一套棕红、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呈不等厚互层。 (7)第四系平原组(Q) 厚230~320m,岩性为土黄色、棕红色粘土、砂质粘土及砂层。 2.生储盖组合 陆相沉积凹陷具多旋回的发育特征,因而形成多套生储盖组合。东濮凹陷早第三纪经历了浅湖一较深湖一深湖一浅湖一较深湖一浅湖的发展过程,濮城地区也不例外。受断裂活动、物源供给及沉积环境影响,在较深湖一深湖时期,沉积了丰富的有机质,形成了巨厚、优质的生油层。物源多并供给充足,形成多沉积体系,几套膏盐层、油页岩层及质较纯的泥岩又是良好盖层,这样就组成了以沙三下,沙三中,沙三上自生自储自盖的储盖组合和以沙三层生、沙二层储、沙一层盖的下生上储的组合形式。这些良好生储盖组合条件再配以继承发育的同沉积构造,为形成濮城油田奠定了基础(图1.11)。 二、储层沉积学特征 储集层是油气生成后聚集的场所,孔隙性和渗透性是储层的基本特性,储层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油气储存的多少和油气藏的开发效果。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形成不同沉积体系,进而控制不同砂体的展布,不同沉积体系上的不同储层性能各异。而消气藏的储层沉积体系受区域地质背景的控制。

编辑推荐

《濮城西沙二气顶油藏》可供石油地质、油田开发、效值模拟、矿场生产岗位的科研、技术人员和石油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油藏开发模式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